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朋宣传之三国传说梦想的天空> 第八章 赤壁风云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赤壁风云变(1 / 2)

 第八章赤壁风云变

诸葛亮嘱咐刘备,刘表要让自己接受荆州可以答应,攻打孙吴不可答应。刘表谈论江东之事,刘备婉转否决,刘表要将荆州让与刘备,刘备本想拒绝,看着诸葛亮又只能说容自己三思。诸葛亮感叹失此良机,实在可惜。刘备不忍心趁人之危,夺人之地。诸葛亮夸赞刘备真仁德之主。诸葛亮言新野抵挡不住曹操大军,荆州主公不取自有他人取之。此时刘琦求见刘备,让刘备救自己性命。蔡夫人想让刘琮继位,要杀刘琦,刘琦想让诸葛亮出谋划策,诸葛亮不愿管。

次日,刘备用计把诸葛亮困在阁楼,诸葛亮这才给刘琦支招,让刘琦自愿退守江夏,以保性命。曹操大军南下,诸葛亮说刘景升病危,可以取荆州抵御曹操。刘备言自己决不做此负心之事。蔡冒勾结曹操,书信被关羽所获,刘表病故,蔡氏并未告诉刘备。伊籍受刘琦所托,请刘备帮助刘琦一起去襄阳攻打蔡冒。伊籍看了信后,说以吊丧为名杀了蔡氏得到荆州。刘备还是不愿意背信于刘表。曹仁大军到了新野,诸葛亮火烧新野,曹仁大军被烧伤连忙到湖边冲洗伤口,关羽、张飞、赵云趁机杀出击退曹仁大军。刘晔献计曹操派使臣前往荆州说降刘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及徐庶商讨如何应对曹军之事。徐庶言樊城不可再守,诸葛亮也认同。刘备决定带着樊城百姓一起逃离,孙乾说带上百姓恐有拖累。刘备不愿意放弃百姓,言君轻民贵。诸葛亮提议愿意跟随的百姓跟随,不愿意的留下,刘备应允。刘备携民过江,其景象很是凄惨,母子分离,幼子落水等景象。刘备看着百姓心里伤痛不已。刘备带着百姓到了襄阳城门前,刘备叫刘琮开门救助百姓,言只留下百姓,刘备一行立刻就走。蔡冒蛊惑人心叫人放箭,魏延过来打抱不平,骂了蔡冒一顿。魏延出城迎接刘备进城,文聘出城要杀魏延,文聘与魏延交手,刘备看到如此情景感叹了一句:“本欲保民,反害百姓,我不入襄阳。”只得带着百姓离开襄阳城,转走江陵。魏延看到刘备军走了,自己也离开了。曹操大军驻扎樊城,张飞劝说刘备放弃百姓,要不曹兵追上也到不了江陵。刘备:“不,举大事者,必以民为本。今百姓归我,奈何弃之。”诸葛亮让关羽、孙乾往江夏求助刘琦。

曹操到了襄阳城未动一兵一卒,蔡冒开城迎接曹操进城,直接将城池献给了曹操。曹操嘉奖蔡冒、张允为水军都督,让他们训练水军。曹操让刘琮前往青州做官,却又叫于禁率领五十人马偷偷将刘琮母子一行人全部处死。荀彧:“丞相,蔡冒、张允二人皆是势利小人,主公为何加授显官贵职,让他二人掌管水军呢?”曹操:“我岂能不识人?只因我军皆北方之众,不习水战,故权用此二人,待事成之后,我别有理会。”曹操见文聘未能保住襄阳有羞耻之心,故曹操很器重文聘,封文聘为关内侯江夏太守。荀彧言刘备要是到了江陵便极难动摇,曹操让文聘率所部兵马前往江陵为大军开道,文聘下去后又派典韦、许褚、李典、张辽、张郃、乐进选铁骑五千,星夜前进追杀刘备。

刘备这边行军缓慢,关羽一直未归,因诸葛亮帮助过刘琦,刘备又派诸葛亮前往江夏找刘琦。刘备到了当阳县传令驻扎在景山,糜竺劝刘备不要驻扎,言不待今夜过去曹操追兵就会赶到。刘备言兵困民乏,如何赶路。糜竺劝说刘备离开百姓轻骑前往江陵。刘备不忍,誓与百姓生死相依,同存同亡。驻扎景山让百姓休息,命赵云保护家小,张飞断后。夜间曹军从西北杀来,张飞让刘备往东逃跑。刘备骂文聘卖主求荣,投靠曹操还要追杀故主兄弟。文聘羞愧放了刘备一马。第二日清晨,刘备军与百姓大多失散,未失散的也都很多受了伤。赵云、甘夫人、糜夫人、糜芳、糜竺、简雍等人皆失散。将领告诉刘备曹军将百姓尽数包围死伤大半,其他人不知去向。刘备痛哭:“十余万生灵啊,皆因跟随我而遭此劫难。百姓、老小、诸将皆不知下落,即使草木之人,铁石心肠能不悲乎?”刘备要拔剑自刎被张飞拦住。张飞跪下:“大哥要死去,我等还活着作甚?”糜芳回来了连忙禀报刘备:“主公,大事不好,赵子龍反投曹操去了。”刘备:“不可胡言,子龍是我故交,怎肯背弃我去投曹操。”张飞:“他见我等势单力薄,便投奔曹操,以图富贵。”刘备:“不,子龍从我于患难之中,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糜芳:“他投西北而去,是我亲眼所见。”张飞:“待我亲自去寻他,若撞见时便一矛刺死。”刘备:“三弟,不可鲁莽。”张飞哼了一声骑马便去寻赵云。张飞到了当阳桥看了看环境,利用扬尘做疑兵之计。简雍逃到当阳桥告诉张飞是赵云救了自己性命,现在又去寻找二位夫人与小主人去了。张飞让简雍去告诉刘备此事。赵云让甘夫人坐在马上,带着甘夫人也来到了当阳桥,把甘夫人交给张飞后自己又去寻找糜夫人及阿斗。赵云一路拼杀,看到了曹操的背剑官夏侯恩,赵云击败夏侯恩夺了青釭剑,简直如虎添翼。赵云找到了糜夫人,糜夫人带着阿斗,腿已经不能动了,在断墙边坐下。赵云让糜夫人上马,糜夫人不肯,曹操士兵看见了赵云,糜夫人将阿斗交给了赵云,赵云将阿斗绑在身上,抵挡敌军。糜夫人为了不连累赵云自己便要扎入枯井之中。哪只宋朋鍹又从天而降,拦住糜夫人,让糜夫人坐在自己马后:“赵将军放心,糜夫人有我照顾。”赵云见宋朋鍹救了糜夫人气力大增:“朋鍹兄弟有你在此,云,无后顾之忧矣!”赵云气力顿时又增长了三个级别。赵云绑着阿斗在前开路,宋朋鍹带着糜夫人在后面跟着。赵云抢了曹军将领的战马,又抢了曹军将领的长枪。有时用青釭剑有时用长枪,杀了曹军五十多员将领。曹操让曹洪打探赵云姓名,赵云大声答:“我乃常山赵子龍也!”曹操传令擒拿赵子龍与宋朋鍹不许放冷箭,只许活捉。当阳常志此心丹,赵子龍一袭征袍鲜血染,拼命保护阿斗。

跑了很久,忽然杀出一人阻拦了去路。宋朋鍹:“吕布?”宋朋鍹看吕布神志不清,似乎中了邪。宋朋鍹和赵云不得不与吕布交战,吕布魔化状态也是非常了得,宋朋鍹让一随行蒙面将军保护糜夫人,自己与赵云奋力对抗吕布,闪电术劈了吕布几下,吕布似乎有些清醒,小声说道:“小,心,董,卓。”说完吕布骑着马离开了。宋朋鍹心想:看来这魔王附身于董卓,很快就会迎来一场大战。

宋朋鍹与赵云带着阿斗和糜夫人到了当阳桥前,赵云大喊:“兄长助我。”宋朋鍹:“翼德!”张飞见二人带着糜夫人和阿斗很是欣喜:“追兵我自挡之。”宋朋鍹与赵云到了刘备处,刘备:“为这孺子,几乎损我一员上将!”刘备接过阿斗往地上摔去,赵云抱住阿斗。甘夫人、糜夫人两人也赶紧护住阿斗。糜夫人给刘备讲述了宋朋鍹与赵云如何搭救她与阿斗,刘备感激跪在地上,刘备:“二位将军受备一拜。”赵云连忙将刘备扶起,赵云:“云虽肝脑涂地,主公之恩不能报也。”宋朋鍹:“接下来就看三哥的了。”

长坂桥上,张飞率领二十骑,露出愤怒的眼神,横握长矛,大声吼道:“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曹操:“关云长曾言张翼德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卿等不可轻敌。”曹洪:“丞相桥那边恐有伏兵。”张飞见曹操大军迟迟未动大喊道:“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为何故?”夏侯杰被惊吓的吐胆而亡。曹操一看,张飞虎狼之声吓坏了曹操的士兵与将领,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曹操大军撤退,宋朋鍹骑马过来支援张飞,见到此一幕大笑道:“张三哥狮子吼果然了得啊,哈哈哈!”张飞:“曹操大军发现我布的是疑兵一定会再回来,看我把桥断了。”张飞大喝一声,用蛇矛使劲砸向当阳桥,当阳桥被张飞震断。宋朋鍹与张飞回去找刘备复命。

宋朋鍹与刘备军到了江夏刘琦处暂避。鲁肃以吊丧为名前来探听虚实,以便联合抗曹。诸葛亮与鲁肃前去东吴,诸葛亮要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孙权与刘备军联盟抗曹。曹操书信与孙权,让孙权帮助自己打刘备,张昭等人想投降曹操。孙权心里明白,大臣投降曹操可以有一官半职,自己降曹必死无疑,可是又不能明说。会议后鲁肃告诉孙权诸葛瑾弟弟诸葛亮在此,孙权可以问他曹军虚实。

鲁肃把诸葛亮带到了会议厅,嘱咐诸葛亮不要说曹操兵精粮足,给诸葛亮一一介绍了众位文臣,不错有名的舌战群儒开始了。

张昭先以言挑之:“昭乃江东微末之士,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乐。此语果有之乎?”诸葛亮:“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张昭:“近闻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荆襄。今一旦以属曹操,未审是何主见?”孔明心想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所以回答:“吾观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刘豫州躬行仁义,不忍夺同宗之基业,故力辞之。刘琮孺子,听信佞(ng)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别有良图,非等闲可知也。”张昭:“若此,是先生言行相违也。先生自比管、乐,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乐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齐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济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今既从事刘豫州,当为生灵兴利除害,剿灭乱贼。且刘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纵横寰宇,割据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而待:以为拂高天之云翳,仰日月之光辉,拯民于水火之中,措天下于衽席之上,在此时也。何先生自归豫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上不能报刘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辅孤子而据疆土;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见怪!”孔明听罢,哑然而笑:“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ke),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尫(ang)羸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gai)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座上忽一人抗声问:“今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龍骧虎视,平吞江夏,公以为何如?”孔明视之,乃虞翻也。诸葛亮:“曹操收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数百万不足惧也。”虞翻冷笑:“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教于人,而犹言‘不惧’,此真大言欺人也!”诸葛亮:“刘豫州以数千仁义之师,安能敌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所以待时也。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犹欲使其主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由此论之,刘豫州真不惧操贼者矣!”虞翻不能对。

座间又一人问:“孔明欲效仪、秦之舌,游说东吴耶?”孔明视之,乃步骘也。诸葛亮:“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步骘默然无语。

忽一人问:“孔明以曹操何如人也?”孔明视其人,乃薛综也。诸葛亮:“曹操乃汉贼也,又何必问?”薛综:“公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天数将终。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归心。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孔明厉声:“薛敬文安得出此无父无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公既为汉臣,则见有不臣之人,当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愤;公乃以天数归之,真无父无君之人也!不足与语!请勿复言!”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

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

座上一人忽:“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酸也。诸葛亮:“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yang)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忽又一人大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孔明视其人,乃汝阳程德枢也。诸葛亮:“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程德枢不能对。

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时座上张温、骆统二人,又欲问难。忽一人自外而入,厉声言:“孔明乃当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难,非敬客之礼也。曹操大军临境,不思退敌之策,乃徒斗口耶!”众视其人,乃零陵人,姓黄,名盖,字公覆,现为东吴粮官。黄盖告诉诸葛亮:“愚闻多言获利,不如默而无言。何不将金石之论为我主言之,乃与众人辩论也?”诸葛亮:“诸君不知世务,互相问难,不容不答耳。”于是黄盖与鲁肃引孔明进入。至中门,正遇诸葛瑾,孔明施礼。诸葛瑾:“贤弟既到江东,如何不来见我?”诸葛亮:“弟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敢及私。望兄见谅。”诸葛瑾:“贤弟见过吴侯,却来叙话。”说罢自去。鲁肃:“适间所嘱,不可有误。”孔明点头应诺。引至堂上,孙权降阶而迎,优礼相待。施礼毕,赐孔明坐。众文武分两行而立。鲁肃立于孔明之侧,只看他讲话。孔明致玄德之意毕,偷眼看孙权:碧眼紫髯,堂堂一表。诸葛亮心想:此人相貌非常,只可激,不可说。等他问时,用言激之便了。献茶已毕,孙权:“多闻鲁子敬谈足下之才,今幸得相见,敢求教益。”诸葛亮:“不才无学,有辱明问。”孙权:“足下近在新野,佐刘豫州与曹操决战,必深知彼军虚实。”诸葛亮:“刘豫州兵微将寡,更兼新野城小无粮,安能与曹操相持。”孙权:“曹兵共有多少?”诸葛亮:“马步水军,约有一百余万。”孙权:“莫非诈乎?”诸葛亮:“非诈也。曹操就兖州已有青州军二十万;平了袁绍,又得五六十万;中原新招之兵三四十万;今又得荆州之军二三十万:以此计之,不下一百五十万。亮以百万言之,恐惊江东之士也。”鲁肃在旁,闻言失色,以目视孔明;孔明只做不见。孙权:“曹操部下战将,还有多少?”诸葛亮:“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孙权:“今曹操平了荆、楚,复有远图乎?”诸葛亮:“即今沿江下寨,准备战船,不欲图江东,待取何地?”孙权:“若彼有吞并之意,战与不战,请足下为我一决。”诸葛亮:“亮有一言,但恐将军不肯听从。”孙权:“愿闻高论。”诸葛亮:“向者宇内大乱,故将军起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除大难,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其不能,何不从众谋士之论,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权未及答。诸葛亮:“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孙权:“诚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降操?”诸葛亮:“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又安能屈处人下乎!”孙权听了孔明此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众皆哂笑而散,鲁肃责问诸葛亮:“先生何故出此言?幸是吾主宽洪大度,不即面责。先生之言,藐视吾主甚矣。”诸葛亮仰面笑道:“何如此不能容物耶!我自有破曹之计,彼不问我,我故不言。”鲁肃:“果有良策,肃当请主公求教。”诸葛亮:“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鲁肃听了,便入后堂见孙权。孙权怒气未息,鲁肃:“孔明欺吾太甚!”鲁肃:“臣亦以此责孔明,孔明反笑主公不能容物。破曹之策,孔明不肯轻言,主公何不求之?”孙权欣喜:“原来孔明有良谋,故以言词激我。我一时浅见,几乎误了大事。”便同鲁肃重复出堂,再请孔明叙话。孙权见到诸葛亮:“适来冒渎威严,幸勿见罪。”诸葛亮:“亮言语冒犯,望乞恕罪。”孙权邀孔明入后堂,置酒相待。

文臣主降,武将主战,两拨人都纷纷来找周瑜。周瑜其实心里偏向主战,小乔也不愿意降操,但周瑜嘴上又说主降。周瑜为了试探诸葛亮请孔明来府上,假意说要向曹操投降。诸葛亮看周瑜故意这么说,自己也假意说让孙权投降,以曹操铜雀台赋为由,曲解了曹操建造铜雀台的意思,诸葛亮说让二人前去曹操处便可解救数万人,周瑜问二人是谁。诸葛亮言曹操好色,江东有二乔,曹操有二愿,一愿平定四海,成就大业;二愿得江东二乔置于铜雀台,以娱晚年,虽死无恨。周瑜问有何凭证,诸葛亮说曹操有《铜雀台赋》,诸葛亮将铜雀台赋背诵给周瑜听,故意将二桥改为二乔。

铜雀台赋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龍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龍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周瑜听后大怒,也告诉诸葛亮自己受孙伯符知遇之恩怎肯降曹,只是试探孔明。最后周瑜与诸葛亮达成协议抗曹,周瑜也要力挺孙权抗曹。

孙权找来周瑜一同议事,张昭主降,周瑜言主降之议乃迂腐论,东吴开国以来已历三世,岂能一旦废弃。张昭哑口无言。孙权:“公瑾有何良策?”周瑜:“曹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主公以神武雄才,又倚父兄所创基业,虎踞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除残灭爆之时,岂能不战自降。且曹操此来多犯兵家大忌,北方有马腾、韩遂为其后患,战事一起,马、韩必将袭其后方,此曹贼一忌也;曹军不习水战,舍鞍马而乘舟楫,其战斗力必将大大削弱,此曹贼二忌也;现今即将入冬,天气渐渐寒冷,曹操兵缺寒衣,马缺草料,此曹贼三忌也;曹贼驱中原士卒远涉江湖,必然水土不服,多生疾病,此曹贼四忌也。曹操犯此四忌,虽兵多而必败。主公破曹,正在今日。臣愿率精兵数千,进屯夏口,为主公破曹!”孙权:“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所惧者二袁、刘表、吕布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卿言伐曹,甚合孤意,此乃天以卿授我也。”周瑜言怕孙权犹豫不定,孙权拿剑劈断桌角:“我与老贼势不两立,再有言降者,与此案同!”孙权封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孙权将宝剑赐予周瑜,言不听号令者以此剑诛之。

会议后,诸葛亮对周瑜说孙权犹豫不决让周瑜以敌我双方优劣对比方可让孙权心定,周瑜按照诸葛亮说的果然让孙权再无忧虑。周瑜、鲁肃回府的路上,周瑜对鲁肃言诸葛亮工于心计,能力高出自己与鲁肃一筹,日后必成江东之祸。想要杀了诸葛亮,鲁肃劝阻,言曹操未破,先杀贤士,是自伤其臂,且失信于天下。二人想让诸葛瑾规劝诸葛亮归顺东吴。诸葛瑾依照周瑜所言,前来劝说自己弟弟诸葛亮归顺东吴。诸葛瑾与诸葛亮二人聊亲情,诸葛瑾巧转话题要孔明投靠东吴,孔明反转而让诸葛瑾投奔刘备。周瑜问诸葛瑾事情办得如何,结果诸葛瑾说反被孔明堵了自己的嘴。周瑜只好另想办法对付诸葛亮。

周瑜让诸葛亮到聚铁山断曹操粮道,孔明跟周瑜要了一千兵马。孔明点兵之时周瑜告诉鲁肃自己要借曹操之手杀了诸葛亮。鲁肃不忍心孔明遇害,一直都在帮助诸葛亮,诸葛亮在鲁肃面前嘲笑周瑜只善水战,不善陆战,周瑜听了很是生气,便要自己去聚铁山劫粮。诸葛亮让鲁肃劝周瑜不要劫粮,曹操最善劫粮,去必遭擒。

刘备派糜竺过江犒劳军队,想跟周瑜要回诸葛亮,可是被周瑜回绝,周瑜请刘备前来江东一绪。糜竺走后,周瑜又说要诱杀刘备,鲁肃劝阻可是周瑜不听。关羽对刘备言此去可能有诈,刘备让关羽同去,张飞、赵云也想同去,刘备让他们守城。诸葛亮知道刘备到了江东赴宴,听见是巴渝舞,知道周瑜要害刘备,赶快前来阻止,遇到鲁肃说明了情况。周瑜本想摔杯杀刘备,周瑜见关羽用侧眼秒他,周瑜被震住,不敢摔杯。周瑜问其名才知是斩颜良、诛文丑的关云长,挥手让手下舞者下去了。诸葛亮到了宴前才看到原来是关羽陪着刘备,诸葛亮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我主无险矣。”诸葛亮在小船里等候刘备,诸葛亮告诉刘备要不是云长在刘备已经被周瑜所害,刘备让诸葛亮一同回去,诸葛亮让刘备回去调动船只军马以备破曹,叫赵云十月二十日甲子驾小舟来南岸边等候,切勿有误。刘备问其含义,诸葛亮叫刘备赶紧启程回去,晚则有变。刘备只得先回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