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大唐极品闲人> 第四十四章 利奥三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 利奥三世(2 / 2)

大唐极品闲人 刺刀特种兵 更新时间 2021-09-23

对于这些事,利奥三世可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可不是个大度的人,也做不到虚怀若谷,因此一想到皮纳尔这个名字,他的心里就感觉到一阵阵的厌烦。

还真是幸运,皮纳尔公爵居然没有死在东方的大沙漠之中,还到了大唐帝国,不过这和唐人在埃及登陆有什么关系

那个大臣道:皇帝陛下我想一定是唐人的援军到了

援军利奥三世冷笑了一声,道,先生们我可不这样认为,或许皮纳尔真的到了唐人的国都,述说了拜占庭的遭遇,但是我并不认为唐人来到这里,特别是在埃及登陆,是来帮助我们的如果真的是援军的话,他们就应该从中亚进军,进逼阿拉伯人的西亚领土,直捣巴格达,或者是阿拉伯半岛而不是绕过大海,在埃及登陆,这显然是不合道理的

所有人一时间都安静了下来,看着利奥三世,论军事才能和眼光,他们可都远远比不上利奥三世,这是个事实。

利奥三世接着说道:先生们请看,根据那个商人送回来的情报,唐人的军队现在已经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在图尔登陆,进攻西奈半岛,还有一部在苏伊士港登陆,然后直捣亚历山大港,他们要做什么,先生们请擦亮你们的双眼,好好看看那些唐人分明是在趁火打劫,想要夺取我们的埃及行省

利奥三世越说越愤怒,就好像大唐此来当真是抛了他的祖坟一样。

不得不说利奥三世当真是个优秀的战略家,难怪能得到杜睿的重视,仅仅凭借一个拜占庭商人的描述,他居然就能猜得出唐军的行军路线,甚至还能猜得到唐军此行的目的。

不过利奥三世的分析,并没能引起一众拜占庭贵族将军的同仇敌忾,毕竟眼下埃及可不是拜占庭帝国疆域之内的一个行省,而且拜占庭帝国失去埃及也已经十几年的时间了。

不过利奥三世可不会这么认为,他满心想着的就是,能够在他有生之年,将拜占庭帝国恢复当曾经鼎盛时期的状态,收回所有曾经丢失的土地。

埃及行省自然也在其中,如今大唐帝国的军队的动向,摆明了是要长期占据埃及,这也绝对是利奥三世所不能容忍的。

先生们利奥三世见所有人都不说话,心中顿时一阵恼恨,道,难道你们觉得唐人偷窃埃及行省的行为是可以容忍的吗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但是身材十分壮实的老将军说道:皇帝陛下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不应该是唐人的问题,而是君士坦丁堡城外的阿拉伯异教徒,他们此刻才是我们真正的威胁,至于唐人,不管他们在做什么,至少他们现在的行为,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牵制阿拉伯人

不利奥三世立刻反驳道,阿戈斯蒂诺将军,你说的不对,我们的敌人应当是所有对拜占庭帝国的领土保佑野心的人,既然唐人现在在窥伺我们的埃及行省,那么他们就是我们的敌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阿戈斯蒂诺是拜占庭帝国的老臣子了,当初希拉克略在位的时候,他就为帝国征战四方,此刻被利奥三世抢白,顿时心中一阵不满,道:那么,皇帝陛下,您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立刻出兵埃及,帮助阿拉伯异教徒驱逐唐军吗

利奥三世一愣,当然不能那样,现在君士坦丁堡的情况都岌岌可危,那些西方等的基督教国家,没有一个愿意对拜占庭帝国伸出援手。

可是就这么算了,默认唐人对埃及的占领,利奥三世又实在是不甘心,不单单是埃及,他和查士丁尼二世一样,甚至都想要将塞浦路斯,和克里特岛都收回来。

可是眼下显然不是和唐军翻脸的时候,但是默不作声,利奥三世心里又咽不下这口气,犹豫再三之后,道:或许我们应该向埃及派出使者,问清楚唐人的意图,如果他们执意要占据埃及的话,我们也应当表明立场

阿戈斯蒂诺将军立刻反对道:不皇帝陛下,我们不能这么做,唐军现在是我们的盟友,如果惹恼了他们,让他们和阿拉伯异教徒达成了协议的话,对拜占庭将会是致命的

利奥三世恼恨道:阿戈斯蒂诺将军,难道你方才没听到那个商人说吗唐人在占领了亚历山大港之后,焚毁了所有的史料典册,他们是要毁灭我们文明,请问你,阿戈斯蒂诺将军,毁灭我们的文明,难道这就是一个盟友应该做的吗

杜学文下令在亚历山大港焚毁所有的书籍,这一点确实让所有的拜占庭贵族都十分恼恨,虽然在亚历山大港被阿拉伯人占据之后,那些残存下来的古籍已经所剩不多了,但是哪怕只剩下一册,那也是西方文明的结晶。

果然利奥三世这句话一说出来,立刻就没有人说话了,这个时候的人,虽然内心里究竟是如何想的,人们不得而知,可表面上对知识都是十分尊重的。

既然你们都没有了反对的意见,那么阿戈斯蒂诺将军,不知道你有没有勇气,肩负起我赋予你的使命,前往埃及,找到唐人的主帅,向他阐明我们的立场,当然,如果他们仅仅是打算帮助我们收复失地的话,我还是十分欢迎的

阿戈斯蒂诺知道利奥三世这是在伺机报复,却也无可奈何,只得领命。

就在利奥三世派出使者的同时,杜学文也完成了整顿,离开了亚历山大港,只留下三千天竺军,以及一千多伤兵驻守,并且派人去联系塞浦路斯岛上的大唐驻军。

当初离开苏伊士港的时候,杜学文的手上还有一万七千的兵力,但是随着攻陷亚历山大港之后,离开之时,他的身边也只剩下了一万一千人,有一千多唐军将士,将他们的生命永远的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从亚历山大港离开,一直向西进军,唐军强大的哨探系统在此刻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虽然人生地不熟,但是他们还是探查到了阿拉伯人在开罗守军的动向。

哈马德里在得知唐军有可能要奔袭亚历山大港的消息之后,立刻集结了全部的兵力,并且还征伐了大量的仆从军,人数达到了三万五千之众,浩浩荡荡的朝着亚历山大港扑了过来。

将军敌军势大,况且又是在平原之上,无遮无拦的,我军如何才能伏击

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当杜学文提出要伏击敌军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属下都表示了反对意见,在他们开来,敌军人数超过了己方,地形方面,唐军又占不到任何便宜,贸然采取伏击的战术,根本难以达成预想的效果。

要是放在平时杜学文肯定会像他的父亲杜睿一样,征求大家的意见,但是这一次,杜学文却偏偏乾坤独断了。

你们都认为不能,本将军却偏偏认为可行,我们不但要伏击敌军,还要将其围而歼之

众人闻言,顿时觉得杜学文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对方的兵力是他们的三倍还要多,又是在旷野之上,想要将对方围歼,简直就是妄想。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讲的就是,兵力是敌人的十倍就把敌人包围起来。兵力是敌人的五倍就要主动攻击敌人。兵力是敌人的一倍就把敌人的兵力调动分散,以便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进而实现五倍十倍的情形。

一场成功的战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小的伤亡和损失取得最后的胜利。根据己方的兵力超出敌方数量,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避免硬拼,而要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孙子的军事哲学就是以务实为基础的,战争追求胜利为最终极目标,而以最小代价取得更大胜利更是务实的表现。

胜利是所有谋略的目标,谋略的作用就应该是胜利代价的最小化,而不是使战争多么精彩,如果以两败俱伤为代价而取得微弱的胜利绝不是兵家所为。

战场不应是军事指挥员个人才华的秀场,更不是游戏,既不好玩,也不该去玩。谋略不是让战场多么炫目热闹和精彩或经典。所以说,谋略只是将战争胜利代价最小化的手段,而所有的一切又必须在保证胜利的前提下进行,否则,谋划就失去了价值。

战争的残酷与巨大破坏性及影响决定了为将者必须慎重对待,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如果为了打败对手而不惜一切代价,结果两败俱伤,这是无利可图的。

可是现在杜学文的做法分明就是在反其道而行之,在兵力出于劣势的状况下,想要实现围歼,谈何容易。

谁说我们只有一万多人本将军麾下可是有着十万大军的

所有人都认为杜学文是在异想天开,可是当杜学文将自己的计划说出来之后,顿时反对意见立刻就没有了,剩下的只是对于虎父无犬子的感叹。

和大唐军队一样,阿拉伯人也十分重视对骑兵的培养,即便是仆从军也人人配给战马,哈马德里这一路行来,心中惦念着亚历山大港的安危,片刻都不敢停留,一路疾驰而来。

将军前面就是亚历山大港了我们是不是先派人去查探一下

眼看就要到亚历山大港了,终于有人忍不住提出了意见,万一亚历山大港已经被唐军攻陷的话,他们这样贸贸然的扑上去,简直就是自投罗网。

哈马德里却摇头道:不行我们现在已经没有时间了,万一亚历山大港的将士们还在坚持着,我们在此地迟疑不前,很有可能会浪费好机会,而且就算是亚历山大港被唐人占据了,那座城市没有城墙,我们也可以趁着唐人立足未稳,将其击败

可是万一唐人在我们的前面设下了埋伏,我们该怎么办

哈马德里想了想,觉得对方说得也有道理,便道:既然这样,将仆从军都驱赶到前面,让他们为我们开路好了,就算唐人有埋伏,我们也能及时应对

那些仆从军大半都是埃及人,此前穆巴克挖掘法老陵墓,让这些埃及人都十分不满,如今阿拉伯人居然又要他们去做敢死队,反对的声音顿时更大了,但是无论他们如何激烈的反对,只可惜没有人愿意听他们聒噪,在阿拉伯人的弯刀威逼之下,他们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做起了大军的先锋。

正走着,突然哈马德里见前方扬起了阵阵的烟尘,心顿时向下一沉,但是当他四处观察了一下,发现身处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平原,无遮无挡的,就算是前面有唐军袭来,也不用怕,四周围根本就没有可以埋伏的地方。

冲上去,消灭那些唐人

哈马德里的命令刚刚下达,他身边亲卫队的队长便指着大军的左侧惊呼道:将军大人看,那里也有人,好大的烟尘,少说也有数万人之众

那里也有

将军大人我们的身后也发现了唐军

一时间,警报声不断,哈马德里被吓了一跳,惊道:我们的身后也有唐人,不可能

将军大人你快看啊看那冲天的烟尘,少说也有两三万人

两三万人,他们是怎么运动到自己背后去的,那根本就不可能啊除非唐军都会飞。

将军大人我们现在怎么办是继续向前进攻,还是后撤

哈马德里一时间也没了办法,要是看这烟尘,现在的情况分明是他已经被人给包围了,前进,简直就是找死,到时候一脑袋扎进唐军的口袋阵里面,只怕就算是想要逃都逃不了。

巨大的烟尘越来越近,从四面八方朝着哈马德里率领的大军围了过来,看这阵势,少说都有十几万人。

唐军哪来的十几万人。

杜学文不会撒豆成兵的本事,自然不可能凭空变出十万大军来,不过十万大军没有,十万匹战马,杜学文还是拿得出来的。

当初大军出征之时,配备的战马都是一人三骑,再加上攻陷了亚历山大港,又缴获了数万匹,十万战马自然也就凑出来了。

杜学文当然不能指望着战马杀人,一旦这个花招被看出来之后,到时候哈马德里想要逃走,根本就阻拦不住,说不定对方反身一击,还会让唐军损失惨重。

不过,从一开始杜学文就没想过要和阿拉伯军短兵相接,轻骑兵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无外乎就是极强的机动能力。

一万多将士,夹杂着数万匹战马,围着大食军队就绕起了圈子,不时的朝着包围圈里发射弓箭,投掷炸药,一时间阿拉伯军队被打得哭爹喊娘,惨叫声不绝于耳。

哈马德里此刻也完全慌了,他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原本就不是个多么高明的人,此刻身处险境,他的脑子整个都乱了,哪里还能想出好办法来。

撤退撤退快快撤退

这个时候,什么亚历山大港的安危,他可顾不上了,他只想保住自己的小命,唐军有多厉害,他虽然没有亲自交过手,可是却也听说过,尤其是这么多唐军,他这拼凑起来的队伍,哪里抵挡得住。

哈马德里现在只想将那个报信的人碎尸万段,什么唐军只有小股部队,不过万人奔袭亚历山大港,看看现在这阵势,那是万人能够营造出来的吗

一众阿拉伯将军也都知道,现在哈马德里根本就指望不上了,几个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决定分头突围,返回开罗。

可是进来容易,想要出去,哪有那么容易,阿拉伯军队要突围,没关系,你往哪里突围,我们的包围圈就跟到哪里去。

唐军将士人人都是精锐,控弦放箭的本事,人人不弱,羽箭就好像不要钱一样,疯狂的朝着扎在一团的阿拉伯军队倾泻着。

埃及仆从军最先坚持不住了,他们战斗原本就不强烈,此前更是因为穆巴克盗掘法老陵墓的事,对阿拉伯人十分恼恨,哪里肯为他们卖命,一个个很是乖觉的脱离了阿拉伯军队,跑到一边,将手中的兵器一扔,下了马,跪在地上,等着唐军上来,将他们俘虏。

杜学文也看得真切,对这些装束明显不同的军队,他自然也能猜到是哪里来的,更何况他军中的通译,还在不断的大声疾呼,指挥着那些仆从军到什么地方去投降。

哈马德里一看自己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在一回头,那些埃及仆从军居然都投降了,只气的破口大骂:混蛋混蛋胆小鬼,都是胆小鬼,该死的混蛋,我要杀了你们,杀了你们

嘴上说着要杀人,逃命的速度可一点儿都没见慢下来,一个个都恨不得胯下的战马能生出翅膀来,好带着他们返回开罗。

该死的,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些唐军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可我们好像还在他们的包围之中。

只可惜这个时候,没有人能为他解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