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木匠王爷> 第482章 李显忠兵败符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2章 李显忠兵败符离(1 / 2)

木匠王爷 飘云千里 更新时间 2021-11-30

 史浩劝张浚道:“明公决意用兵,此实是忠义之心。然不量力而图之,是徒慕名尔。宜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乃上计也。”张浚以我年纪大了等不及了作回答。史浩继续劝道:“晋平吴,归功于羊怙。明公先立规模,使后人藉是有成,亦明公之功,何必身自为之?”张浚默然。史浩又说“先为备守,是谓良规,议战议和,在彼不在此”。</p>

张浚在第二天上书孝宗,说道:“史浩的想法不可以改变了,臣恐怕失去一个良好的机会,恳请皇上作出英明决断。”面对如此有利的局势,作为太祖的子孙,被恢复中原的巨大道义力量所振奋。孝宗立即召见张浚,问他恢复的计划。张浚请孝宗即日下诏,进驻建康,鼓舞将士北伐。此时的孝宗正是初生牛犊,锐气十足,虽然他曾一度在史浩的阻拦下有所犹豫,但在张浚的鼓励和支持之下,又坚定了决心。</p>

孝宗于是对张浚说道:“魏公既然锐意恢复,朕难道独会甘心偷安一隅吗?”张浚拜谢而退。李显忠当时在朝,兼任淮西招抚使,也请求出兵,并表示愿为前部。建康都统邵宏渊,也献上了直捣虹县、灵壁的计策。孝宗于是决意兴兵,对陈俊卿说道:“朕倚魏公如长城,不容浮言动摇。”当下把兵马大权,付给张浚。</p>

张浚来到建康,派遣李显忠出濠州,直奔灵壁。邵宏渊出泗州,直逼虹县。这次出兵的旨意,并不是由三省枢密院决议。在相府中的史浩忽然得知宏渊出兵的命令,方才知道皇上越过三省,直接给诸将下命令了。他便对陈康伯说道:“我们都兼右相,但出兵不跟我们说,还要我们做什么用!不辞去还等什么?”于是请求辞相。当时御史王十朋也论述史浩八条罪状,就是:怀奸、误国、植党、盗权、忌言、蔽贤、欺君、讪上。孝宗就此罢免了史浩,支持张浚出兵。史浩曾住在瓜洲,太府丞史正志前往看他,史正志也与张浚论辩主和。说起来史正志与史浩是同族,史浩祖上史惟则有一弟叫史怀则,他就是史正志的祖上。</p>

</p>

于是王十朋说史正志拜于史浩门下,并像对父亲一样侍奉他,阴险奸邪,望风使舵以求升取,应该予以废黜,以严肃典章刑法。那个林安宅也常出入史浩门下,狐假虎威,作威作福,也应论其罪,将他们一起罢免。孝宗都一一同意了。</p>

李显忠从濠梁渡过淮河,直接抵达陡沟。金军右翼都统萧琦,用拐子马来抗拒。李显忠率众猛攻,萧琦大败而逃,于是李显忠攻克灵壁。只是邵宏渊围攻虹县,多日不能攻下。李显忠便派遣灵壁的金国降兵,到虹县劝降。金守将蒲察徒穆、大周仁于是全部投降,连萧琦也情愿投诚。</p>

可是邵宏渊自觉得自己无功,感到耻辱,因此非常妒忌李显忠。刚好李显忠的降将,向李显忠,说他被邵宏渊的部下夺去了佩刀。李显忠立即向邵宏渊索得此人,问明属实,就喝令</p>

斩首。邵宏渊因此更加痛恨。李显忠乘胜杀到宿州,大败金兵,追赶了二十多里。等他收军回营,才看见邵宏渊到来。</p>

两人相见,邵宏渊微笑着说道:“招抚真关西将军呢。”李显忠却道:“你既然远来,请闭营休息,明日合力攻城。”邵宏渊默然不语。李显忠知道邵宏渊不可依恃,于是在次日单独誓众攻城。宋军发起猛烈攻击,金兵顽强抵抗。李显忠麾下将领王珙攻城时战死,将领杨椿率兵登上城墙打开北门,宋军攻入城中。</p>

邵宏渊看到城门洞开,怕李显忠夺得全功,方率部渡过护城河登城。宋军在巷战中歼敌数千,俘虏八十多人,收复宿州。宿州仓库中,还有黄金三千余两,白银四万余两,绢一万二千匹,钱五万缗,米、豆粮食共六万余石,布袋十七万条,衣绦、枣、羊各一库,酒三库。李显忠放纵亲信部属,恣意搬取,所剩下的才用来犒赏将士。三个士兵共奖赏一贯钱。由于封赏不厚,士兵们气愤地说道:攻下宿州奖赏三百文钱,攻下南京必须要奖赏四百文钱。邵宏渊要开仓犒赏将士,李显忠却不同意。士卒们不满,李显忠与邵宏渊的矛盾也愈深。</p>

捷报到了临安,孝宗大喜,亲书御诏嘉奖:“近日边报,中外鼓舞,十年来无此克捷!”孝宗升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为副使。他耻居李下,向张浚表示拒绝李显忠的节制。张浚迁就了他的无理要求,改命邵宏渊与李显忠分统所部。因此,造成军无统帅,各自为战的局面。</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