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鼎定河山>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江东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江东去(2 / 2)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更新时间 2022-11-04

与“小三元”相对的是“大三元”,是指乡试、会试和殿试的三次第一名。连获“解元”、“会元”、“状元”者,称为“连中三元”,也叫“大三元”。

连获童试考试三次“案首”,以及随后的“解元”、“会元”和“状元”者,称为“连中六元”。

小三元其实不难,譬如县试和府试,皆由本县父母官出题判卷,结果尽在一人之手,这其中的可操纵性不言而喻。至于院试,由一省提学负责,猫腻自也有,却是不敢太过明目张胆。毕竟,秀才与童生二者的社会地位不可同日而语,需谨慎以待。

县试、府试不提,冯过的院试案首可是实至名归的,那篇八股文放诸乡试甚至会试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乡试更不消多说,文坛公认的清直名臣李格非主持,收买不得,压制不成,全凭真才实学试举。更何况,事后还会刊印《乡试录》,其中有中举者的试文,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冯过的文章确实高出一层,解元之位无可厚非。

十五岁的解元哪,后无来者不可知,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了。而且,此子制文娴熟老道,给人尚未尽力之感,南京会试时若是全力以赴,指定有耀眼的表现,会元?大有可能。

人脉是需要投资的,这也是冯家登门送礼道喜的宾客不绝之故,露个脸结份善缘嘛,天晓得冯七郎日后能走到哪一步。

那个时空,冯过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接待工作,虽做不到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但交际手段还是有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善如流嘛,别轻易得罪人。不过,还得有个度。应付了几回,也是“力不从心”哪,干脆竖木牌于宅前,上写“为专心备考来年会试,概不待客”云云——不管“待客”还是“接客”,都感觉怪怪的。

当然,有两个地方是必须登门拜访的,资家与朝阳王府。

资云发奋图强,今科总算是榜上有名,嗯,第一百名,孙山者也。羞愧?不肖?怎会?十九岁的举人好拉风的好不好,即便十年后再中进士也绝不算“高龄”。

三十岁以前考上进士就是年少有为,一般进士平均年龄都是在三十到四十之间。

比如在大昌时期,四五十岁考中进士比较多,三十以前中进士的都是可造之材。所以有句谚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广东解元马拯十八岁中进士,是解元进士中式年龄最小的;河南解元王鸿渐四十九岁中进士,是解元进士中式年龄最大的。

嗯,冯过若是明年能中进士,将取代马拯成为解元进士中式年龄最小的。

另外,还有位老兄明年已五十三岁,若是能中进士,也将成为“老年有为”的代表人物。不是别人,说的便是陈亮。

陈龙川虽非解元,却是大定的名人,可谓是无冕之王。明年会试主考官表示压力示山大,若没有录取此人,怕是会引发潮水般的质疑谩骂。

原本,冯过还是挺喜欢这位颇具侠客意气的老兄的,但这老小子居然将方腊几个引来小骆村,好大一颗定时炸弹,这不坑人么?下次见面得好生说道说道。

资家对冯过这位潜在的女婿人选很是看重,甚至不惜创造机会让他与资南嘉“偶遇”。资小姐倒不忸怩,虽也有羞怯,却仍是落落大方的面对小冯师兄。冯过自不会表现出异样,对这位小师妹他颇有好感,但却无有男女之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探讨探讨诗词文章啥的,可也。

年后,资云去南京乡试,之后不管中与不中都会去东京,资南嘉亦会同去,是时正好结伴同行,便约定正月十八启程。

朝阳王府处自是去拜访世子殿下常伷。

冯过原想着此位怕是“同道中人”,纵观其人生轨迹,前期浪荡不羁完美诠释了何谓王公贵胄家中的纨绔子弟,之后幡然醒悟上演了一出浪子回头的励志大戏。大智若愚,还是藏巧于拙?在冯过看来,这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算是常氏大家族中的异类。

君子之交淡如水。冯过与常伷相处的极为随意,彼此都不是拘囿之人,身份地位相距悬殊,却能平和相对,真非常人也。

期间说及伐宁一事,世子爷一改常态,破口大骂当今朝堂文不成武不就,倾一国之力竟是奈何区区西宁不得,真是丢尽了祖宗的脸。要知道,太祖太宗时名将辈出,杨家将、呼家将、折家将,能征善战者不知凡己。之后更有人称“面涅将军”的军中战神——狄青,他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带铜面具,出入敌军中,西宁军均望风披靡,无人敢挡。可如今呢?怎不叫人既怒又哀?

冯过深以为然,感同身受,顺口说了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千风流人物”。

常伷一听,好句子,遂逼着对方写出全词。

冯过拗不过,只有再在文抄之道更进一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