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蛮族战皇> 第50章 王者之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章 王者之城(2 / 2)

蛮族战皇 末家大少 更新时间 2022-02-21

中统元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城,也就是上都即位其幼弟阿里不哥,则据哈拉和林地区自立为大汗。

第二年冬忽必烈军在此打败阿里不哥进占哈拉和林。

中统四年忽必烈升正蓝旗为上都次年又升燕京为中都(后改大都)。

从此,蒙古国帝国的政治中心才移至漠南汉地此后的忽必烈建立元朝,并迁都大都(今北京)后,哈拉和林事实已经失去都城地位,仅置宣慰司都元帅府。

当时的哈拉和林仍为漠北的一个重要都市。

此后的元朝,历来都以大臣出镇遣重兵防守此地于其地开屯田建仓廪立学校。事实从来都没放弃过这里的统治。

1277年,窝阔台汗国君主海都(窝阔台的孙子)在与元朝的争霸战争中,一度攻占哈拉和林,元军直到次年才将窝阔台汗队逐出。

不过,14世纪以来该城市得以恢复发展。皇庆元年(1312年),元政府将和林行中书省改名为岭北行中书省,并将和林路改名为和宁路。

其实历代皇帝的帝都,除了是其政权的所在地,系军事、经济和文化、外交的枢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住着皇室的女眷。

哈拉和林是“大蒙古国”历任诸汗的栖处。

此后虽经考古学者们,文史典籍专家们经久不息的考证,但就结论本身而言,特别是相关斡耳朵方位、构造等问题,仍有支离破碎、漏此缺彼之嫌。

毕竟此地不在我们本土了,历史久远而且在历代的战争中,后期的改造中,历史遗迹事实已经系大多毁灭殆尽

单从斡耳朵,系“四季”驻跸地这一看点出发,通过对各种资料的再度搜罗、分析,后世的专家提供了很多的资料证明。

当年元代历史中,所称“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系指铁木真在位前期,於“三河之源”地区建立的四个斡耳朵。

这与后期的可汗后宫格局,显然是不一样的,毕竟几个灭亡国家的公主都还没有先后嫁过来。

前人古籍里,文字揭示的,四个斡耳朵是在春季“怯绿连河的阔帖兀阿阑”、夏季“萨里川的哈老徒”、秋季“土兀剌河的黑林(合剌屯)”三处外,尚有冬季“斡难河的阿鲁兀忽可吾”。

铁木真攻打西夏,攻打了大金此后,这时的在位後期,有将汗国统治中心,迁到漠北中心域“杭海答班”地区的意图。

於是,又先後构筑了春季“不花因失灰”、夏季“龙庭”、秋季“达兰达葩”、冬季“按坦孛都罕(按檀火尔欢)”等斡耳朵。

这就是当时一群人曾经的说法:“太祖十五年建都和林”此类说法的文字由来。

窝阔台此后,坐上蒙古可汗帝位此后,继续在“杭海答班”地区作同类的营建。

这里的“杭海答班”地区,就是位于杭爱省西北角的,哈拉和林蒙古皇宫。

窝阔台汗,除保存铁木真此前已开筑的城市外,更增设了内、外二层的合罕“四季”驻跸地。

内层:春季“揭揭察哈”,秋季“君脑儿”,冬季“哈剌和林”。

外层:春季“斡儿寒河”沿岸某处,夏季“塔密儿河的月儿灭怯土”,秋季“汪吉河的宿灭秃里”,冬季“野马川的安答海”。

其实这不用问,这些都是修建的,当时蒙古王包养各种美女、宫女的所在。

从它们展现的格局,可以从三宫六院的形式来套用了。

只是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和汉人不同,不会是一个后妃一个宫殿,而是一个女人一个帐篷的简约形式。

因此,曾经的蒙古王,铁木真身边的女人其实有太多,记载中体现的都有44位。

只是当时没有谁敢下笔,记载他的个人私生活的各种形式,除非人头太多,活得有点不耐烦了。

但是从元代的各后妃格局来体现的,她们的生活事实很奢侈,真的很铺张。

这点,从每个斡耳朵的封号和封地,事实受到的贵族待遇可见一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