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驿唐> 二八一章 兴工商利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八一章 兴工商利天下(2 / 2)

驿唐 萧化雨 更新时间 2021-07-10

李潜上表请辞之后,李世民下了第二道旨意,晋兵部侍郎兼钱庄总督;另授银青光禄大夫,晋武威县公,赐食实封三百户。</p>

这道圣旨传出后立刻引起朝野哗然。众人哗然的主要原因并非是觉得李潜配不上这个封赏,而是这道封赏圣旨的本身就颇为耐人寻味。</p>

这道旨意与上道旨意看上去差别不大,只有两点不同。一是爵位从武威公(国公)变成了县公,二是多了个赐食实封三百户。其实,真正耐人寻味的地方就在后面这个实封三百户上。自从武德九年十月,李世民登基后大封裴寂、长孙无忌、尉迟恭等四十三名功臣后,再也没有封给任何一名功臣食实封。只在李靖和李绩等人灭了突厥后增加了部分功臣的实封数量。李靖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才只增加了一百户实封而已!加了这一百户李靖的实封是多少?区区五百户!</p>

李靖的灭国之功才只加了实封一百户。李世民却一张口就给了李潜实封三百户,这说明了什么?天恩浩荡?李潜备受李世民青睐?还是李世民准备重点培养李潜?也许在外人眼里是这样。不过李潜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他从这道圣旨中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p>

自从军以来,李潜虽然立下了不少战功,担任驾部郎中之后他更是功劳卓著。然而,李潜自己心里清楚,他所立下的所有功劳加在一块也比不上李靖、李绩这些大佬立下赫赫战功的十分之一。他相信李世民心里更清楚这一点。</p>

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李世民之所以会破格封赏李潜,除了要显示对他李潜的青睐和恩宠之外,李潜认为李世民此举只会让他成为众人的焦点。李潜知道,若是自己接受了这个封赏,肯定会有人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挑拨着跳出来质疑自己凭什么得到如此破格封赏?到时,无论自己怎样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变成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p>

虽然某位伟人曾经说过“与人斗,其乐无穷”这句振聋发聩的至理名言。不过李潜目前还不想把精力放在与人勾心斗角上,他现在想的是如何培植自己的力量,慢慢改变历史进程,弥补前世的遗憾。按照前世的历史进程,很快大唐将与吐谷浑开战,紧接着大唐还要与高昌开战,与西突厥开战将整个西域纳入帝国版图。随后,大唐还将与高丽展开一场持续时间长达二十年的战事。</p>

遍历这些战事,除了灭吐谷浑之战和灭高昌之战,因为是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名将亲自率军出征,对战机的把握炉火纯青,采取了雷霆手段,彻底根除了吐谷浑和高昌死灰复燃的可能,达到了一战定乾坤的效果。其他几场战事都是打打和和,拖拖拉拉打了几十年,徒费国力,严重削弱了大唐的根基。</p>

对此李潜曾反复思忖过多次,认为造成这种局面固然有多种原因,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大唐对打下来的领土缺乏足够控制力。控制力不足的原因是因为这几次战事都是大唐劳师远征,用于战事的花费巨大,朝廷无力支撑长久作战,而打下来的领土一时半刻无法让大唐得到好处。用一句简单直白的话来说,就是打了之后没什么便宜占。所以,只好将敌人胖揍一顿便班师回朝。有时候在班师回朝的途中还会被敌人追击,吃个闷亏,窝一肚子火。</p>

</p>

这种局面有没有办法扭转?李潜心里早有了答案。对于国家而言,战争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因为利益,这些利益可能是土地、人口、资源等方面。唐灭吐谷浑和高昌便是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是因为道义。比如大唐与高丽的战事,便是因为百济与高丽想灭掉与大唐的属国新罗,新罗遣使向大唐求救,所以大唐才会征伐高丽。为了利益而战,大唐能得到实惠,所以在灭掉了吐谷浑和高昌后才会加强对它们的控制,将它们的国土纳入大唐的版图。至于后一种道义之战,大唐存粹是付出,得不到什么好处,所以才会打打停停,出现反复。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便是将没有好处的道义之战变成有利可图的利益之战。</p>

如何转变?李潜脑海里浮现了前世西方国家的殖民政策。殖民政策虽然充满了罪恶和血腥,但这是对被殖民的国家而言。对于大唐而言,在占领的土地上采取殖民政策可以消除反反复复的拉锯战,减少战争带来的国力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能获得丰厚的回报。所以,李潜一直在暗暗开展殖民方面的准备。具体的办法就是利用钱庄刺激工商业发展,慢慢将商户变成具有资本家特色的企业主,并在适当的时候引导他们讲目光投向殖民地。</p>

这些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做起来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需要李潜倾注大量的精力,所以在这件事情没有做完之前李潜不准备当焦点,哪怕是李世民让他做也不行。于是在李世民下了第二道封赏圣旨后李潜立刻上表请辞。(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