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神皇纪元> 第二百四十七章 有凤来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七章 有凤来仪(1 / 2)

神皇纪元 夜尽长安 更新时间 11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李怀光、楚彦、李晟等人,因为辅助汉王成功收复帝都,也功劳巨大。老头对这三人也是做出了重重的褒奖。除了加食邑、赏钱帛,还让李怀光继续担任了太尉和中书令,楚彦与李晟则是做到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武将入阁当起了宰相。

老头虽然有点糊涂,有些事情还是相当的清楚的。他很明白,这些人都是汉王的亲密僚党,这一回收复帝都这样震惊天下的功劳都干下来了,当然要让他们在朝堂之上也有一席之地,不然就会难以服众了。另外,他也隐约有些感觉到,卢杞那一班人,的确是势力太大了一点。如果想要有一些人对他构成制衡,汉王这一拨自然是最好的人选。

与此同时,老头自己也没忘了要照顾自己的宝贝儿子李诵也来分一杯羹。东宫左庶子王叔文,连升三级被调入了阁部,升任为宰相;王稍蚴怯珊擦衷貉孔龅搅硕彩隆⒅惺樯崛耍踩肓烁蟛吭谠紫嗝巧肀甙觳睢A硗猓庖淮胃婊实鄣椒钐斓拇蟪济牵捕际芰松痛停渲斜硐值帽冉虾玫募父觯彩欠伤偕āF渲凶畹模谇敖D辖诘朗拐叛由停褪悄歉龈钐焖凸复吻傅摹蠊Τ肌贤吩缭绫惴懦龌袄匆盟敫罄硎碌模换褂幸桓觯褪锹健4巳四攴饺鐾罚词至钊艘馔獾拇于梢榇蠓虮灰痪偬岢闪嗽紫唷

一个朝会下来,朝堂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明眼人都清楚,眼下朝中呈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太子、汉王、卢杞三方势力,旗鼓相当。

萧云鹤却感觉,这许多关乎天下大事的决定,根本就是皇帝一个人在左蹿右跳像伎子一样的讨好众人。而太子和汉王他们这些人,则像是在坐地分赃。所有的一切人事任命,似乎都不是为了帝国的利益而做出的,而是皇帝为了……安抚人心,不得罪人。

收复帝都的大事干完,萧云鹤突然一下就清闲了下来,可做。国都九门有李的神策军打理,城外的数万朔方大军由楚彦和徐庭光统率,就连皇城禁卫也交给了宦官霍仙鸣。他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彻底成了名誉头衔,都没什么人去提及了。

不过,倒有一些私事,也是时候处理一下了。比喻说,重返汉王府,将那处家舍好好的整理一番。朱霸占国都的时候,将一位将军一家子杀光,东西也抢了个干净,唯独留下空荡荡的板壁没给拆了。后来让一些伪官住了一阵,搞得乱七八糟的。

皇帝亲自下了旨意,让将作监的人一定要将汉王府给收拾好了。俱文珍这个汉王府总管这下可就得势了,对那些将作将的三品、四品大员们吆五喝六当成下人来使,这些人也只能唯唯诺诺的听命行事。谁让汉王是眼下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呢?他身边的近侍宦官自然也要跟着身价暴涨了。

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汉王府摇身一变,从一处破敝的房舍,变成了富丽堂皇的亲王宅第。自从唐高宗永徽年间起,大齐的亲王们一般都不住到分封的番地去了。太子自然住在皇城东宫,而亲王公主们则是比较集中的住在朱雀大街西面的‘十王宅’里坊。到了玄宗年间,这里又被人习惯的称作‘十六王宅’。意思就是,这一片里坊附近,住的大多是皇室的宗亲。‘十六’当然也只是泛称了,并不仅仅只有十六家皇亲。

萧云鹤的汉王府,疑便成了眼下十六王宅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处所在。汉王府离朱雀大街主道最近,坐东朝西,打开大门几乎就能看到朱雀街。门口两只大石坐镇,朱红油漆卯钉大门,门檐斗拱上是一对戏珠的三爪金龙。稍有点常识的人,看到这副景象也就会明白了--这里肯定住着皇室王亲。而且那幅门匾加说明了这一点,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汉王府”。

眼下这若大的国都城里,还有谁不知道“汉王”的鼎鼎大名?

将作监的人没日夜夜的赶,短短几天时间,就将汉王府修缮一可以入住了。因为毕竟不是乔迁居,而且家里之前还发生过一些死人的惨剧,所以萧云鹤也借此没有声张,只是静悄悄的搬了进去。

进了大门,左右都是绿荫蔽道,花香鸟语,环境还算不错。主宅是一栋斗拱飞檐的大瓦房,大气而又宽敞,倒也还合萧云鹤的心意。左厢有几进院落,是供客人和下人居住的客房和耳室,以及存放东西的杂间。右厢则是一片正房,专供汉王府僚属和亲兵们住的。难得是后院还有一处小池,建了假山流水和小桥楼亭,环境清幽。还有一处较大的绿茵草地,间或的栽种了一些奇花异草,倒是一处静闲休息的好去处。

在国都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有这样大的一栋宅子,也算是难得了。虽然习惯了皇城里的奢华与堂皇,但萧云鹤对这处地方也还算满意。反正自己现在孤身一人,只要一间斗室即可安身,地方大了反而会空得慌。

皇帝赏赐的百余名仆从也都到了汉王府,开始忙活了。这些人都是从掖庭调拨来的皇室下人,不是一般的收买来的丫鬟仆人。这其中有十余个宦官,二三十名宫女,另外再就是一些厨子、马夫、小厮人等。从今天起,这些人都成了汉王府里的私财,如同马匹一样,可以自由的宰杀买卖。

在汉王府里逛了一圈以后,萧云鹤也就对这块对方没了多大好奇心,反而开始忧虑--自己接下来该干些什么?莫非还要盼着朝堂上出事,或是有战事兴起,自己才会有机会露头么?

若大的汉王府正堂里,萧云鹤有些慵懒的坐在正中一张太师椅上,突然感觉有些聊和落寞,情不自禁的就怀念起前不久,在军旅中度过的那段日子来。那时候,自己的目标明确,每天都过得十分的充实忙碌,一天天眨眼闪逝就没了。现如今,却感觉这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熬得过。想找人对对奕,也不知道该去叫谁。汉王府上下,除了他这个居高临下的汉王,职辈最就高的就是宋良臣和高固这两个正五品典军。宋良臣目不识丁全然不识风雅,高固沉默寡言半天不说一句话,要萧云鹤去找这两人聊天,非活活闷死不可。其他的一些人,就不用说了。萧云鹤不用开口,这些人多半就跪到了地上惶恐不安。

萧云鹤正感觉有些沉闷想找些事情来做的事情,俱文珍走了

报,说有人求见。

“来客了啊?好。”萧云鹤心里居然还有了一些欢喜,也不问是谁,马上挥手道,“有请。”

客人被请了进来,萧云鹤一看,不是别人,还是个熟人--端王傅,吴仲孺。就是那个‘图谋’要当自己老丈人的家伙。

萧云鹤一见他气就不打一处来了,刚刚有的一点好心情马上飞灰烟灭。但吴仲孺今天可是端王差谴来的,算是对汉王进行一次‘友好访问’,恭喜他升官发财,还带来了一些礼物。

也罢,伸手不打笑脸人,萧云鹤强颜欢笑的接待了他,收下了礼物将他打发走了。吴仲孺始终是那副笑眯眯的活佛脸,倒也十分识趣的没有提起嫁女儿的事情。

吴仲孺前脚刚走,俱文珍马上又来报,说有人求见贺喜。

而且还是许多的人!

萧云鹤惊了一惊,心想我不过是重住进了自家院子,不用大张旗鼓的来贺喜吧?莫非都是看到我刚刚死光了身边的女人,提前恭喜我要换茬儿了么?!

不过既然人家都来了,萧云鹤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只得一一的请了进来。这一进来不打紧,接下来的半天时间里,萧云鹤都在疲于奔命的应付这些人。大到宰相卢,小到四品鸿胪寺卿;近到太子亲侍,远到一些节度使的跑腿,林林总总,大约来了数十批人。大小的包裹礼物,也堆满了正厅房边的一间茶室。俱文珍光是执笔登记这些来客名单和记载礼物,都累了个手臂酸麻。

到了后来好不容易告一段落的时候,萧云鹤可奈何的躲了起来,让俱文珍诈称汉王出去郊游了,才将随后还在赶来的一批人给挡了回去。

萧云鹤独自一人躲到了后院,抱着一张古筝坐到了小水池的亭子里,长吁了一口大气。这一闷能将人闷死,一忙能将人忙死。朝中的这些个官员,就像是苍蝇一样,谁家得势了,便齐头涌上要讨个彩头。当年自己当皇帝的时候,也时常听闻手下的得力臣子门庭若市。没想到自己今天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来的这些人,也谈不上是有求而来。大部份人只是来混个脸熟讨个交情,为日后行事铺条后路。

“官场么,就是这样。”萧云鹤奈的苦笑,“这里没有什么真正的情谊可言。唯一永恒不变的,是利益。”

他轻抚着古筝独自奏起来。一曲《高山流水》的筝曲,从他手中悠然而出。《高山流水》是先秦的秦师俞伯牙所创。分为琴曲和筝曲两种。而这两种曲子,在余下的千年来都演变为不同的流派和种类。一向精通喜好音律的萧云鹤,眼下所奏的,就是魏晋时流传下来的一种筝曲。到了如今的大齐,这首曲子几乎就要失传。前世当皇帝时,他也是好不容易才得到曲谱,因此而爱不释手。

天气已经有了一些微凉,冷风裹着落叶四下飞旋。萧云鹤半闭着眼睛,在凉亭里独自的奏古曲,仿佛就聆听到了俞伯牙当时的那种心声,不由自主的心中感叹--知音难求。

他突然感觉很孤独。

仗打完了,喧嚣隐去了。他的身边,变得安静得可怕。除了思念长孙皇后那些已经作古百年的亲人,和李靖、房玄龄那些英魂踪的臣子,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事可做。现在这身边,没有亲人,没有知己,没有可供倾心一叙的红颜。

萧云鹤,他毕竟也只是人。想到这些,情不自禁的长叹了一声,悠悠自语道:再世为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看来,我也只能挥别那些记忆,在现在的这个世界里,寻找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门庭若市的汉王府里,却住着一个最孤寂的人。那些来蹿门拜访的人,再怎么热心的客套,也只让萧云鹤越发的感觉空虚和寂寞。

这一天,百聊赖郁闷了一天的萧云鹤,好不容易盼来黑夜和倦意,刚刚躺到榻上,却突然听闻远处传来一阵阵惊慌的大呼--“失火啦!皇城里失火啦!”

他警觉的惊醒过来,推开门一看,皇城朱雀门附近,腾腾的烟火正在冒起,几乎就要将那一处天际染红。朱雀大街已经有许多的人跑了出来,惊慌的喊叫。

萧云鹤略自一惊:皇城怎么这时候突然失火,不会有朱余党在作祟吧?!

萧云鹤飞的套上衣物,提上宝剑出了房门。高固和宋良臣,带着那十一个汉王府亲卫已经在门外等着他了。看来‘铁血十三’反应都还挺机敏。

一行人急匆匆的出了汉王府,上了朱雀大街直扑皇城。

朱雀门前,已经聚集了许多的人,紧张兮兮的议论纷纷。刚刚平定了朱之乱,国都城里的人仍然心有余悸。没想到皇帝刚刚回宫没几天,皇城里又闹出了火灾,会不会又有人来闹事了?皇城神策军禁卫已经开了一拨到朱雀门前,摆出拒鹿马和栅栏在城门前隔离人群,军士们个个都是神情紧张,手握刀枪严加戒备。城头上,是火把齐举弓箭手林立,搞得如临大敌。

萧云鹤心中一犯紧:看这架式,莫非宫里当真发生了大事?!

事不宜迟,萧云鹤挤开人群到了门前,径直就朝朱雀门城门走去。完备在这里的军士们齐声一厉喝:“什么人?站住!”

“汉王一位将军!”萧云鹤低声沉喝,这些人顿时吃了一惊,齐齐收起刀枪跪地请罪,打开了大门让萧云鹤一行人等进入了朱雀门。

虽然萧云鹤现在不是统率皇城禁军的大元帅了,可人人都知道他现在是朝中道:“卑职也不太清楚。今日半夜,卑职刚刚入睡没多久,就听闻鸿胪客馆里着了火,便急忙带人前来救火。至今……尚未发现有什么异状。估计,是因为秋天天气干燥,住在这里的异邦使臣们不小心引燃了火烛,导致火灾。”

“这么说,是意外失火了?”萧云鹤不敢掉意轻心,复回追问了一句。

“应该……”刘鸿胪有点吞吐,“应该是。因为起火的地方,并不是十分重要的宅第,里面住的人,也并未受到什么伤害,都在大火烧起来之前成功撤离了。今为止,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巨大的损失。只是烧了一座客馆院落。而且,由于施救还算及时,大火没有蔓延开来,再过一些时间,就可以扑灭了。”

“嗯,这还差不多……”萧云鹤略自放心了一点,一边带着人朝鸿胪客馆大步走去,一边问道,“烧的什么地方?”

“就是……”刘鸿胪抬眼看了萧云鹤一眼,看似有点心虚的说道,“大人上次来光顾的那处地方--东女国一干使臣的住所。”

“哦?”萧云鹤声音一沉,居高临下的俯视了这个刘鸿胪几眼,寻思道:怪不得你这老小子吞吞吐吐,原来是怕让我知道何处失火。想来你还以为,我与那小女王私交甚密,怕我因此而迁怒于你了?

刘鸿胪见萧云鹤脸色不善,将头压得愈低了,喃喃道:“卑职有罪、卑职有罪!”

“少废话,去看看。”萧云鹤也懒得跟他多说,大步朝前走去。虽然他还谈不上跟小女

么特别的交情,但至少曾经保证过,要照顾她的安全火灾,也难免有些挂心了。

一行人步走到了东女国行馆,这一处地方果然烟尘最大。虽然火势已经得到了控制,但仍然有腾腾的火苗冒出。宫中救火的人已经赶来了,推着大水车不停的浇水灭火,场面很是有些混乱。刘鸿胪为了‘将功补过’,已经步跑上前去,找人打听东女国使臣一些人的所在。然后他欢喜的跑了回来,对萧云鹤拜道:“报大人,所幸东女国使臣一干人等,都安危恙。如今已经转移到了西客馆那边暂时安置。”

“霍总管、刘鸿胪,你们在这里指挥救火,我去看看。”萧云鹤扔下一句,带着自己的人朝西客馆走去。鸿胪寺这地方萧云鹤再熟悉不过了。只要知道了一个名字,就可以熟门熟路的找到,哪里还用得着有人带路。

西客馆是一处临时的歇脚处。一般就是异邦使臣们刚刚到了鸿胪寺,还没来得及安排下住处的时候,就暂时在这里休息。萧云鹤带人到达的时候,这里也有了一队神策军铁甲卫士在守卫。进了馆门,就看到了东女国的那些武士们,正神情紧张的提着剑,往来巡视。好在这些人也都认得了汉王,没有再像上一次那样凶巴巴的逼问,而是齐齐的跪迎。

“你们的宾就呢?”刚一说完这句话,萧云鹤兀自一愣:这些人当中,有听得懂汉话的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