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南宋之工业革命> 2.60 救父 II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0 救父 II(2 / 2)

南宋之工业革命 逃飞客 更新时间 2021-08-31

吴真也认出了李不伟,露出一丝惊讶,但是在旁人眼里看来,却根本未见有何异样。李不伟也不露声色,将风无行拉到一边悄声问道:“风捕头,你刚才说已打探到了消息,不知具体情况如何?”风无行道:“大人,颖州已有探子传回消息,此人名叫吴真。这吴真原是颖州的一名富绅,经常会来江南做一些丝绸生意。而吴召文也是吴真的侄儿,此事倒并无虚假。”李不伟道:“风大人可曾打听到,这吴真是否有个十六七岁的女儿?”风无行听得一愣,点头道:“吴真是有个女儿,年龄也正好是十六岁。原来大人早已知道了?”李不伟也不回答,又问道:“那王三多如何处理了?”风无行道:“王三多已验明身份,正是来自福州没错。不过此人如此疏忽大意,王思维大人已剥去其求学的名额,返回原籍去了。”李不伟点了点头,道:“应是如此。若不加以惩处,必定还会有人再犯。不过,这吴真又该如何处置?”风无行道:“卑职已将调查结果报与临安府,此时正在等着赵大人的消息。”李不伟道:“这样也好,此事应该由临安府来决定的。不过这吴真既然与临安大学有关,本官也须得问上几句。”风无行忙道:“大人请便。”

此时已有人搬了一条长登,李不伟坐在牢门外,又听吴真将事情的原委又讲了一遍,已是渐渐明白了一些。原来,吴真自从在临安见到自行车,又在徽州与李不伟一谈之后,便琢磨着在颖州也开一家工厂,但由于忙着丝绸生意,因此一直没有机会开张。这次他与侄儿在江南做生意,碰巧遇到了生病的王三多,又听说王三多要去临安大学,学习一些力学相关的东西,便产生了让其侄儿去冒名顶替的想法,心想多学一些,对于自行车的设计自是大有好处。只是没想到真正的王三多因为一直没有书信回家,家中人又派人前来查看究竟,这才露了马脚。风无行在旁边低声道:“李大人,卑职向王三多询问了近两个月的情况,这吴真说的倒也是实情。若无此人照顾,王三多不仅不会得以痊愈,恐怕早已客死异乡了。”

李不伟点了点头,吩咐众人好看看守吴真之后,转身向牢房外走了出去,心想:这吴真所说的,与风捕头得到的消息完全吻合,看来此事多半不会有假。临安府的胡大人我也曾见过,上次与史大哥喝酒时他也在场。倘若我要他放人,即使要费些周折,最终要办成也不是太难。说不定,临安府本来就有放人的意思了。想到此处,李不伟转头道:“徐超,我明日一早要去临安府见一下赵大人,你今晚准备一下,顺便再带从摆钟厂带上一台最好的摆钟,刚好最近要送一台摆钟给赵大人的。”

……

看到李不伟送来的这台摆钟,显然比去年送给朝中众臣的要高档一些,临安太守赵去胡对李不伟客气之极。宾主坐定之后,李不伟笑道:“赵大人,这台摆钟虽然送得晚了一些,但是比去年的那一批又要精美了许多。”赵去胡忙道:“李大人说笑了。不过这台摆钟的确要精致上许多,没想到我竟然因此而沾了些光。”二人相视大笑。

过了一会儿,李不伟道:“赵大人,听说十多日前混入临安大学的那名吴姓男子,临安府已查出了其底细?”赵去胡点头道:“是查出了些眉目。根据风捕头得到的消息,两名疑犯所说的都是事实。而福州来的王三多,也已遗返了回去。”李不伟道:“既是如此,不知道临安府准备如何处置这吴姓叔侄二人?”赵去胡此时已隐隐猜出一些李不伟的来意,道:“由于此事涉及到临安大学,而朝庭对于临安大学又极为重视,因此下官本想着报与刑部处理。不过李大人既然是临安大学的校长,自然也是说得上话的。不知大人有何指示?”李不伟心中明白,也不直说,道:“赵大人,常言道得好,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吴氏叔侄二人虽然有冒名顶替之罪,但其也有看护王三多之功。不过如何处理法,想必赵大人已有了主意,我也不便过多穴手了。”赵去胡道:“李大人请放心。既然大人认为这吴氏叔侄没有大罪,下官自然会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做。”李不伟听得暗骂一声,心道:你这厮倒是聪明,即卖了人情,又脱了干系,我可不能让你得逞。又笑道:“赵大人误会了。吴氏叔侄如何处置法,我是绝对不会干涉的。赵大人还是依律办事为好。不过临安大学的守卫都是由临安府负责的,因此赵大人在报与刑部时,还需仔细想好了说辞才是啊。”赵去胡一时愣在当地做声不得。

又过了一天,临安府始终未有消息传出。李不伟也不着急,没过一会儿又忘记了此事,径直前去重型机械厂查看了一番。到了下午时分,这才想起那位吴双姑娘,忙叫徐超备了车马,赶往福云客栈。

吴双看到李不伟此次并没有带来什么消息,也未显得如何焦急,竟然像似对李不伟完全信任一般。李不伟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忽然生出一股歉然之意,同时又对多了一份戒心。心道:这姑娘当真厉害之极,独自一人不远几百里来到临安,又能让自行车厂的人主动前去找我,后来竟然像是算准了我会帮她,此时反而又如此平静。若论心眼儿,依依或是红袖与她比起来,可真是不如了,倒是香儿机灵,估计她二人有得一拼。如此想着,李不伟早已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了。

接下来的几日,实验室的事情已安排妥当,李不伟也得以轻枪,每日都会去一次福云客栈。后来与吴双交谈得多了一些,却发现此女虽然年纪不大,懂得事情倒还真是不少,尤其对于篆刻竟然极为精通。李不伟吃惊之余,更是纳闷了。他原本以为,古代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没想到认识的几人中,周依依与香儿竟然都会写字,史红袖不仅会写字,而且弹得一手好琴。眼前这位吴双姑娘懂得木雕与篆刻,看来多半也会写字了。李不伟百思不得其解,又想道:若是没有后世的那些知识,我恐怕这一辈子也没有出头之日了,或许做一个种田的农夫,便是最终的归宿了。

吴双看到李不伟在那里皱眉沉思,虽然绞尽脑汁,却哪里猜得出他在想些什么,只道是为了自己父亲一事而忧心,又或是对此起了些疑心。又想:眼前这位年轻英俊的大人,倘若知道了爹爹的真实身份,还会如此帮着我么?

如此过了三日,李不伟正在实验室中查看那些重型机械的技术手册,徐超走了进来,伏在李不伟耳边低语数句。李不伟听得一怔,又面露喜色道:“如此就太好了!徐超,马上备车,我要去福云客栈,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吴姑娘。”说着,已是放下手中的册子,径直走出门去。

徐超看得暗自摇头,心道:李大人心思极为缜密,办什么事情都不会出错,就是一见到年轻貌美的姑娘家,便会有些心软。不过话说回来,我年轻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尽管我与李大人年纪相差无几。

然而李不伟也万万没有想到,他这几日帮了吴真父女,又应了《红楼梦》中的一句诗: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尽管此解多少有些牵强。

(注:书中又多了一个女人,没办法,剧情需要。注2:再论滚动轴承:不管成功失败,主角肯定会试着做的,倘若知难而退,也不试着制造一下,又有些太假了。)<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