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富贵病防治手册> 第四章 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2 / 2)

富贵病防治手册 书凡 更新时间 2019-10-02

主要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而致利尿酸作用。为防止尿酸自肾脏大量排出时有引起肾脏损害及肾结石的副作用,应用此药。服用时常自小剂量开始,初用0.25克每日2次,两周内增至0.5克每日3次,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2克,约5%病人发生皮疹、发热、肠胃刺激、肾绞痛及激起急性发作等副作用。

(2)苯磺唑酮

是保太松的衍生物,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排尿酸作用较丙磺舒强,自小剂量开始,50毫克每日2次,渐增至100毫克每日3次,每日最大剂量为600毫克,和丙磺舒合用有协同的疗效,此药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溃疡病患者慎用。

(3)苯溴马龙

为强有力的利尿酸药,在欧洲广泛应用已有多年,每日一次25~100毫克,毒性作用轻微,不影响肝肾功能,很少发生皮疹、发热,但可有肠胃道反应、肾绞痛及激发急性关节炎发作。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排尿酸药物治疗过程中,须口服碳酸氢钠每日3~6克,以碱化尿液,并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以利尿酸排出。

五、抑制尿酸的常用药物

目前,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只有异嘌呤醇。此药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为尿酸,其本身则在人体内渐渐氧化,生成易溶于水的异黄嘌呤经尿排出,并能在(磷酸核糖焦磷酸)存在下转变成相应核苷酸,消耗了,还可以抑制PRPPAT(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换酶),使(次黄嘌呤核苷酸)合成减少,因而能迅速降低血尿酸浓度,抑制痛风石及肾尿酸结石合成,并促使痛风石溶解。

服用此药时,剂量100毫克每日3次,可增至200毫克每日3次。与排尿酸药物合用可加强疗效,但一般不需联用。个别病人可有发热、过敏性皮疹、腹痛、腹泻、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甚至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停药及给予相应治疗一般均能恢复,偶有发生坏死性皮炎则病情严重,应即抢救治疗。用药期间也可发生尿酸转移性痛风发作,可辅以秋水仙碱治疗。

第二节中医药物治疗

一、急性痛风的治疗药方

对于急性发作的痛风,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较好。以下药方可以试用:

取藕节30克,土茯苓30克,蜂房6克,水蛭3克,当归30克,羌活3克,防风6克,葛根6克,炒苍术10克,茵陈10克,黄芩10克,苦参10克,知母10克,生甘草15克,桂枝3克,水红花子10克。水煎服。每天服用3次,连续服用15天即可完全控制症状。

注意,在服用药物期间,不要吃鱼虾海鲜,不要吃动物的内脏等发物,不能过量饮酒。可以使用外用药物。

二、急性关节炎的治疗药方

痛风的治疗,特别是急性关节炎的治疗,多辨证为湿热证或湿郁化热证。中药方以清热利湿为组方原则,用于治疗痛风病(湿郁化热证)。其药物组成是:黄柏,黄连,秦皮,泽泻,茯苓等。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黄柏,黄连,秦皮均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水平,抑制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具有抗痛风作用;泽泻能够抑制人尿液中草酸钙结晶的生长等。

治疗急性关节炎的总原则是健脾益肾利尿,使尿酸从小便排出,中药萆薢,土茯苓,威灵仙排尿酸效果都不错。

(1)取萆薢15克,土茯苓15克,威灵仙15克,桃仁10克,红花5克,泽泻10克,泽兰10克,薏米30克,车前子15克,苍术10克,山慈姑5克,水煎服每次150毫升,每日三次。

(2)取黄茋20克,茵陈,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灵脾,萆薢,当归,枣仁,茯苓各9克,防风,细辛,独活,肉桂,炙甘草各6克,川芎4.5克。水煎服每次150毫升,每日三次。

三、十八味党参丸有效治痛风

十八味党参散,对治疗痛风有显著的效果。

十八味党参散是由十八中中药制成的,分别为党参、草乌、决明子、盐精、诃子、手掌参、毛诃子、**、麝香、安息香、儿茶、鸭嘴花、余甘子、木香等藏药组成,其功能是消炎止痛、杀虫、愈疮疡、除黄水。适用于痹病、足肿、肢体关节红肿疼痛、伸屈不利、湿疹等。

每日口服2~3次,餐后5~10分钟服用,每次1~2克,温开水送服。一般1个月为1个疗程。服用期间忌酸性、陈旧、酒类、海鲜以及各种生、冷食物。在平时生活起居方面应注意避免潮湿、阴冷的环境下居住或坐卧,同时防止着凉并预防感冒。

四、尿酸性肾病的治疗药方

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即为尿酸性肾病。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传统治疗药方有:

(1)车前子煎剂。车前子(布包)3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30分钟后煮沸,频服代茶饮,每日1剂,适用于各型痛风患者。

(2)茯苓大黄煎。土茯苓30~60克,大黄6~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降低尿酸的作用。

(3)防风薏米粥。防风、薏米各10克,水煮每日1日,连服1周,能防治湿热痹阻性痛风。

(4)桃仁粥。桃仁15克,粳米60克,现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为稀粥,即可服用,能防治痰阻血瘀型痛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