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上毉上兵> 第一百章 地宫凶险欲罢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章 地宫凶险欲罢手(1 / 2)

上毉上兵 显神 更新时间 2021-12-24

 第一百章地宫凶险欲罢手

石头便比找着解释说:“那歧岩观,只有从东南面或是北面才可以上去。北面最近,但上去的路很陡。马上不去,只能步行。”又指着另一头说,“俺知道你想径直往西面去,可哪儿横着一个很大的天池;东面全是绕过来,绕过去的河泊、沼泽,根本没法走。”

他拍了下胸脯,冲李辞归保证说:“辞归哥哥,想信俺,咱准撵上他们。”李辞归即将马鞭一指说,“好,那咱就往北去。驾!”

一路上,李辞归反复地回想起爹爹行前让管家过来特别交代的话。爹爹要他务必跟叔说一声,那杜秋林极有可能和宫本太郎是孪兄弟,要他多留意着点。然而,路上没有机会。到了花溪村后,却因关林和寻找彭堡主的事儿给忘了。与叔叔分手时,又因过于伤感还是把爹爹嘱托的话给忘了。

幸亏还有机会撵上他们。就在李辞归和石头急急地往歧岩观赶的时候,谷耕勤则正领着大家走在东南面的那条路上。

却说,通往歧岩观的路就如石头说的那样,只有东南面或是北面的两条路可去。东南面的路相对北面的那条要好走此,但远许多。其实,严格说来那一条路都不好走。因为每条路都极易迷路,而且一旦迷向就很可落到东面的河泊、沼泽这地。所以,没个向导外地人是不会轻易上歧岩观。

刘保长、冯教头、杜秋林跟随着谷耕勤前面走着,李时渊则在周恩帮扶下艰难地跟在后面。走了一程后,前面的路是越来越不易走了。

李时渊喘着大气,望着前方感叹道:“古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见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诗文,首句即为:“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看哪,那也只是指道路难走,可咱走的这条路,不只难走,还特别容易转向。可以说,这可是我遇到过的最为迷津的一条山道啊!”一行人也都有不同的感慨。

最初,大家还都能一边走一边议论、惊叹,可渐渐的就不再出声了。一个个小心地走路;偶尔,谷耕勤会提醒说:“这儿跟紧了!”或者说,“这儿得先下马!”再就是,“往这边,弯下腰走!……”

终于,在太阳即将西沉的时候,一行人来到了“歧岩道观”。谷耕勤指着紧闭的院门,颇为疑惑地说道:“噫!咋这就上门啦?”

冯教头忙走过去,立于门前喊道:“道观里的师父,请通传一声。我是冯存天!特来拜见你们的新住持‘遁形’道长!”

然而,不论冯教头如反处呼喊,里面终是不见有人回应。一直站在冯教头身后的杜秋林便走上来,冲其的一扇门狠劲地推了一把,“吱呀”一声门只开了小半扇。

冯教头却是不满地瞅了杜秋林一眼,暗地怪道,“咋这么不懂规矩!推门前也得吱我一声呀?”并冲再要用力的杜秋林低声吼道,“站后面去!”说着便要把那小半扇门推开。可伸手去用力时,明显感到后面有东西挡着,他忙探身子去看,却见一具道士的尸体横卧门后。

“不好,出事啦!”冯教头惊呼一声即将门推开,并迅速地冲了进去,杜秋林冲四周扫了一眼后跟了进去,周恩和刘保长忙掏出枪来。一行人中,也就他俩有枪。周恩即对刘保长吩咐道,“保长,你在这守着。”又冲李时渊和谷耕勤叮嘱道,“时渊兄、谷大哥,您俩跟着我。”说着领着他二人向里搜寻。

这是一间“二重院”的道观。

周恩看了一眼倒在门后的那具尸体和墙跟上另二具尸体,并警觉地走进了第二道院门。在那他们又发现了五具尸体。周恩看着散落在各处的尸体,并断定这是被追杀的结果。

谷耕勤望着这血腥的场面,惊恐地直念叨:“天哪天哪!太可怕啦!什么么人干的啊?太凶狠啦!……”李时渊则默默地注视着每一具倒在血泊中的道士,并不住地摇头叹息。他发现,每个道士都是命中要害,一刀毙命。他扯了一下惊呆了的谷耕勤,继续跟着周恩往前去。

几个人一边张望,一边向里走着,走到一个“八角阁楼”时,却见冯教头正抱着一个道童,一旁倒着一老道士。显然已死去多时。冯教头将耳贴在道童的嘴边上;可道童声音细微,渐渐地就没气了。

悲伤的冯教头慢慢地放下道童,痛苦地指着老道士对说:“他就是本观的新‘住持’。法号‘遁形’。数月前,他还是一名‘知客’。”又看着如睡去的道童说,“这孩子是他新纳的徒儿。”

冯教头慢慢站起身来,悲愤地看着仍在燎燃的一炉香火,回忆说:“三个多月前,还是‘知客’的他,带着这位徒儿上我那送消息。他说,‘法眉住持’将在旬日内派人护送一密匣来,要我好生留意。可我等了许久也不见人来,所以,我这才约上你们赶着往来。唉,还是来晚了!”

“应该是走漏了消息!”周恩眉头紧锁地说道,冯教头则愕然道,“走漏了消息?”李时渊却是抬头望着悬挂在阁楼上的“诵经阁”的牌匾,直摇头叹息说,“唉,真是血雨腥风啊!”并无奈地摊着两手说,“这知情的人都没了!咋找啊?”

冯教头看了一眼颇显沮丧的李时渊,随即对周恩说:“周先生!虽说知道‘真火图’下落的人都没了,但我还握有一条线索。这就是‘三味真火图’的副图!”冯教头瞥了一眼李时渊说,“只要找到了那张副图,就有希望获得这笔财宝。”

冯教头所以要的坚定找下去,并将宝图奉献出来,这是因为他早已在周恩引导下成了一名坚定的革命党人和“三民主义”的忠实拥护者。刘保长和李时渊也都是基于这种信仰与追求跟随了周恩。他们决心把这批宝藏用于实现三民主义的奋斗中。只是在周恩心目中,他却打算用到共产党人所武装的暴动中去。

周恩闻说即忙问道:“副图!管用吗?”李时渊仍就是失望地指着那道童说,“一定是这孩子说的吧?”冯教头略显不满地应道,“这个~,他不说我也知道。”随即便把个三味真火图的主图和副图的关系大致地说了一遍。

原来,这江湖上一直盛传的‘三味真火图’确实存在,并且一直就藏在歧岩山这座罕有人至的道观中。

半年前,道观的‘法眉住持’感到自己年事已高,恐不久将要仙逝,便派观中‘知客’秘密地去通知冯教头,并要他做好接收‘三味真火图’的准备。可是这件事还是被一直寻找此图的日本间谍宫崎获悉了。这位间谍就是早年潜伏在冯教头身边的冒牌货——杜秋林。

那个被遣返回日本的宫本太郎和宫崎还真就是一对孪兄弟,并且都是日本间谍。为了掩饰身份,原名为宫本雄二的杜秋林一直以“宫崎二郎”的名字在中国活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