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征战,大唐水陆诸军,总计十七万左右。</p>
水军七万,由张亮率领;陆军六万,由李绩率领;李世民自己所率本部人马,大概也有四万人。</p>
李世民确实是知兵知敌知己的人,此次行军非常迅速而高效。</p>
贞观十八年,十月十四,从长安出发。</p>
贞观十八年,十一月初二,到达洛阳。</p>
贞观十九年,三月初九,到达河北定州,太子李治留此监国。</p>
四月初六,李世民达到幽州(今北京)。</p>
五月初三,抵达辽泽,才用了两天时间,全军神速通过二百里的辽泽。</p>
五月初十,李世民率兵渡过辽河,进至马首山,兵临辽东城下。</p>
第一次战斗,即将打响。</p>
事实上,这次讨伐高丽的初期战略目的,就是攻占辽东地区。</p>
水军张亮的名头,虽然是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好象是要直捣高丽的都城,准备一举灭之。</p>
但实际上,张亮此次的任务,是主攻辽东半岛南端的建安城,以期在辽东地区建立南北夹击的战略优势。</p>
名称虽然叫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一是有大义之名,二可行牵制之实。</p>
陆军李绩的称号就更明确而有指向性。</p>
他担任辽东道行军行军大总管。</p>
可见,此次战争的最终区域,并没有准备直捣黄龙,没有选择在朝鲜半岛进行最后的战战,这和杨隋一朝,四次征伐高丽的战略目标,大为不同。</p>
也许,李世民也预估到了高丽的顽强抵抗,做了打持久战的计划,而并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p>
辽河大体就是唐朝和高句丽的分界线,辽河以东是高句丽的领土。</p>
实际上,李世民此次出兵,大概是想将辽河以东(东北三省)的领土和人口,全部并入唐朝,并且将高句丽的势力,从辽东区域彻底扫除。</p>
但高句丽并不好相与。</p>
他们在几百年的征战和吞并中,已经成为一个全民皆兵,誓死抵抗的,拥有彪悍战力的军政一体型国家</p>
自杨隋以来,高句丽和中原王朝,双方历次大战,早已成冤家对头,不死不休。</p>
高句丽在传统上有三道防线,一是辽河防线,二是辽东的众多山城,这是攻防一体的山城体系,三是鸭绿水以东以平壤城为核心的最后一道防线。</p>
辽河防线是一道立体的多层次以地利为主的防线。</p>
第一道防线的核心是辽河长城。</p>
为了阻止可能,也是必然的战争,高句丽沿着辽河修建了一千多里的长城,虽然远远比不中原大地长城的高大威猛,气势雄俊,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一道军事防线。</p>
辽河长城再加上辽河天险,以及几百里的有行军时间限制的辽泽,这三者一起,搭配形成一道似乎不可逾越的防御工程。</p>
修建辽河长城,高句丽人已整整进行了十四年。</p>
贞观五年,李世民派出长孙师前往高句丽清理,收纳隋朝时阵亡在高句丽的战士骸骨,并且毁掉高丽人用隋朝将士修筑的京观(用尸体摞积,以示军功)。</p>
或者是唐朝气象万千,所向无前的势头,吓住了当时的高丽王高建武,他知道当唐朝这个巨人,缓过神舒过气来,一定会将目光投向东北方向,唐高之间,必然会发生大规模的,你死我活的战争。</p>
高建武是个行动派。</p>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他不断地吞食周围各族,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且,他沿辽河一线,修建了自北起夫余城,西南至海的千里长城。</p>
但这种固定的防线,大而无当,根本就无法对盛世唐朝的军队形成威胁。</p>
高句丽的第一道防线,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土崩瓦解。</p>
李世民为了这次征伐,做足了功课。</p>
辽西沼泽,自古有二大辽泽,它们的最大的作用,就是让行人,更不用说是大规模行军,变成让人望而生畏的一段旅程。</p>
二百多里,如果在雨季,全部变成寸步难行的沼泽,再加上当地蚊虫肆虐,自然环境极为恶劣。</p>
根本就是一段即使来过一次,也绝不想再来第二次的旅程。</p>
但李世民选择了较为干燥五月行军,完美地避开了辽泽的雨季,让这一天险成为坦途。</p>
这可以从一组数据对比中,得到明证。</p>
李世民的部队五月初五进入辽泽,只用了区区两天,急速行军,就飞越了二百里的辽泽,而当年杨坚一朝,第一次东征时,就被阻于辽泽,不得寸进。</p>
如果说隋朝的行军记录,时日已久,或者不可考。</p>
那李世民撤退之时,经过辽泽的时间,就更可以证明,辽泽并非只是徒有其名,而是张开了巨口,足可以吞噬一切。</p>
李世民从辽东回来之时,用了二十天,才走完了不到五百里的路程,并且,他自己亲自上阵,负薪填路,道路燃烛,当时正好碰上大雪,中原战士,饿死冻死,不计其数。</p>
其中艰苦,不言而喻。</p>
但李世民知己知彼,利用时间的优势,一步就跨越了辽泽天险。</p>
第一体系中第二层的防御,是辽河。</p>
当年杨广第一次亲征高句丽,就在辽河之战中,损失了大批精锐。</p>
如果硬碰硬,辽河以东的高句丽人以逸待劳,又占据优势地形,自然胜算大占。</p>
但李世绩来了一招声东击西,暗渡陈仓,就让高句丽辽河这道防线,一瞬间土崩瓦解,形同虚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