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国家人物志> 22.丁晓兵:伟大的独臂英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丁晓兵:伟大的独臂英雄(1 / 1)

 导读:丁晓兵,在入伍28年中,以伤残之躯续写出人生辉煌的篇章,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部队评为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

丁晓兵,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中共党员。1965年出生,1983年入伍,现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8730部队政治委员。1984年10月在遂行军事任务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这次人生经历,塑造了一个中国式的“钢铁士兵”。

记得那是在入伍整一年的那天,丁晓兵所在的侦察大队正处于赴边作战的状态。为了争取到最艰巨的任务,接受党的考验,丁晓兵用匕首扎破手指,用鲜血写下对党的誓言:“敬爱的党组织,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他先后出色地完成了20多次侦察和作战任务。

丁晓兵作为“第一捕俘手”,在敌人的阵地上生擒了一名俘虏。撤退时,为掩护战友和俘虏,他一把抓起敌人投来的手雷向外扔去,手雷在出手的瞬间爆炸。他的一条右臂被炸得只连着一点皮肉,血流如注。为行动方便,他拔出匕首,割下断臂别在腰间,想着到后方接上。经过简单地包扎,丁晓兵以惊人的毅力,和战友们扛着俘虏,冒着敌人的炮火翻山越岭近4个小时才撤回来,身后留下了一条3公里长的血路。当丁晓兵把俘虏交给接应小分队的一瞬间,他一头栽倒在地上。准备送到烈士陵园的丁晓兵,经过3天2夜的抢救,切开小腿静脉,强行注入2600毫升血浆,才从死神手里挣脱出来。两个月后,失去右臂的丁晓兵本可以留在后方,但他又义无反顾地回到一线阵地。

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丁晓兵,在战后入了党提了干,荣立了一等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全国“为边陲优秀儿女挂奖章”活动还专门为他设立了第101枚金质奖章,被誉为“独臂英雄”。其故乡安徽省合肥市相继作出《关于开展向丁晓兵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同时,省政府决定丁晓兵担任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还有很多公司、单位和个体老板找上门来,请他去担任要职,并许诺给他解决房子、车子和优厚的薪金。这时的丁晓兵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着,部队领导也派人征求他对今后工作的意见。不少人对他说:“你现在只有一条左臂,留在部队很难有更好的发展,还是趁着现在名气大、影响大,赶紧给自己找条好的后路吧。”还有的劝他:“你已经为部队做出了很大牺牲,对得起国家了,该是享受的时候了,机会难得呀!”

就在很多人在选择位子、房子、票子时,丁晓兵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离开部队。”他想的是,待遇诚可贵,奉献价更高,只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中,才能在追求中升华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奉献中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就这样,丁晓兵放弃了鲜花和金钱铺就的大道,毅然继续留在部队这片艰辛与奉献的沃土。

在部队中,丁晓兵时刻保持着“战时忘死、平时忘我”的英雄本色,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从洗衣、写字、打背包,到训练场都是样样争先。他数十次参加军事演习、抗洪抢险、扑救山林大火,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优秀的师政委。

1988年初,丁晓兵以全优的成绩完成学业,并被评为“优秀学员”。随后,为了体验基层的艰辛,他毅然来到了凤凰山窝里的一个连队当上了指导员。一上任,丁晓兵很快就融入了连队。在4年时间里,他所带领的连队,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不少官兵接连立功受奖。久而久之,这支由丁晓兵带出的连队,成为南京军区与“硬骨头六连”齐名的标兵连队。正当军区和集团军准备组织力量总结宣扬他时,连队一名新战士因患精神抑郁症自杀。丁晓兵坦荡地承担起全部责任。一下子各种指责让他抬不起头来,自己也被平职调到团政治处任宣传干事。正当大家为他惋惜,担心他挺不住的时候,丁晓兵却向党表示:“是党给了我人生的支撑和力量,是军装给了我勇气和坚强,献身部队的决心不变!”没有叹息、没有眼泪,从没有搞过新闻报道的他苦练写作本领,扎实深入采访,1年时间内就在中央和军区级报刊发表报道100多篇,成为军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

20多年来,丁晓兵始终如一坚持学习,仅读书笔记就写下了900多万字,其创造的105条经验还被上级推广为部队优秀经验。在他的教育帮助下,28名后进战士被转化,30多名战士考上军校,17名战士直接提干。生活中,丁晓兵先后捐款5万多元救助过67名家庭困难的干部战士。本身并不“富裕”的他严格自律,多次拒收送上门的钱物,坚守原则婉拒亲人的请求,保持了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续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他,就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