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鼎定河山> 第二十九章 无人不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九章 无人不芳(2 / 2)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更新时间 2022-11-04

至于“犹未燥,当时生发”,陈亮在《中兴论》有云:“南渡已久,中原父老,日以殂谢,生长于戎,岂知有我!昔宋文帝欲取河南故地,魏太武以为我自生发未燥。”

“二十五弦”则用乌孙公主、王昭君和番事,《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全词共用八典,信手拈来历代相传的炼丹术中所谓经过九转炼成的丹砂可以点铁成金的说法,更是点睛之笔。

吟罢,辛陈二人相视哈哈一笑。旁人须好生揣摩,辛弃疾可是当即领会了挚友心意。

有些人啊,勿需早晚相对,即便难得一见,情谊亦是桃花潭水。

作为穿越客的冯过更是心生感慨:这就对了嘛,这才是文豪的正确打开方式。

他又暗想,会不会是因为自己“从中作梗”,方让历史重演?即便迟到了,也好过不到。那么,在这个似是而非的“大杂烩”时空,会否亦会产生蝴蝶效应,让某些事湮灭、某些事重现?

哎呀,脑仁痛,算了,不多想,随心随性随缘吧。

自此,大定崇宁三年的信州“鹅湖文会”到达高潮,次日之后的时间,“曲水流觞”戛然而止,人人在评价、颂扬“夫子亭”唱和。

解读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便是辛弃疾与陈亮果然是皆具大才的良朋挚友。

由此引申开来的是,近来不断出现辛枢直即将回朝出仕的传闻,若真是如此,辛弃疾必会更上层楼,那么,朝中有人的陈同甫明年再应试还会不中么?

功利吗?非也。想来陈龙川是不拘此节的。

其实,陈亮算不得是心学中人。

陈亮学无师承,潜心著述和讲学,创永康学派。针对当时颓废不振的风气,他提倡“各务其实”的功利主义,指斥世儒自以为得正心诚意者,实皆麻木不仁,举一世安于君父之仇,而方低头拱手以谈性命,不讲求治国之实效,而用空言掩饰无能。

他认为治者,实也,为士者要有良好的品行;居官者要有处理政事的本领,人人都要各尽其职。君主要有天下为公之心,立政之大体,总权之大纲。为此,要任贤使能以清官曹,尊老慈幼以厚风俗,减进士以列选能之科,革任子以崇荐举之实;多置台谏以肃朝纲,精择监司以清郡邑;简法重令以澄其源,崇礼立制以齐其习;立纲目以节浮费,示先务以斥虚文;严政条以核名实,惩吏奸以明赏罚。

说到底,他是功利主义者,且毫不掩饰此节,为此可没少批判朱子夫。

也正因此节,心学中人方将陈龙川视作“同道中人”。不管怎样,只要是反对朱子夫理学的,都是同志。

不过,却无人嫌弃陈龙川的“功利”,一个有才有能力的人走到哪里都会为人接受且尊敬。

当年,朝廷与燕人媾和,天下欣然,幸得苏息,唯独陈亮认为不可,他以布衣身分,连上五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兴五论》。但朝廷置之不理,陈亮回乡教书讲学,学者多归之。

显然,他的学说思想是广为接受、支持的。两次科举落榜,世人更愿意是朝中有人在故意针对、迫害他,不给他出头的机会。为啥?就是怕他一旦出仕便会搞乱朝堂秩序。主战者,在朝堂定会遭来无情镇压。

即便他已是五旬之龄,但无人怀疑凭他的真才实学会再度名落孙山。若有,那便是黑幕,是暗箱操作。好在时下朝中主战派慢慢起势,陈龙川也该到出头之日了。

冯过自是乐见其成的,在那个时空,陈亮与辛弃疾一般允文允武,侠气盖天,恰是男儿神往的对象。

而且,在那个时空,陈亮便是在五十一岁时得中状元。

但在这儿变数多多,又会如何进展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