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忠义护国水浒传> 第二十五章 秦明索超双冲阵 世忠光世拒夏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秦明索超双冲阵 世忠光世拒夏军(1 / 2)

忠义护国水浒传 完颜摩翼 更新时间 2020-08-02

 “大哥,你还好吧…”关胜望着一路无话、近乎失魂落魄的郝思文问道。

郝思文叹了口气道:“家国为重,好男儿不可沉迷于儿女私情,我会没事的。”

宣赞听了道:“没有美人相伴,还要家国有什么用?我倒是觉得不爱江山爱美人更令人敬佩。”

关胜埋怨宣赞道:“你这厮说话真是越来越不着调了,不见大哥正在心烦吗?你却偏要哪壶不开偏提哪壶。”

“呃…我还是不说话好了,喝酒!喝酒!酒过喉咙什么烦恼都没了。”言罢,宣赞将马上酒袋抛给郝思文。

郝思文拿过酒袋仰天痛饮,关胜忙劝道:“大哥不可如此忧闷啊,接下来还有很多仗等着我们打呢。”

郝思文对关胜笑了笑道:“不碍事的,我痛饮一番就好了。如今宋夏战事紧急,我们接下来该往何处啊?”

关胜回道:“枢密直学士(职称,类似负责军政的军委)陶节夫新败,夏军乘胜追击攻打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朝廷已派曾威震灵州(今宁夏吴忠市境内)、令西夏胆寒的大将折可适前往迎敌。”

宣赞也说道:“这折可适乃是杨业杨老令公妻舅家的后人,也就是杨令公之妻折赛花折太君(同佘太君,因其是陕西人,西北人将“折”读作she一声,所以后世被传为“佘太君”)的族人,有他前往想必万无一失。”

关胜又道:“赵隆将军已命大将燕哲前往接应折将军,想必此刻应该已经击退了夏军。”

三人来到宣威城后拜见赵隆,再将张近国押入城内大牢听候发落。赵隆因见关胜及宣赞寻到兄弟,又因之前他们复夺宣威城时立有大功,因而赏赐了他们金银酒肉做贺。此时的宣威城里赵隆已经为典宗夫妇设立了灵堂,关胜三人拜祭过后回到军帐内饮酒,那边赵隆又命军士又送来三大盘烤羊肉给关胜三人,宣赞拿起羊肉大口大口的直往嘴里送。

关胜也吃了几口连连夸赞,于是拿过一盘递给郝思文道:“大哥快点吃些吧,这可是西域特有的美味,在中原是很难吃到的。”

羊肉放到郝思文面前,只见他望着盘子,眼中似有泪圈闪过,他又因怕别人看见急忙抹干。

“大哥…你怎么了?”关胜发觉了这不容易察觉的一瞬。

郝思文哀伤叹道:“娜娜知道我最喜欢吃烤羊肉了,她每次总是亲自烤好为我送来…”

最终郝思文也没动几块羊肉,倒是宣赞将剩下的羊肉风卷残云一般吃了。郝思文只是抱起酒坛独饮,最终酒醉,痛苦万分。

关胜叹道:“最近还是别让大哥喝酒了。”

当夜三人在军帐内休息,半夜之时郝思文口呼阿娜尔之名惊醒,那边宣赞仍是鼾声如雷,关胜却已清醒。

关胜对郝思文道:“大哥?你没事吧?”

郝思文揉了揉眼睛看着关胜问道:“兄弟?我们这是在哪里?”

关胜忙道:“我们已经回到宣威城了,哥哥如何忘了?”

郝思文叹道:“我还觉得一睁眼就在西域的房间里,仿佛天一亮,打开门就能见到娜娜。”

关胜听了叹息。第二日,赵隆因大将燕哲迟迟不归好生心疑,从而命关胜三人前往打探。关胜因怕带的人多反而容易被夏军察觉,所以只与郝思文及宣赞同行。

路过云沙关时郝思文惊愕,只见此时云沙关已不复存在,半边土山都被轰踏崩裂,整个城关破烂不堪倒塌在一边,大门早已不知哪里去了,四下里大敞而开。

郝思文惊讶道:“当初这里战况的惨烈真是可想而知。”

三人星夜兼程行了几日,忽然天降暴雨,由早至晚不曾停歇,桥梁道路尽毁,沙土之上泥泞难行,三人费解周折方才绕到萧关前踏口处。一到踏口三人失色,本以为早该结束战斗之地却是兵马横行,瓢泼的大雨中夏军将宋军团团围住。

三人见了急忙挥舞兵器去救,关胜挥舞大刀从后方冲击夏军,郝思文与宣赞左右开弓箭如雨下,夏军皆听闻过赤马青袍用大刀者,因而避让。那边宋军得关胜等人冲阵,顺势从缺口突围而走。

后面夏军紧追不放,为首冲出大将塞尔肯来手挥舞宝剑乱杀宋军。关胜见了愤怒,因而回马单刀向前。塞尔肯仗着人多哪里惧怕,郝思文和宣赞见了急忙拉开弓弦相助,直将塞尔肯羽翼、牙将(相当于今警卫部队指挥官)连连射倒。

关胜深入重围不得脱逃,那边宋军已经大半逃走无人相助,郝思文见事急,急忙挥舞钢枪死命向前,二人合力方才突围,宣赞在后连连射倒敌军,塞尔肯不肯放过三人,紧随马后全力追赶。

关胜忙对宣赞喊道:“兄弟不可复回纠缠,快快赶上我军队伍。”

宣赞点头示意。那塞尔肯一马当先在前,宣赞见了朝着他拉起弓来连发两箭,塞尔肯手持盾牌接连挡掉。箭法不中,塞尔肯追赶更加紧了。宣赞窥得较近,背转身来一箭飞去,塞尔肯举盾不及,急忙侧向闪躲,那箭擦过脖颈飞过,鲜血溢出。宣赞再待取箭时却发现袋中已空,那边塞尔肯早到,举起剑来便砍宣赞,宣赞措手不及,来不及取刀。就在万分紧急之时,只见他忽然转过头来炸雷也似大吼一声,正是面似恶鬼,气如魑魅,塞尔肯始料未及,吃了一惊倒仰下马去,宣赞见了大喜,急忙提起钢刀照着塞尔肯砍去,塞尔肯登时身首异处。

那边夏军见失了大将因而退走,宣赞拉起缰绳,纵马追上关胜及郝思文。此时关胜与郝思文本望见塞尔肯差点砍翻宣赞,因而万分焦急,却未想敌将反被宣赞斩了,从而连连夸赞。

关胜忍不住大笑道:“不曾想兄弟还有这般的杀手锏,简直比我的回马刀还有效,关某真是甘拜下风,佩服!佩服!”

郝思文也笑道:“我自学武以来,还不曾见过谁能用脸发出如此奇招,宣家兄弟真是武学新家,我辈是学不来的。”

只见宣赞面目从容,淡定言道:“我宣赞绝非是浪得虚名!”

夏军退去后,关胜三人奔宋军撤走方向而行,未赶出多远,只见一少年骑匹小马利于当道,对着三人言道:“三位将军速随我来。”

三人见这少年却是宋军装束,年龄才不过十岁上下,但那气质彷如久经战阵的老军。三人惊讶,心想其他宋军尽皆退走,却从哪里跑出一个娃娃兵来?这少年方真是胆大,竟敢一人留在此处接应我们,这真是让其他宋军颜面扫地,因而三人相视而笑。

关胜笑着问道:“敢问小将军是谁的部下啊?”

那少年气若泰山,昂首抬头,高声道:“我乃大将折可适族弟折可存是也!方才见诸位英勇非凡,因而前来接应,三位小将军且速随我来!”

言罢,折可存转身驰马而行。关胜对郝思文及宣赞笑道:“呦吼?不怕起点低,只怕志气高,这个小娃娃!还真有折家将的气魄,反称我等为小将军。”

宣赞说道:“我在朝中多有所闻,折家世居云中(今山西大同),为一方豪强大族,自受我朝太祖(赵匡胤)许以世袭的特权以来,父子兄弟相继世袭府州,为我大宋镇守西北边陲,世出名将。只是不想今年四十多岁的折可适将军竟有这么小的一个族弟。”

郝思文赞佩道:“自古道初生牛犊不惧虎,我观这少年还真有长者都难具备的勇士风采,说不定以后会成为国之栋梁。”

因而三人跟随折可存前行,走了一阵正赶上宋军大队,这边燕哲与关胜三人见过后带他们拜见折可适。

折可适施礼道:“多谢三位小将军方才相救,否则今日定然大败。”

关胜三人回礼,折可适又叹气道:“连日大雨冲毁了道路,因而拖延了行军速度,不想奸贼李察哥竟利用此时布置好军势,伏击了我们。果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中敌奸计,悔之晚矣!”

关胜劝道:“虽然战败,好在我军却是损伤不大。”

折可适叹息道:“如今我军新败,然我并不甘心,我料想夏军定会进攻临宗寨(今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牛站村、河桥镇山岑村一带),以此来巩固他们在河湟的势力。湟州的知州辛叔宪与我相识,三位小将军英勇非凡,不知可否前往相助?”

三人齐声愿往,折可适于是修书一封与关胜。由于关胜三人皆无兵权,折可适又修书与赵隆请大将燕哲携带五百军士,并自己部下大将陈宗元携带八百军士前往支援。

临行之时折可存亲自相送,只听他对关胜三人言道:“有朝一日我长大成人,也要做和你们一样的猛将!”

三人皆欣慰而笑,关胜对他道:“真有那一日,我们愿与小将军一同驰骋天下。”

折可存向三人施礼道:“三位大哥前程保重!”

于陆关胜将青龙刀挎住,从布袋中拿出一副书简来看,郝思文见了问道:“这书简似乎很珍贵,兄弟看的是什么?”

关胜笑道:“兵书,是小将军折可存所送。”

郝思文笑道:“娜娜曾对我说过,匹夫之勇不过敌百人,而精通战策却可以敌万人,这小将军还真有大将之才。”

宣赞对二人说道:“折可适是我大宋的西北名将,如今连他都战败了,朝廷怕是很难再找出得力的将领了。这个大宋百姓们以为不堪一击的弹丸小国,却让我军尝透了苦头,真是不上前线只爱口中称王。”

郝思文道:“虽然我大宋很多人只听朝廷传言,认为西夏是个小国、是个弹丸之地,但其实西夏的国土不比我大宋小多少,只是人口、经济远不及大宋。”

关胜叹息道:“西夏用少于我方的兵力却能打的旗鼓相当,逆转了我军压制西夏的形式,难道李察哥那厮真的是用兵如神吗…”

郝思文问道:“那依兄弟之见,此番战役胜负如何?”

关胜言道:“我大宋毕竟占军力财力之优势,若比底子却是厚于西夏,决断胜负的关键往往是国君与将领,最终胜负仍未可知也。”

却说此时李察哥接连击败陶节夫及折可适,因而三军士气大振,皆不再怕折可适,各个争相期待再战,李察哥就命摆上酒宴犒劳三军。正在欢喜之时,忽有军士来报,言说大将塞尔肯乱军中被敌将宣赞所杀,李察哥听罢大怒,忙问关胜是否与宣赞同行,军士回禀说正有关胜与郝思文同行。

李察哥一听这三人名字怒火冲天,直用尚方金锤将面前木桌砸个粉碎,大怒道:“这个三个贼匹夫屡次在我欢喜之时泼来冷水,着实的可恶!若不杀之誓不为人!”

却说关胜先命郝思文带书信去见辛叔宪,此时的辛叔宪已命大将李宁点起五千精锐铁骑准备救援临宗寨,见到郝思文持书至此因而大喜,就命李宁携带众军与燕哲、陈宗元合兵一处攻击夏军。

关胜等人带大军星夜兼程赶赴临宗寨,而此时的李察哥已派众军将临宗寨围个水泄不通,燕哲大军看看将近前往临宗寨的必经之地乳酪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黄河支流清水河),因而暂停脚步准备进攻。

关胜对燕哲及陈宗元谏道:“李察哥那厮诡计多端,前次我军中计被伏,此番当谨慎而行,可派哨探探察虚实后等待辛知州援军到此再做决断。”

二人从其言,果不其然发现夏军早已经有了准备,河西之处正埋伏着四千夏军准备阻击宋朝援军,并且探得临宗寨被一万多夏军围的水泄不通,因而燕哲命大军隐蔽起来。

那边李宁带大军与郝思文至关胜处相互见过,关胜献内外夹击之策与李宁等人,众人依其言。因而关胜带郝思文及宣赞挑选精壮军士一千,大张旗鼓向伏兵处而行,李宁等人则偃旗息鼓等待伏兵尽出再从外围攻破。

那边夏军首领多赛利望见关胜带兵至此,一声号炮,四下里伏兵四起将关胜等人团团围住。夏军正待将包围宋军围剿之时,只见关胜将那弓弦拉的满满的,向着天空嗖的一声发起号箭,那边李宁、燕哲、陈宗元率领铁骑早从后方赶到,冲击夏军。

宋军以铁骑为先锋冲击,而夏军伏兵则尽是弓手及步军,此时被里外夹击弓手又占不到距离优势,因而同步军尽被刀砍马踏,多赛利手足无措。

那边燕哲望见多赛利,纵马挥刀向前砍杀,多赛利手疾眼快,未等他到前,手起一飞斧正好打中马头,那马直向前扑倒,燕哲飞身翻滚下马来,持起朴刀便与多赛利相斗,斗了六七合多赛利不敢纠缠,望着险峻地势舍命而走,宋军骑兵难以追赶,燕哲从后步行赶去。那多赛利健步如飞,燕哲追赶不及因而转身预走,却不提防那多赛利从后飞斧早到,燕哲正被砍中右背,只得单手持刀,那多赛利持起弯刀来战,不五合一招结果了燕哲性命。

关胜跃起赤兔马赶来,望见燕哲被杀双眼冒火,对着多赛利大喊道:“贼将休走!看我杀了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