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穿越艾农场> 看见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贴 嘿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看见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贴 嘿嘿(2 / 2)

穿越艾农场 D敲敲木鱼 更新时间 2019-09-05

《庄子》中说:“名者实之宾也”,即“名”为“实”所生,我们今天说的成语“有名无实”就索此意。《说文》对“名”字的解释更加实在:“名,从口夕,夕这冥也,冥不相见,以口自名。”即:名是用来叫的。

名的源来:最先是“公名”,即神农氏、有巢氏之类,是表示一个或许多部落的共用名字(神农决非个人,这是争议日间缩小的一个学术问题)这个时候名多用来表示某个专业技术过硬的集体氏族(神农务农,有巢搞房产,燧人做餐饮),到了尧、舜、禹,就渐渐有了个体化的名。(例如《说文》称“尧,高也”、“舜,大也”,尧、舜实际上就是高大伟岸的尊称,那个时候的马屁,好古雅。)

讲到名(实际上就已经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名字),就有些笑谈:

成吉思汗有位将军,名字叫“鸭儿看”

金代有位功臣,叫“李咬住”(寒,幸好不叫李**住)

金代还有很多强人的名字很强大,但不很好。读《金史》,你会看到:完颜猪、于猪粪,《辽史》中还有王驴粪。是否当时牲畜及其粪便对游牧族太过重要?

《列子.汤问篇》有个叫“魏黑卵”的。卫宣公有个臣子叫司马狗,《元史》中还有叫郭狗狗的,以孝闻名;将军石抹狗狗,战功卓著。

上述这些丑名、恶名,除少数名字为音译,大多数都是一个原因:取贱名字好养活。现在很多农村地区还有二狗之类的名字,就索介个习俗。

还有个强人,不知道前段时间的《汉武大帝》里出过场没有。武帝的陈皇后,母亲是汉文帝之女,名字叫“刘嫖”。这就不是皇帝取贱名字好养活了,皇帝不稀那几碗粥米滴。只是因为嫖字的淫亵含义,是从明朝才开始。(就象哥哥介个词,第一看电视《水浒传》都不觉得什么,现在再看,总觉得李逵叫宋江“哥哥”的时候十分YD……)

几个冷死人的冷僻姓,

一是姓,而壹又是另外一个姓。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是姓,天、地、日、月、星是姓,笔墨纸砚是姓,琴棋书画是姓,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也都索姓。而“姓”、“氏”两个字也是姓(“查房!姓名?”“姓……姓‘姓明’……”“老子问你姓名!”“就就索姓姓,名字是‘姓明’”“你TM装蒜是不是?”“不是不是,就是姓,姓是我的姓……明是我的名……”“干!拖出去踢**!踢到说为止!”)

比较特别的数字姓:后汉有兖州刺史叫“第五伦”,第五是姓。乾隆朝有个进士姓七十一,著有《西域闻见录》。

有些字作姓时,读音变化之大,令人瞠目:

虎字做姓时,念“猫”;

种字做姓时,念“虫”;

炔字做姓时,念“贵”;

缪字做姓时,念“庙”;

儿字做姓时,念“泥”;

繁字做姓时,念“婆”;

秘字做姓时,念“必”;

员字做姓时,念“运”;

祭字做姓时,念“寨”;

女字做姓时,念“乳”

奢字做姓时,念“啥”

太多……

七、字

自周而下,不论男女,普遍有字。男子成年,女子出嫁时,就会“冠字”。《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就是发卡,盘头发用的)而字。”

对于男子来说,二十岁就已是成年,从前用来被长辈称呼的名,就不能再不分场合地用下去了,只能另取个称呼,供平辈和将来的晚辈呼叫,这就是字所以用。

对于女子来说,因为取字就是出嫁,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待字闺中”就指的是尚未嫁人,中间这个“字”的来由,很要考些人的。

而“字”与前面的“氏”一样,在先秦是有地位、有票票的人才讲究的。对于穷人,饱饭滴没有,字滴也没有。刘邦和他手下的一众战将,多是穷苦出身,所以都没有字,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韩信、英布、樊哙、夏侯婴等,都是只有名,无字。只有张良,身为韩国(不索朝鲜半岛那个,害怕又有高丽参看到了说张良是他们祖宗)贵族之后,所以有字,所以在《三国演义》才有许多次:“吾之子房也!”

到了汉朝,也非所有人都有字,一般还是读书人取得多。

另外,字可自拟,所以一人有多个字的事情很常见。例如关羽就是本字长生,又字云长。

而对字的说法,在唐以后,才称为“表字”(BZ,有见BZ)唐以前,无表字一说,所以写梦回三国小说的同学们注意了,表乱用“表字”。而表字之称,应是来源于《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梁孝王的一句话:“字以表德”;《颜氏家训.风操》也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最后,对字的取法,在魏晋前,从古制,与名一样,大部分是一字。单字的名大家清楚,例如赵云之云,司马懿之懿,但子龙、仲达都是两字嘛。其实魏晋前的“字”,大多都是一言,是两个字里后面那个。前面那个字一般是表示敬意和排行用的,不做实意解。以子龙之子解为少、小,子龙可解为小龙。而仲达就俗气些,仲是古代兄弟常用的“伯、仲、叔、季”里表示家里的二兄弟,所以仲达又可解为“二达子”……对于不加敬语直接使用一言“字”的,也有很多,例如:陈胜字涉、项籍字羽(《寻秦记》结尾:“就叫项羽吧!”寒……)前此种种,自宋代洪迈《容斋五笔》可见。

而东汉以后,基本上字都变成了二言。也有了多言字。例如宋晁景迁字伯以父(莫非他伯伯X过他娘?)、隋代有个人名无为字无不为。南北朝时,有些游牧民族学习汉制,开始用字,不过很多是“胡名”的音译或乱译,很没水准。例如知名人物宇文泰字黑獭。

古代一直还有比较特立独行的人,名和字相同。《日知录.字同其名》载:“名字相同,起于晋宋之间。史之所载,晋安帝讳德宗字德宗;齐颜见远字见远;任孝恭字孝恭,至唐时尤多。”

八、有关名字的一些小P事:

王莽错误地理解了《春秋公羊传》里的“讥二名”三个字,以为两个字的名是不好的,号召全国通行单名,后来还把二名定为一个刑罚。因此《三国演义》里都是单名,除了袁术手下的一个文官杨大将。

杨大将:被罗贯中看掉字的小人物。正史里写的是长史杨弘、大将纪灵,中间弘字看掉(那时还无顿号标点),成了“长史杨大将、纪灵”。所以,实际上他是单名。

行辈:我们今天知道,兄弟的名字经常会有行辈现象,例如:章子怡、章子男。古代也有这样的名字现象,如宋皇帝赵匡胤、赵匡义,上可追《左传》,长狄有四个兄弟,侨如、焚如、荣如、简如。

而兄弟从同偏旁的,目前看到最早的是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都从斜王偏旁。再早就未见了,如果MOP有达人,可查检一番,看看有无可能找到最早的偏旁班辈。后来这样的情况就很多了,如苏轼和苏辙。

如果管仲生在今天的中国农村,名字是什么?

前面已经说了,自周开始,“伯、仲、叔、季”就用来表示家里兄弟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所以管仲很可能就索先在你乡下的亲戚的“管老二”。这在三国夏侯渊的几个儿子里表现得最清楚,《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记载他的几个儿子,二子夏侯霸字仲权、三子夏侯称字叔权、四子夏侯威字季权、五子夏侯荣子幼权,(结果夏侯渊还能生……)六子夏侯惠字稚权、七子夏侯和字义权(我以为要字孙权……)看了夏侯叔叔一家,你应该已经发现,夏侯渊很可能还有未载入史的一个大儿子,应字伯权。

看了这个,大家就可以类推适用了,例如鲍叔就索鲍老三;但秦叔宝还索不能叫做秦三宝。

到了唐宋,行辈称呼达到极限,例如韩愈称为韩十八,柳宗元称为柳八,李白称为李十二,高适称为高三十五……三十五?他爹爹介么能生?解释一下,当时这个排行是同祖父、大家族里同辈的通排行。所以,还有白居易还有一首诗,诗名有“王五十一”……女性,也有这样称呼的,孙二娘,扈三娘,当然,最出名的还索春三十娘……

唐宋后,行辈的表现早已变为字辈,很多家族在明朝清朝就排下了几个字、几个字的字辈,例如,康熙诸儿子就以胤做排行字,雍正诸字都用弘做排行字,乾隆定了下面四辈“永、绵、奕、载”,道光时,又加四字(四代)“溥、毓、恒、启”。启字辈中,有个大家熟悉的,启功,他就是清代皇族之后,“启”字辈。不过很多新时代的父母已经不介么给小孩取名了。你的名字是按子辈起的吗?——我的字辈是“尚”,父亲的字辈是“从”,爷爷的字辈是“仲”,不过自我起就不用字辈了。

九、名和字的使用

前面已经说了,古代成年男子,既有名,又有字,那在什么场合使用哪个,作为早已不使用字的社会主义新青年来说,时常搞混。这又要提到那些不注意BUG和积淀就动笔的历史小说,几乎全部称字,要不然就是曹贼,诸葛那厮,读起来总是十分别扭。

先秦古人的习惯和定例是,起字是为了名不能任由晚辈叫而显得不敬。《仪礼.士冠礼》中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民,他人则称字也。”又说:“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而顾武炎在《日知录.以字为讳》中说:“古人敬其名,则无有不称字者。”

虽然名在有字之后,成了敬、避的称呼,但同辈之间,还是可以称名,顾武炎在《日知录.同辈称名》中说:“古人生不讳名,同辈皆面呼其名。”而对长辈,偶尔可以称名,这可见《礼记.曲礼上》:“父前子名,君前臣名”,郑玄对此的注为:“对至尊无大小,皆称名。”

战国后,逐渐形成了名只能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称呼。同辈之间多称字。而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就只能称字。因为这样的习惯,称名逐渐有了卑称的含义,而相对的,字就有了尊称的含义。

看到这里,大家就知道为什么“指名道姓”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了。当然,指名道姓在今天主要说的是不顾场合的揭发、暴露、对号入座,与原意已经有了些变化。

当然,如果与人面对面的时候,直呼其父辈、祖辈的名字,那就更加不敬了。《唐书.杜甫传》中就记载了杜工部,有一次赴严武的宴请,因为喝高了,不小心叫了严武父亲严挺之的名字,惹得严武大怒,几乎招致杀身之祸。

而名作为谦称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大量可见。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自称总是称“亮”,而别人称他是称“孔明”或“诸葛孔明”,区分清楚。而《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有一段孙权和陆逊的谈话,评论了当时诸人。对周瑜称公瑾、张昭称子布,称字表示尊重;对已死的刘琮称名字不避讳;对于不在场的曹操,当时没有开战,而且关系不算太差,称孟德;对刘备,虽然当时蜀吴在开战,但毕竟是妹夫,所以还是称玄德。唯有关羽,荆州开战前、开战后,孙权都一直称关羽或羽。明白了吧?为什么关羽必死于吴手,从称呼上就可见一斑。

当然上面说的习惯也有些例外。例如,君臣和师生关系中,君称臣,老师称学生,也多称字表示尊重。例如刘邦曾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就是称张良的字“子房”以示尊重。而直呼其名也不一定表示蔑视,关系极熟的时候,就可不拘此礼。

另外,有些正式的场合,会使用名字连称,这一般是先名后字。例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有“鲁国孔融文举、山阳王粲仲宣。”

称字为尊,在千年的礼仪中,也有变化。称字示尊,因而大量的场合中称字表示尊敬,所以有渐用渐滥的趋势。清代王应奎的《柳南续笔》中说:“古人敬其名,则未有不称字者。自宋人多著别号,于是有卑幼不敢字其尊长之说遂不复以字行矣。”

十、小名

今天我们还在广泛使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有两千年历史了。游国恩《离骚纂义》中说小名:“兴于两汉,盛于六朝。”这个要不要去申遗?别又被韩国抢了先。

小名,又称“小字”、“乳名”、“咳名”。小名一般取贱,以便养活,沿袭今天仍旧一样。不过古人有些贱名比我们今天更加强大。例如清代汪辉祖《病榻梦痕录》中说:“先大父(祖父)年已五十九甫抱孙,甚喜,咳名‘垃圾’,取其贱且多而有资于农也。”……看到这里,我想,再贱也贱不过“垃圾”这样的小名吧……

古代人称小名,并不忌讳是否成年、或王侯将相的身份,称小名一般不是表示藐视,而是敬重。这虽然与今天小名不登大雅、不上台面的社会礼仪有些出入,不过,特别熟悉的朋友见称小名,也是亲密的表示。

而古人小名中,“阿”字是使用十分频繁的,三国就有阿瞒曹操、阿斗刘禅。李世民的小名也是阿瞒。

最近有好几位兄弟问我,说为什么中国古代皇帝的称谓唐以前都称为某某帝,而唐后各朝都称为宗。其实其中原因很简单,只不过是为图个简单。一般来说皇帝的称谓有这样几种,谥号、庙号、年号。

谥号是在皇帝(当然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后也可以有谥号,不在讨论之列)驾崩后,由其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加以褒贬的称号。谥号格式大多是什么什么皇帝。

庙号,则是和古代宗庙制度有关。就像各家的祠堂都供奉着祖宗牌位,皇帝也一样,太庙里照样供奉着祖宗的牌位,不过为避讳死皇帝的名讳,那个牌子是不能写皇帝老爷子的名字,只能特立一个什么什么宗的名号,那就是庙号。

而年号我们不用多说,就是每个皇帝为了纪年,而定的名号,称为“改元”。

回到文首的问题,称谓皇帝古时都是先说谥号再说庙号,在唐以前的朝廷还是比较实在,有一说一,往往谥号采取一两个字就把皇帝一生给概括了,如汉文帝刘恒,死后的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帝。一个“文”字,就概括了刘恒厚民宽仁的品德。而到了唐后,皇帝们开始陶醉于自己的功绩,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膨胀,那时候溜须拍马的家伙也多了,谥号里不断的加入了溢美之词,使得好端端的谥号成了又丑又长的包脚布。如唐太宗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以至于后朝皇帝都跟着加紧学习,(tmd,这些家伙就是不学好的),象后来的明永乐皇帝谥号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乖乖!19个字)。清太祖皇太极,就叫“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这个25个字哦)。

对咱们这些看史的老百姓,不愿去记那些读起来拗口,看上去不爽的谥号,所以后人一般自唐以后都采用相对简单的庙号称谓皇帝,故而出现唐以前称帝,唐后称宗的原因。

还有到了满清,由于历史离我们较近,再加上清朝的皇帝老儿不喜欢更换年号,老百姓喜欢用年号称谓皇帝,当习惯保留下来使得历史上把清朝皇帝的称谓跟年号联系起来。如清世祖福临,谥号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年号顺治,而我们习惯叫他顺治皇帝。<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