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神皇纪元> 第二百四十六章 摘桃子的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六章 摘桃子的人(1 / 2)

神皇纪元 夜尽长安 更新时间 11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哪里、哪里,吴大人过誉了。本王身为李家子孙,这也是一些应尽的本份。”萧云鹤随口的应付着,察颜观色,就等着吴仲孺说出此行的目的,而不是自己主动询问。

吴仲孺脸上的笑就如同弥勒佛一样人禽害,比灿烂的对萧云鹤说道:“大人日理万机要处理国家大事,卑职也不敢多作叨扰。卑职此来,是想为国家略尽绵薄之力,以示忠贞。卑职身长物,只有一些黄白俗货,希望能给大人一些帮助--大人请看!”说罢,吴仲孺就从怀中掏出了两张奇特的金属薄片。

萧云鹤扬了一下手,宋良臣上前几步接了过来递到萧云鹤手中。详细翻看了几下,这两块巴掌大小的长形铁片,居然打磨得跟纸张差不多厚薄。上面印刻一些奇特的花纹,其中一张的正面写着‘黄金三千两’,另一张则是‘铢钱八万贯’。两张铁片的背后,则是如同一枚印章的八个大字‘永业柜坊,凭权兑取’。

这样物什,萧云鹤一点也不认识,拿在手中细细摩裟了一阵,心里寻思道:柜坊,这又是什么东西?一百多年过去,大齐兴起的事物还真是不少……

吴仲孺是条人精,看到萧云鹤这副样子生怕他有什么不满意,马上详细说道:“大人,这是卑职亲友名下的永业柜坊,开出的兑取凭证。凭此信物,就可以在国都城中或是其他任何有永业柜坊分柜的地方,兑取相应数量的金钱。大人……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原来是这样!萧云鹤这才恍然大悟:我只记得,大齐有许多方便行商的‘砥店’,除堆放货物外o也兼住商客,同时也做一些中间的买卖,代收银钱。想必这‘柜坊’,便是由砥店发展而来的吧?为了方便商旅外出行商,而不必带许多的现钱在身上了……嗯,变化还真是挺大。这样一来,的确是方便了一些。

萧云鹤回过神来,对吴仲孺说道:“吴大人,三千两黄金,八万贯铜钱,折价在十万以上了。你这……算是什么意思呢?”萧云鹤话里的意思很明白了:不会是想向本王行贿买方便吧?!

吴仲孺顿时坐直了身子,急忙忙说道:“卑职感念大人与诸军劳苦,大战刚刚结束,肯定需要许多地方用钱。比如说安抚烈士遗属,购买医药器械……卑职此举,全为赞助军资。别他意!”

萧云鹤拿着小铁片扬了一扬,微笑起来:“吴大人,可真是忠心为国思虑忠纯呀!这样吧,本王手中,尚有一些存余可供大军开支。相反,这个鸿胪寺里却正好有些拮据。本王能不能借花献佛,将吴大人所赠的这笔钱,转赠给鸿胪寺让他们拿来应一应急呢?”

吴仲孺脸上的笑容好像从来就没有变过,笑眯眯的说道:“东西已然送给大人,大人要如何区处,卑职哪里敢过问。”这一句话倒也还说得机巧,那意思外乎是:反正这钱你已经是收下了,至于爱怎么花,是你的事情。

萧云鹤笑了一笑,将两张小铁片递给刘鸿胪,对他说道:“刘鸿胪,看来也是天意垂怜。我们刚刚说起,要改善一下鸿胪寺里各国使节们的生活,这上天就派了一位好心的吴大人送来了钱物,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哪。这些钱你就收下,就当是本王从军资里面调拨出来给你们的。既然是军资,你可要用得仔细了,别做出糊涂账来。”

“是、是!”刘鸿胪欢喜的接了过来,连连作揖。有了这十万贯,鸿胪寺里的上下人等,算是可以过上一段好日子了。而且萧云鹤的话说得清楚,这是‘军资’调拨过来的,也就是向吴仲孺表示,这礼,送到位了。军队收下了。

吴仲孺果然面露喜色,连连说道:“多谢大人成全!能为国家、为军队做出一些微薄的贡献,卑职这心里也会要好过许多了。大人日后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啊,不、不!随便派个信使小卒前来传唤,卑职一定鞍前马后的前来伺候。”

“岂敢、岂敢!”萧云鹤脸上挂着淡然的微笑,不动声色的说道,“那本王,可就多谢吴大人了?”

吴仲孺站起身来,对着萧云鹤长长的拜了一揖:“卑职就请告辞。”

“请。”萧云鹤扬了扬手,吴仲孺缓步朝外退了出去。

看着吴仲孺的背影,萧云鹤面带微笑暗自寻思道:十万贯,是来买个平安么?想必朱占国都时,你也干过这样的事情吧?但我之前不是有军令下来,对仕人豪门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么?这么说,你吴仲孺是另有所图了?

几天以后,大小的事情料理得差不多了,国都的局势也了下来。治安井然有序,收编的降兵也编组完毕,有了统一的管束,应该不会再生出什么乱子来。

萧云鹤琢磨着,是时候将那个玄孙皇帝接回国都,交个差了。天下不可一日君,眼下他这个皇帝还是得当下去。不过在这之前,有两件事情得先办好了。

这天夜里,萧云鹤抽了个空,和宋良臣、高固三人回到凌烟阁,让他们二人在外面放哨,自己进了阁内。四下人,萧云鹤掀开地板石砖,扯起铁盖进到了铁屋密室里。

靠墙的那个大铁柜,是个设计最为精巧的储物箱子。萧云鹤仔细回忆打开它的诀窍,花了好长时间才顺利打开。然后,从里面取出了几册绣简书籍,和一个形状像龙头、拳头大的玉疙瘩。要说大齐,一直以来就习惯用纸笺,可萧云鹤担心这么重要的东西记在纸上写成书,容易破损弄坏,于是特意亲自动手刻成了竹简。没想到误打误撞,自己在百年之后仍然能拿来使用。至于那个玉疙瘩……萧云鹤心中暗自发笑:龙子龙孙们,前世,我暴病之下死得很急,好多事情都还没来得及交待。不过,我也确实没打算将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你们。你们就别怪我这个老祖宗吝啬了。有些东西,我是不太愿意留给你们的,免得你们养成好逸恶劳、坐吃山空的坏习惯。不过,眼下大齐这般境地,我也只好取出来,留备不时之需了。

萧云鹤将这些东西全部取出来,用一个包裹装好,然后再去看那了看那扇大铁门,关闭得严丝合缝。他这才放心的离开了铁屋子回到凌烟阁,闭好机关掩盖痕迹。免不得又有些依依不舍的看了一阵长孙忌那些人的画像,然后才带着高固和宋良臣离开了。

之后,萧云鹤让高固将李晟、楚彦和几名投诚叛军的将领请了来。这一场收复帝都的大战,当中许多细节都是要模糊化的。在向皇帝汇报之前,有必要统一口径。萧云鹤先就对李晟说过了,关于如何击破北苑,要完全封锁消息,任何人不得再提起汉王亲自打开城门的事情。而要改成--汉王坐镇指挥,李晟英勇作战,急袭玄武门,力战得下。

而后叛军将领数人,临阵倒戈投诚,帮助神策军平定皇宫剿灭朱,并大开国都九门欢迎王师进城。

尽管李晟、楚彦这些人有些难为情,感觉抢了汉王的功劳,但萧云鹤一力坚持而且反复叮嘱必须要这样做,他们也只好厚着脸皮答应了下来。那几个叛军将领自然是感恩戴德,因为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大齐的靖难功臣,之前投降朱不过是忍辱负重等待时机……

萧云鹤大笔挥下,关于收复帝都一战的承表,扬扬洒洒数千言一蹴而就。然后请李等人在上面签了字,到时候就可以拿去进报给皇帝了。皇帝那些人,关心的只是一个结果,至于过程如何、死了多少人、费了多大力气,才不会去关心。萧云鹤自己也是当过皇帝的人,摸足了他们这些人的脾性,于是正好钻钻空子,将密道的事情严密隐瞒起来。

一切准备就绪,萧云鹤让李晟留下来镇守国都,楚彦率领大军屯兵于外,自己点上三千铁甲仪仗队,前往奉天迎奉皇帝。

其实国都克复的消息,早已经是传遍关中诸地,渐渐的传向了全天下。萧云鹤等人鲜衣亮甲的一路过去,沿途百姓都是欢呼雀跃夹道欢送。途经高陵时,李怀光让高陵驻兵排出阵列出城迎接,军鼓震响,金角喧天。全城的百姓都被吸引了出来,高声欢呼迎接萧云鹤等人。

李怀光养了这一阵子的伤,看来已经大为好转,气色好多了。萧云鹤见他这样,也免不得一阵高兴。仪仗队在高陵稍作停歇,萧云鹤也和李怀光坐到了一起,酒桌上好一番畅谈畅饮。

李怀光告诉萧云鹤,他的义子石演芬一直衣不解带通宵达旦的从旁伺候,担茶倒水就如同一个丫鬟般的细致。这让萧云鹤对石演芬这个胡人小伙子,也多了一丝好感。萧云鹤答应李怀光,等迎得皇帝回京、李怀光身体痊愈后,就将石演芬领走,留在汉王府里。李怀光自然是好一阵欢喜。

将士用过了酒饭,马匹也吃过了草料。休息一阵后,萧云鹤带着大队辞别了李怀光,前往奉天。在朝廷任免的地方官来上任之前,李怀光都要屈

里耐心的养伤,同时兼起地方官的职能来。

奉天城外,早已是人山人海。军民百姓站成了两片,只留了中间一条通往大门的道儿给萧云鹤等人行走。震天彻响的欢呼声经久不歇,彩炮当空鸣响,锣鼓长角响彻重云。皇帝老头等这一刻也等得有些心焦了,安排的欢迎仪式看来也颇费了一些心思。萧云鹤带着仪仗队在人群里走过,一路向军民们拱手回礼,也算是出尽了风头赚足了人气。

那处被用作皇宫的县衙,这些日子以来看似也装点了一番,比以前整洁光鲜多了,地上也铺上了红红的地毯。文武百官和御前禁卫铁甲列于两侧,萧云鹤手捧捷报承表,昂然走进了‘皇宫’里。

“臣:汉王、天下兵马大元帅,谊,奏报吾皇万岁!”萧云鹤再怎么不乐意,这时候也只能一丝不a的跪地上奏了--

“大齐兴元元年十月初三,臣率领神策、朔方军王师,一鼓作气攻下国都,尽诛朱逆党,光复帝都。斩敌万余,俘虏数万。贼渠大小人等,几一人漏。现今国都局势稳定一片清明,百姓渴盼吾皇陛下回京重镇龙阙。微臣等特意前来迎驾。请陛下移驾帝都!”

老头今天可谓是满面红光,高兴得一脸都要笑到稀乱了。收复帝都这样艰巨的任务,他一位将军居然在短短的旬月之内就完成,实在是令他大喜过望了。原本还做好了在奉天这个鬼地方过冬的准备呢,没想到这么就可以回到温暖舒适的皇宫里去了!

满朝文武大臣们顿时一阵欢呼,也一同跪拜下来高呼道:“请陛下移驾帝都,重镇龙阙!”

“好、好!”老头高兴得都有些哆嗦了,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连连挥着手说道,“汉王请起,诸位爱卿请起!”

萧云鹤站了起来,手捧捷报奏表站于堂中。老头身边的那个肥胖太监--霍仙鸣,摇着个大屁股碎步上前,接过了萧云鹤手中的奏表,递到了老头手中。老头喜笑颜开的看完了奏表,欢喜说道:“汉王,你此行可谓是重朔社稷、功高寰宇。朕回宫后,定当予以厚赏。还有这奏表上所说的一众功臣人等,朕都会一一记下,按功行赏。今日天色已晚,而且你一路远来辛苦。朕就明日再行摆驾回宫吧,众位爱卿,也好略作准备。”

“是,陛下--”所有人一起拱手长揖,拜了下来。看得出,除了皇帝,每一个人都很开心。毕竟都是过习惯了奢华富裕日子的人,在奉天这种穷酸地方,过得实在是憋闷。眼看着就要回到锦秀天堂一般的国都了,那里山珍海味美人如玉,谁不喜欢?

“既然如此,今日的朝议就且先散了吧。”老头的表情既轻松又高兴,笑眯眯的对萧云鹤招了招手,“云鹤,你留下来。朕有话同你讲。”

文武百官依次退下,萧云鹤跟着皇帝,走进了后院的厅堂里。那个肥胖的太监霍仙鸣,一直对着萧云鹤谄媚的笑,弄得他心里一阵犯堵:冲我挤眉弄眼作甚?你若是美女倒也还罢了,却是个令人生厌的丑胖宦官,也做出这副模样……当真令人倒胃口。

老头将萧云鹤领进后堂一间屋子里,就他们二人面对面的坐了下来。老头笑容可掬的说道:“云鹤,这一回,当真是辛苦你了。朕没有想到,你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收复帝都铲灭朱。这番功劳,足以标秉史册名垂千古了。”

“其实,这都是李晟、楚彦等将的功劳。”萧云鹤的表情神态十分谦恭自然,平静的说道,“还有众将士奋不顾身誓死效命,原叛军的几员大将悬崖勒马弃暗投明,才有了这一场大战的胜果。微臣……其实没有多做什么,只是从旁监督了一下罢了。具体如何进军如何作战,实际上都是李晟、楚彦、李怀光这些人在出谋划策调兵谴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