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有资南嘉和冯迅一道,是没法相携去游画舫了,但也游玩至亥时尽兴而归。
期间少不得去猜猜灯谜。
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
便是冯迅也露了一小脸,她识字不是很多,认不全谜面上的字,便央着大兄念上一念,譬如这个——“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惊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她滴溜着眼珠,脆声答是“爆竹”。猜中了,喜提灯笼一盏。
资南嘉挑的是:“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借,风雨阴晴任变迁。”她自是猜对的,谜底是“更香”。
“更香”用于计时,即在香上标出刻度,以燃烧的长短计算时间。
甘诚射覆的是“猴子身轻站树梢”,谜底为“荔枝”(立枝)。
徐元杰选了“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谜底为“算盘”。
刘几则是“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谜底是“砚台”。
资云猜的是“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谜底是“风筝”。
沈致信猜的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谜底是“佛前海灯”。
冯过……冯过走神了,或者说被这些灯谜吓到了,直到冯迅催了几遍,才说出“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的谜底——“竹夫人”,嗯,乃是一种纳凉用具。
这,真是意外的惊吓呀。如果没猜……如果记忆没出差错,这些个灯谜可是曹大大写在《石头记》里的,莫非他是穿越同行中的前辈?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是那本名著最大的创作特色,其中的一种形式就是“谶语法”,包括有诗谶、戏谶、语谶,当然还有“谜谶”。其中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写的正是元宵节猜灯谜一事,其间寓意深远,皆有预示,或家族命运,或个人命运,或个人性格。
如脂砚斋评说元春元宵“爆竹”灯谜曰:“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评贾母元宵“荔枝”灯谜曰:“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评说探春元宵“风筝”灯谜曰:“此探春运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评说惜春元宵“佛前海灯”灯谜曰:“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斤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
不慌不慌,巧合,巧合而已。无巧不成书嘛,再者对自己的文抄大业无甚影响,乱个啥子?
这个插曲并没有影响到是夜游玩赏灯的心情,众人约好明日结伴同行便各自散去。
当然,冯迅这个小跟屁虫和资南嘉是不能一道的。女孩子家家的跑去青楼作甚?
次日,“信江杂志报”详细报道了头天的灯会及花魁大赛,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分析赞誉,尽职尽责的推波助澜。
譬如龙灯哪家好啊,某拍花子混在人群中欲趁乱下手被某神捕慧眼如炬跟踪识破后当场擒获啦,某街头混混当街揩油当众调戏良家妇女遭致群情激愤险些被殴打致残哪。又譬如沙溪某豪商一掷千金捧冯倩倩并放话愿出五千金替她赎身,某某家有悍妻的官员拿了辛辛苦苦攒下的三十两私房钱为董小宛捧场但东窗事发“忽闻河东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而跪了一夜的搓衣板,某落魄才子耗尽心血为应素白赋诗作词卧病在床听传应素白表演时特地点名感谢而心旌激荡晕厥不醒。诸如此类。
当然,花魁大赛的相关信息占据了更多版面,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自然大流量。
不过,因是首日,“评花榜”尚未开启投票通道,也瞧不出是哪位佳丽先声夺人。但据小道消息称,首日的演出,原是夺魁热门的应素白表现不佳,似是有些心不在焉。舆论揣度,伊许是有感于那落魄才子而心有戚威继而影响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