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孙策> 第十八章 武经七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武经七书(1 / 2)

孙策 凝枫 更新时间 2021-09-22

 很难想象两个饱读诗书的名士怎么会和他交往在一起,特别是在这个阶级界限非常明显的时代。不过,孙策还是开始为廖九公解说着,因为其他两位师傅暂时因书成“疯”了,无视廖、孙两人的存在。</p>

“九公师傅,《孙子兵法》的作者乃是我孙家的先祖孙武,他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而他留下来的《孙子兵法》一书共十三篇,分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和用间篇。这本兵法一直流传到现在,我相信定然还会流传得更久远,只要是有战争的年代都会非常喜欢它的。</p>

《吴子兵法》的作者是吴起,他是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和改革家。《吴子》一书虽仅五千字左右,但内容十分丰富,是继我孙家的《孙子兵法》后的又一本著名兵法书。”</p>

“这个吴起是谁?这么厉害?”廖九公竟然不知道有吴起这个人。</p>

“酒鬼,吴起的经历我来告诉你。他青年时赴鲁,从曾子学儒,因母丧不归被逐出师门。离开曾子后,转而研究兵法,希望在军事上有所建树。不久,齐军伐鲁。吴起被任为将,率领鲁军以弱击强,大败齐军,在军事上初露头角。后因遭到鲁国权臣的嫉妒和陷害,被迫离鲁赴魏,得到魏文侯赏识,被任为将,负责魏国西河地区的防守。在魏期间,吴起率魏军与诸侯大战76次,全胜64次,其余的也都打成了平手,为魏国拓地千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魏文侯死后,吴起被魏武侯疏远,并被免职。吴起遂离魏赴楚,被任命为宛守。一年后,楚悼王任吴起为令尹,进行全面变法。吴起感悼王知遇之恩,竭尽全力进行改革,终于使楚国走上强盛之路。随后,吴起率楚军南征北战,取得了‘南平百越,北平陈、蔡,却三晋,西伐秦’的赫赫战功,一时威震诸侯,扬名天下。后来,楚悼王去世,而反对改革的楚国贵族势力乘机发难,向吴起突然袭击。吴起为乱箭射杀,结束了自己悲壮的一生。”黄承彦终于清醒过来了,于是就接了廖九公的话。</p>

“那后面的五本书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法书?”廖九公继续好奇的问着。</p>

“不,《司马法》是春秋后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司马穰苴所作。司马穰苴本姓田,名穰苴,因功封大司马,故称司马穰苴。司马穰苴对春秋以前的古兵法有很深刻的研究,尤以能申明古司马法而著称,后来他关于当时战争问题言论被后人汇录成书,后人也就把它叫做《司马法》。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主要论述战争观、治军以及阵法等内容。这部兵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以仁为本,同时又保留了春秋前期,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兵学观点。</p>

《六韬》乃是西周吕望所作,它的理论基础是以民为本。其中文韬、武韬、龙韬,讨论战争与战略,部队编成与将帅等问题,虎韬、豹韬、犬韬主要论述具体的战术问题。吕望,又称吕尚,字子牙,原姓姜,周人称之为师尚父或太公望,为周初军事家、谋略家。青年时曾在商都朝歌为吏,后投奔西周,得文王姬昌的赏识。他根据当时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为姬昌提出了逐步翦商增强自己实力,先求改变力量对比、然后伺机进行决战的谋略方案。经过姬昌施行,终于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为灭商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文王死后,他继续辅佐其子武王姬发,进一步削弱商的实力,并最终指挥周军在牧野之战中一举灭商。西周建立后,因功受封于齐。他举贤尚功,因俗而治;重视工商和军队建设,使齐国很快强盛起来,奠定了齐数百年的大国地位。</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