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文举人> 第7章 京都有座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京都有座城(2 / 2)

文举人 东南北 更新时间 2022-05-19

这等爱摆架子的家族,同为一等名门的汝南袁家是拍马也赶不上的。

直至在熹平年间,父亲杨彪接连被任命为光禄大夫,代袁隗为司徒后,杨彪才以因博学多闻的名义接受了朝廷的公车征召,被任为议郎,任内与马日磾、蔡邕、卢植等共同续写《东观汉记》。后来迁任侍中,如今转为京兆尹。

马日磾、蔡邕、卢植等又是何人。

马日磾,字翁叔。扶风茂陵人。经学大师马融之族孙,就凭马融族孙这一个身份就够孔融吃一壶了,杨彪还能如其合作写书,靠得难道不也是他显赫的家世身份?

去年马日磾还与当时只是光禄大夫的杨赐、五官中郎将的堂溪典、作为议郎的蔡邕、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人上奏,指出经学典籍传习久远,讹谬的情况日趋严重,请求正订《六经》的文字。才上任的汉灵帝没有太矫情,直接就同意了他们的建议,遂命杨赐等进行校勘,并将校正过的经籍刻于石碑,立在太学之外,作为经籍正本,杨氏父子二人双双与其合作。

蔡邕,这个孔融就是真的比较熟悉,特别是他的女儿蔡昭姬,一个可怜,却又满腹文采的女子。

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人,作为东汉时期硕果仅存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还有音乐家。

坊间有传闻他是万分孝顺的人,对长辈非常孝顺,他的母亲曾经卧病三年,蔡邕不论盛夏严冬、气候变化,都没有解过衣带,七十天没有睡过觉。母亲去世后,就在墓旁盖一间房子住下守着,一动一静,都遵守礼制。他与叔父、叔伯兄弟同居,三代没有分家。

蔡邕少年时即博学多闻,后来师从当年的太傅胡广。学习文学、数术、天文,还擅长音乐。汉桓帝时,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权不法,听说蔡邕的琴鼓得好,于是告诉桓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他启程。但蔡邕不得已,自有文人气节,岂可给宦官呼来喝去,走到偃师,假称生病,返回家中。?

蔡邕在家里无所事事,品玩古董,不与时人来往。受东方朔《客难》及扬雄、班固、崔骃设疑自通的启发,于是汲取百家之言,肯定其中正确的而纠正不对的,创作了《释诲》来警惕和自勉。

后来的焦尾琴一事,更是被坊间作为他津津乐道的故事。

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

他有个被后世褒贬不一的弟子,刘备。

卢植性格刚毅,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算起来马日磾还得恭敬都叫他一声师兄,为大儒郑玄、名士管宁、曹魏大臣华歆的同门师兄。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

他有极其深远的政治目光,建宁元年,窦皇后之父窦武因为援立汉灵帝刘宏即位有功,被拜为大将军,开始掌控朝政,当时窦武想要为其族人封爵,卢植以布衣身份上书给窦武,劝阻窦武封爵,而窦武不听。后来窦武在当年九月辛亥发生的政变时被杀。

有个和弘农杨氏父子一样的习惯,州郡屡次征辟卢植,他都不应。直到建宁年间,被征为博士,才开始步入仕途。

俱如此类无论是在朝野,还是在名人士子圈,都可谓动一动,天地就要抖三抖的人物,围绕在杨家左右,怪不得坊间一些身份低微,却又对世家羡慕嫉妒恨的人都要诛心的说上一句,“京都有座城,弘农杨在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