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穿越艾农场> 看见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贴 嘿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看见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贴 嘿嘿(1 / 2)

穿越艾农场 D敲敲木鱼 更新时间 2019-09-05

 以下为帖子的内容见仁见智吧^_^

而写下面这些,主要是这几年看了太多莫名其妙的破烂电视剧、破烂“重回古代文学”。这些东西一旦多了,就难免出现垃圾。垃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装B,特别是不懂B而装B是一大因素。有些作者一会儿模仿古文对白,一会儿参详古代制度习惯,可是他们经常忽略最基本的:古人的称谓。

简单说,我们知道,古代人有名、有字、有别号、有尊称、有蔑称,可是哪个朝代怎样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称君称亲称师都是有定式的,为了现代人识别方便改一些,没什么,但不能闹笑话,留硬伤BUG,或者故意装B还装成13。把明清时代的称谓放到汉唐的背景里,就等于是糊弄观众。例如说,前段时间好几部大汉类的电视剧,女主角叫爹地都是嗲声嗲气地叫:“爹~~”——实际上,爹作为老爸的称谓,是从魏晋时才开始的。大汉剧称“爹”,把时间提早了几百年,相当于某个明朝大戏里喊出了“老豆”两个字……

还有一个古装界统一无时段的称呼,就是称官员为“大人”。现在几乎所有朝代的电视剧、小说,对有品的官都介么叫,例如包青天里叫包大人。这就露BUG了,下级和百姓对官员称大人,在明朝之前是极少见的,就是明朝,也很少见。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记了个笑谈,他祖父拜谒张居正时,被张叫了声“沈大人”,当时宾客都以为十分新鲜,因为“呼公、呼丈者多,更不闻有大人之称。”爷爷被人叫了声大人,孙子就郑重地写进文集,说明在当时用得极少,甚至少过我们现在叫脑残。

再简单点说,大家翻翻三国演义,就可以知道,几无文官被叫过“大人”。所以在梦回三国一类的小说里看到“陈大人”、“曹大人”,就觉可笑,这与唐明皇叫安禄山“X0后脑残”是一个效果……

因此不能不说,古装片有一个伟大之处,就是统一了新文化运动都没有统一的古人称谓。实际上,大人之称,普遍行走官场,是自雍正开始(康熙类片子、小宝类片子里称索尼“索大人”鳌拜“鳌大人”都索超前意识啊),见《清裨类钞.称谓类.大人》(书名号内第二个字是别字,我打不出来大家将就一下,下面还会有这样的生僻字):“大人之称,始于雍正初,然唯督抚有之。嘉、道以降,京官四品以上,外官司道以上,无不称大人。翰林开坊,六品亦大人。”到了光绪末,因为局势乱,需要奉承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大人就被用滥了,什么员外郎之类的都被称为大人,这可能也是古装片滥掉“大人”二字之源吧……

当然,象《孝庄皇后》里那样天大的BUG,也索常见。而且,你知道为虾米清朝皇后皇太后都是“慈”字顺下来的,孝庄我们叫孝庄,慈禧我们却叫慈禧吗?

说到这里,恐怕大家还不是很感兴趣,那就说几个你可能惯性思维从未想过对不对的:

秦始皇是不是嬴政?

孔子是不是姓孔?

再来几个你可能会感兴趣的:

什么叫“不分伯仲”?

什么叫“待字闺中”?

“虎”作姓时怎么念?

贞子?我国唐朝就有了!

屈原为虾米在《离骚》里自称“朕”?莫不是他当过皇帝?

为什么我们叫叫汉高祖不叫他汉太祖?为什么叫曹操又叫魏太祖不叫魏高祖?有时又叫他魏武帝?

为什么有的皇帝叫哀帝、献帝介么不吉利的字?为什么汉献帝那么惨了还不改个名字叫汉喜帝?

为什么唐玄宗又叫唐明皇?什么样的场合用前面的,什么场合用后面的?

如果当着乾隆说“雍正”两个字,算不算不敬?会不会被杀头?

知道吗,古代人有时会称自己妈妈为“姊妹”、“姨”(干,介个可能就被J-APAN学去了搞兽行……)

还有,古代人还可能称女儿为“处女”(今天当然所不行,例如你看到同事抱着小女儿逛街,招呼说:“你家处女好可爱”……可能会被当街打……)

好了,如果你有兴趣了解一下被我们日益忽略而被韩国日偷夜顺的古代文化传统,就可以看看我接着写的。

大家要明白,有些知识不当钞票使,我们视其为粪土,还不时有激进愤Q来打倒,破旧。可是,我们永远的竞争对手,日本和韩国,却在无时无刻地不在觊觎。懂一点,去争遗、申遗,总索好些。

补:一、姓

拆字就可看出,是从女从生,《白虎通义.姓名》载:“姓者,生也”(古老的母系社会啊……现在我们随爸爸姓,字却已经不能改成“甥”鸟。)

先秦最古的一批姓,都是偏旁“女”的,例如:姜、姬等。我还见过有人姓“支”,不知他祖祖在母系社会是不是也“从女”带偏旁,要索介样,他就该烧香庆祝人类在生他之前就进入父系鸟……

姓在古代十分重要,因为当时人口少,生活地点局限,古代人又十分聪慧地发现了近亲通婚的遗传学弊病。而姓作为“从女从生”的血缘区分标志,就产生了“同姓不婚”的规矩。(当然,现在不会这样了,主要是张王赵李之类太多。你假如姓刘,不找同姓就意味着配偶范围瞬间缩小上百上千万人口)

在古代典籍中,《白虎通义》(最近白虎介个词莫名其妙地火鸟)载:“人所以有姓名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别婚姻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国语.晋语四》:“同姓不婚,恶不殖也。”

而且,这一习惯,连买妾时古人也严格遵循。见左传《昭公元年》:“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看来,还是有变通的方法。大爷看上小妞,害怕同姓,所以随便找大师算个姓就可以开工了。)

“同姓不婚”的原则,在先秦时经常被王侯打破。因为当时姓不多,有时数国同姓。而在政治婚姻面前,很多规则是不值钱的。这一点,清代赵翼的《陔余丛考》卷三十一中载有《同姓为婚》条。

二、氏

还是简单说,姓不够用,同姓之间因为生产力发展,财富地位开始分化,必须另行区分,因此有了氏。《说文解字.氏》中说:“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这是说,“姓”用来别婚姻,而“氏”用来别贵贱。

氏用来别贵贱,自然就会形成新的小圈子,与“同姓”有别的是,氏发展为“氏族”(大家、大族、望族的标准),《白虎通义.姓名》说:“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

由此可见,姓与氏,原来表达的是不同的含义。先秦时期,古人一直是分开使用,严格区别,自秦开始,姓氏才合二为一。

由于先秦时期姓氏分离,所以夏、商、两周,男子均称氏不称姓,妇女才称姓。有个大家可能已经很难接受的错误,就是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这样的称呼是错误的。因为先秦王侯只能称国不能称姓,所以这两人应该被叫做“周昌”、“周发”(不索姓周,而是当时贵人以国为姓,称国),或者文王昌、武王发。

为什么我们现在叫他们姬昌、姬发呢?习惯性误读,而且是上千年的习惯。最早犯错的是司马迁(《史记》中载周文王:“姓姬氏”)和刘知几(见《史通》)。郑樵在《氏族略序》中就说,称呼姬昌、姬发的说法“三代(指夏商周)之时无此语也”,又说司马、刘两人“虽子长(司马迁的字)、知几二良史犹昧于此!”顾武炎在《原姓》中说:“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最贵者国君,国君无氏,不称氏,称国。”顾武炎还说:“考之于《传》(指左传),二百五十年之间有男子称姓者呼?”

答某网友质问:

那为什么历史上无“周昌”之说,又少“文王昌”的说法呢?首先,司马公的《史记》在历史上影响非常大,后世多有将错而用。先秦国君、王侯不称姓、不称氏,而称国的习惯,在《左传》等先秦文献中被严格遵循,但这些先秦文献太过艰深,后代多有注解,慢慢就未遵循其定式。实际上“姓姬氏”本身,在先秦时候,就不能针对先秦国君、王侯而言,即使他本来就姓姬。当然,退至一般男子,先秦不称姓,也是个基本的称谓习惯。《史记》之前,先秦几无文献以姓称男子。

表小看上面的习惯性误读,这等于你看到杨贵妃后叫她“杨小姐”,会笑死个淫滴。现在严谨些的辞书、文学,就十分注意这点,大家可以翻翻,《辞海》就不介么称呼先秦的人名。

而女子却完全相反。只称姓不称氏。姓之后,只跟个氏字了事,这在很近代还常见,如“张氏”“李氏”,出嫁之后,前面加夫姓仍旧不称氏,这也是大家常见的,如“孙留氏”、“张王氏”。(罗嗦一下,如娘家姓洪,夫家姓西,就念做“XIHONGSHI”;如果自己姓西,丈夫姓拉,就更惨了……)

嫁给国君,就在自己的姓前加夫君的国名;嫁给一般人,就在前加丈夫的氏,这在先秦时代几乎无例外。

如周王朝是姬、姜长期通婚,姜王后就不称姜氏,而称“王姜”。另以鲁国为例,桓公夫人叫“文姜”,宣公夫人叫“穆姜”。

而大家熟悉无比的节烈先驱孟姜女,不是姓孟名姜女,也不是姓孟氏姜的女子。孟姜女根本不是个姓名,而是先秦女孩非常普遍的称呼,和我们今天说的“张家大闺女”是一样的。“姜”是其姓,“孟”为排行老大之意,所以孟姜女=姜家大闺女,这就是女子称氏的代表。

补充一个,先秦男子称氏,用以别贵贱,但广大下层民众,连饱饭都吃不鸟几顿,谁去管什么礼制。穷人不称氏,原因是穷得根本不需要氏。

再补一个,氏的取得是十分灵活的,有几十种得氏的方法。商鞅就索这样,他是卫国公室的子孙,所以先以国“卫”为氏,后来又以“公孙”为氏。“商”是他在秦的封地,大约索看到自己的产业兴旺,土地权证也下来了,所以又高兴地改叫“商鞅”。

又答某网友:

特别注意:先秦姓氏分离,制度非常严格,“姓氏”合一,是从秦代开始。先秦姓氏分离,是区别婚姻、贵贱的基本,没有任何姓做氏用、氏称为姓的习惯。所以,《史记》中对先秦人物使用“姓X氏”的说法是不确的。在先秦,姓得于祖,与今日同;而得“氏”,则有几十中方法,包括山川、父亲取、得于谥、得于君等等等等。总之,先秦姓氏完全分离,不可通混。

三、几个“习惯性认知”带来的误解。

首先,秦始皇姓虾米。我们接触的最多称呼是“嬴政”,嬴又是秦的国姓,所以秦始皇应是姓嬴无疑。

无疑?且看:

秦始皇得姓时,天下未合,姓氏也未合一,根据三代男子不称姓,秦始皇不能称姓,只能称氏。而秦始皇出生在赵国邯郸,是以赵为氏。《史记.秦始皇本记》说:“名为政,姓赵氏”《索隐》说:“(始皇)生于赵,故名赵政”《淮南子.人间训》说:“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说:“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就算以秦时姓氏合一之俗,秦始皇也只能说姓赵。

可怜吧?当过质子的小政,连名字都带道疤。而《寻秦记》(古天乐电视剧……)精彩剧情之赵盘改叫嬴政,如果项少龙真的回了秦朝,是喊不出“嬴政”的。实际上,整个秦汉时期,都无称秦始皇为“嬴政”的。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秦始皇姓赵氏是不确,但他也未呼秦始皇为“嬴政”。秦始皇在下著名的诰:“天子自称曰朕”之前,从未称自己从秦的国姓“嬴”。秦**后,秦始皇也从未另下诰说改姓,或秦代礼法自动改姓。秦二世后,各地多有反叛,说到秦始皇,为表不尊,一般都说是“赵氏”、“赵政”。

第二个,孔子。是否姓孔名丘?很多书上介么说,唉,怎么怪得了韩国偷我们的文化瑰宝呢?就算中文专业的,也未必搞得清楚文圣先师姓什么。

孔子的孔,是其氏而非姓。孔子是宋国贵族遗后,宋是殷代遗民所建,孔子的姓应是殷代贵族之姓,即姓“子”(此考据现已无大疑)。而孔子的氏,原来也不是孔,而是“公孙”,到孔父嘉时(注意,不是孔子的父亲孔嘉或子嘉,其人以公孙为氏,嘉为名,孔父为字),已有五代,氏用以别贵贱,所以自他之下的后代就不能再以公孙为氏,而孔父嘉就以自己的字为氏,所以,有鸟孔子。

又答某网友问:《史记》中明明记载了孔子“姓孔氏”。这与司马公使用的对先秦人士的称呼是一样,有瑕。孔子所在春秋时,姓氏未合一,根本无“姓X氏”之称。且以姓氏合一之俗,对孔子这样贵族王公之后,有姓有氏之人,也不能说“姓X氏”,而应记“以X为姓,X氏”。但孔子的姓,无记载,“子”姓是后来考证的,不过也不重要,因为他那个时代男子根本不称姓,只要中国人都知道他不姓“孔”就可以了。

是不是很复杂?源见:《孔子家语》卷三十九《本姓解》:“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

第三个,屈原,不索姓屈,而是以屈为氏,称氏。屈原的姓,是生僻字,芈,音mi。有网友说屈原根本无姓,实际上不确。因为先秦人都是有姓的,只不过不用来称男子罢了。

四、姓氏合一。

主要功劳还是赵政始皇帝。灭六国后,六国贵族大都被斗翻了,用以别贵贱的氏就失去了原来的意思。而穷人们一看,呦,这不索原来的战国四大才子吗?他原来的氏很吊,我也用用。就这么氏就并姓一道了,氏再不是什么尊贵的标记鸟。见《通志.氏族略序》:“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姓氏之失自此始。”例如《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其先(即先祖)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子孙因为氏。”这里的以马为氏,实际上已经是以马为姓。(这么说来,伏波将军之后,西凉锦马超,差点叫赵超?)

要说明的一点是,姓氏合一,是一个历史地位十分重要的称谓发展阶段,这与秦的一统是密切相关的,但却不是自然而然的,对当时的文人来说,先秦的很多史实,就需要重新考据,而非想当然地记“姓X氏”。司马迁以汉代的语言习惯写的“姓X氏”等称呼先秦人物,后代多有计较,这就需要分辨,《史记》固然伟大,但其局限和瑕疵仍旧是存在的。

而对某网友说到秦始皇的“嬴”、“赵”分别为本姓、封姓一解,纠正一下:对秦始皇,无本姓“嬴”之说,历来没有任何典籍这样记载。而“封姓”,古代更无此一词,只有“以封为姓”,即以封地作为来源取姓,取的姓也不一定与封地相同。秦始皇得以赵为氏,实际上是因为他做过质子,出生在赵,而不是“以封为姓”。

五、有关姓氏的一些小P事:

姓有多少?至今无法统计,百家姓连实际姓氏数目的零头都不到。就在写介个的时候,还认识了一位“日先生”……这姓

赐姓:我们经常看到古代皇帝赐姓以显示恩宠,如郑成功就被赐姓朱,叫“国姓爷”,但赐的姓也不一定索好的。有些皇帝讨厌人,会改个很新潮的姓氏给乱臣,例如,梁元帝下令将反叛的萧纪的后代改姓“饕餮”(很难想象萧蔷被叫做饕餮蔷……)

复姓省单姓:可能你身边的人就可以这么寻祖的哦。宋代《梁豁漫志》(第二字是别字)卷三《氏族》中说:“今之称复姓者,皆从省文,司马则曰马,诸葛则曰葛,欧阳则曰欧,夏侯则曰侯……”

孩子跟谁姓?在古代,有时低贱之人为了上位,不惜选择更高贵的母亲的姓氏为姓,这在许多公主的后代中多见。而汉初名人夏侯婴的后代是比较离谱的。夏侯婴的曾孙夏侯颇娶了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的母亲姓孙(有时平阳公主也被叫做孙公主),夏侯颇的子孙“更为孙氏”(见《汉书.夏侯婴传》)。可怜一代英雄夏侯婴,子孙居然跟着外婆姓……

六、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