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北宋仕途> 第二百三十章 建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章 建城(1 / 2)

北宋仕途 孤心书生 更新时间 2021-07-07

 沈欢说的大事,就是之前他与欧阳发提到过的办大学一事。这个大学,将是古代新式的综合性大学,学习的方向,与平常不同。算得上是沈欢在这个时代留下的思想印记。因此他极其重视。

从规划到筹备,他都亲自过问,亲自参与。这个大学,首先要大,他的理想就是每年要收一千学生,几年下来,要装得下三四千之人,那么,上千亩左右大小,才是理想的规模。

其次就是要新潮,从质量到外观,都要与众不同。从第一批海船出海到现在,连续几个月,他都在费心酝酿,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以殚精竭虑来形容也不为过。

要办得好,就要花钱。沈欢从来都是花大钱办大事的主,这个大学,他甚至可有投入全副身家。不过之前他几乎所有的钱都投到了海贸上,到现在,钱依然没有收回来,加上海上多风险,生怕一个意外,什么都没了,也就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现在,听到海船安然回来,又规划好下一次出海事宜,这个大学,也该提上日程了。这两三个月,他做了些准备,比如这个选址上,就做好了选择。在海州城南两里外的地方,选了一片山林,以个人的名义,卖了七百多亩的土地。当然,耕地他是不可能要征用的。其实朝廷大官,多有田地,有的家族有千顷土地,多为肥沃的良田,沈欢以前没有做大地主的觉悟,不大热衷土地。已经置地不多。现在买下几百亩山林,不过是小事,外人也不会说什么。何况他又以市面的价格盘下,并没有利用职权占用了海州地土地。

唯一利用职权的地方就是没费多少手续就买下来了,没有周旋太久。古代官僚的作风,与后世差不多。最善一个拖字诀,什么事,都能拖到天荒地老,最后不了了之。惟有面对有权有势之人,才会体现出难得地效率。

选好了地,就到规划了。在这片土地上做好蓝图。为此沈欢已经到那片土地走了不下三回,每次都观看了很多角落,还令人画好地图,回来参考。那几百亩土地,说是山林,其实地势也不高,海州多平原,就是山林,也不过是小丘而已。高不过十米。而且少连绵山丘。他那片林地,也是这样。只有几座小山头,其余除了树木。就是平地了,不过因为多树木。少耕作,这才少人去罢了。

那里不足一里外就是东海县通往海州城的水泥大道了,只要修筑一条水泥过去,就能连通,到海州城就方便多了,何况不远,坐上马车,片刻可到。要做建筑,当然要推平一些山丘,也要砍掉一些树木。

不过沈欢也不是自然破坏者,对于树木,他油然喜爱。海州城外的那片山林,有些树木有了好些年龄,魁梧粗大,树阴遮了一片,环境悠然,简直就是天然的凉亭嘛。沈欢选了几处,作以保留,再在树阴下建些石头桌椅,就可以供学生门纳凉或者做活动了,可比后世一些新建地大学光秃秃什么都没有要高明多了。

另外,山头也不必全都推了,稍稍平一平,种下花草,就是一处花园,学子深处其中,简直就是享受。说实在的,对于这样的学习环境,沈欢早就羡慕神往了。以前没有机会,现在由自己规划,当然要按自己心目中的图景来做筹备了。\\

他在后世读的是一所二流大学,大概也就占地千亩而已,因为是新建,刚去的时候,树木新载,一比起来,还不够沈欢高,实在说不上什么好环境。又到处在施工,大风一起,到处黄沙,飘满了整个天空,人在其中,估计也得短命两年。几年下来,沈欢实在说不上对那里有什么好感,直到毕业,依然遗憾,因为未上大学之前,可是听说了好些学校环境幽雅有如花园。最后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这个反差,太令人难以接受。

现在到自己一展身手,当然不能放过这个计划。海州城外地那片土地,也成了他理想的规划之处。说到规划,外人看了也许要吃惊,因为他舍弃了一般书院的凉亭厢房的建设,而是大规模运用上了海州的特产——水泥。当然,也是现在这个时代的风景线了。

说得更具体一点,他要在这里建造后世的钢筋水泥的楼房!木头石头的建筑,他见多了,也烦腻了,何况又不安全。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大量地水泥,再不去建造些后世地东西来欣赏,就真对不起自己了——虽然古代的建筑看起来更优雅更有味道一点,可是,真要比起来,他还是选择后世地楼房。第一就是安全,第二就是采光好。现在的楼舍大殿,只要高大一点,就很昏暗,白天阳光不好就要点蜡烛,着实比平顶地水泥楼房要差了。当然,没有玻璃也是一个因素之一。

说到玻璃,沈欢只能遗憾地叹气了。他给那个研究所列的清单中,玻璃赫然在列。不过他毕竟不是理科生,后世里平常也不关注玻璃地制法,只知道是什么沙子烧制的,写了出来,几年下来,依然没有什么研究进度。烧来烧去,出来的还是平常的琉璃,透明度上差了不知几个等次!

撇下玻璃,他就开始构思了。第一,现在没有很好的工具支持建造足够高的楼房,再说太高,人不容易令人接受。有时候,太高了,反而违制,是要给朝廷收拾的。因此,规划来规划去,很无奈地只有了三层楼房的图纸而已。大概三丈高,与一般的木楼相同而已,比起某些寺院来,还要不如。

这是沈欢熟虑后的数据,再说是平顶房,有三层。与后世的教室相同,也足够容纳学生了。作为宿舍,更是能住下所有的学生教师。这些建筑群。沈欢无奈地发现,颇有点像他后世念地那所大学。先是宽平的大门,进去后就是两条水泥大道,直通到最后;大门进去几十米正中央是一栋图书馆;左边是一群教室建筑。图书馆稍后一点的东边,是体育场;对面就是几个小湖,还有一片小树林;旁边是教师住宿地地方,最后边就是学生的宿舍了。

大体构造就是这样。图书馆,依然保留,现在有了印刷利器。足够供应图书馆的藏书之数;至于体育场,没有办法,先建几个蹴鞠来凑数吧;学生宿舍也很简单,没有女生,只有男生,比较随便——不是沈欢其实女生,而是他实在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女生也收进来,这个时代男女大防还是有的,一旦一些狗男女搞出一些丑事来。后事至多是开除了事。但是在这个时代,一旦出事。作为发起者,就要连带着倒霉了。\\他在官场。还比较风光,不知有多少人瞅着他出事倒霉。这种政治风险,实在没有必要去承担!

好吧,目标锁定,蓝图也绘制完毕,该到建设阶段了。虽然没有足够地钱财,不过做些先期的准备,还是可以的,比如说推平这个土地,或者砍些树木,再或者落些地基。

说到这个地基,沈欢在后世,出身农村,还是有些见识。生怕这个时代的建筑工人没有经验,他还特地先期做了一些试验——看看他家的厕所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茅房茅房,在古代,这个厕所,还真简单,想起来沈欢都不好意思提了。现在有机会了,又为了锻炼人,他招来一批熟练的工匠,按照吩咐,让他们落地基,或者挖粪池,接着建设,拉铁,封顶,于是,现代化地厕所出现在了中国古代。

作为大宋第一现代厕所,它是比较有特色的,水泥与砖建造,水泥与石灰共用,既明亮,又结实。另外,沈欢让铁匠打造了一些水管与水阀,按照收拾的安装法子,装了自来水。至于上面的水池,不好意思,没有水泵,抽不了水,只能辛苦沈家的下人们一桶桶从井上打上来,跳到水泥建造的楼上水池上,蓄着,要用了,下面就开水阀。可以说,借着厕所的春风,沈家也第一次用上了自来水——不得不佩服沈欢是越来越贪图享受了。这些已经在一个多月前建成了,由下人之口或者客人回去后吹嘘,海州的人都知道了厕所这个新事物,也是第一次认识到水泥还有这等好处。

于是乎,海州的五六月间,又吹起了一阵春风,春风地主角,就是现代化地厕所!众多商贾富豪大起模仿之心,也请工人到家里建一两所舒服的厕所。厕所就像雨后地春笋,此起彼伏了。直接造成的影响就是周季地水泥作坊,在一段时间内,又增大量销量。

间接的影响就是茅房在海州城没有了市场,沈欢顺从民意,拿出财政收入,在海州城地几个偏僻之地,建了几所厕所,众多百姓为了体验富豪的享受,纵使要大小解,都强忍着跑到厕所去,也就是说,以前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几乎绝迹了,使得海州的环境,一下子赶紧了许多,空气也清新了不少,实在是意外之喜呀!

总之,这番厕所的春风,大家都算收益了。通过锻炼,沈欢手下有了一批熟悉水泥建造楼房的匠人,只要把这些匠人派下去,再带起新人,估计大学的建造,就不必费心了。这个问题,沈欢一再强调质量,他实在是怕了后世那些豆腐*工程,可不想在这个时代,也受一次怕。

一个月前,他的大学之地,就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施工。海州本来有一千厢兵转过来的工程队,后来从扬州又拉了两千过来,不过有一千转入了盐场做盐民,加起来就还有两千。这些工程队,技艺越来越纯熟了,除了参与海州公共的设施建设外,还受雇帮一些富豪或者百姓做事,收入方面,有一些比以前增加了一倍还不止,算是皆大欢喜吧。

当然,一个大学建造,也不需两千人。为了赶进度。沈欢也不过是拉来五百人而已,先期作些工作;至于另外的一千五百人,现在也将有任务了。\\\那就是修建从海州到扬州的水泥大道。

六月中旬,海州的另外十艘海船,开始起航开往了辽国与高丽地路程。接着,周季就赶到杭州等地。去处理他的富豪大业了。

海州的事务,一下子又都落到了沈欢地头上。六月十五这天,早晨还没热的时候,沈欢捧起了他的图纸,又一次莅临大学之地,来督察建造工程了。陪同他的是两位熟人。都姓欧阳。

欧阳发就不必说了,自打听了沈欢地大学之志,不幸给拉上贼船,成为沈欢的打手,什么事都得跟着,特别是这个建造大学之事,都算是义不容辞了。为此,他还把自己的父亲都给卖了,搭上了这条船。

另外一个就是给欧阳发千请万请给拉过来的鼎鼎大名的欧阳修——此君是在五月中从京城赶到海州的。在那之前。他收到了儿子从海州通过邮政驿站发到京城地几封信件。第一封当然是问候一番,之后就提到了沈欢的大学之志。末了就邀请自己的父亲过来支持,当然。美其名是为了教化,还有就是作为儿子的他事业都在海州了。把老父接来,是为了更好的侍奉,以尽孝道。

如沈欢所料,欧阳修果然对这个新式的大学很有兴趣,怦然心动,不过他不是一个随便的人,不可能一下子给勾引了,于是回信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来一回,又是欧阳发的回信了,这次不邀请了,只说接老父过去奉养。至于邀请的事,随信而去地,就是沈欢地一封信。他大起为文之能事,把大学前景说得天花乱坠,愣是把欧阳修忽悠得一愣一愣

于是,老来无事的欧阳修,在考虑了一番之后,忍不住诱惑,打点家当,辞别来友,由京城出发,一路到海州了。五月中达到,那天沈欢通知全海州之人,率领上下,一同出城迎接,给足了这位大宋文坛领袖面子!

欧阳修与沈欢密会一场,看了图纸,又一次震惊了,更是对这个将来地大学有了莫大的兴趣。选址地时候,也一同参与,不顾年纪大了,还走了不少路。好在他这些年,身体还不错,精神也好,据说天天打太极,活动身子,又不大忧郁,日子过得倍儿滋润,这才有了年纪越大,精神越好的事情。

现在还是早上,虽有太阳,还不热烈,在野外之地,一阵晨风过来,还算凉快。工地上早有工人在活动了,有地砍树,笃笃有声;有的铲土,吆喝不已;有的挖壕子,做着落地基之事。工人的干劲很大,这一点,得感谢沈欢的主张,现在是暑天了,中午的日头像个火笼,生怕工人中暑,因此让他们一天只干早上与下午两程,其余时间,大家该干嘛就干嘛。有了休息,工人就欣喜,心情好了,为了感恩,这两程干得当然要尽心。

沈欢看得甚是欣喜,这番干下去,这个月地基之类的事都准备妥当,直待七月资金到位,就可以开工建设楼房了。到时上千工人一起开工,建三层楼房而已,又没有其他水电设备要做,估计有两个月就可以建成了!

“永叔先生,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周云飞的船队回来了,估计下月就能提供资金,到时估计只要两个月,这个大学就能建成。\\\届时不过九月,也许还能招进一批学子再过年呢!”沈欢与欧阳父子站在一个小山头上,迎着晨风,看着底下热火朝天的场面,不禁欢喜说道。

欧阳修还是那个老样子,一脸长须,很是儒雅,一身紫袍,大是高贵。看着现在的场面,再看看手中图纸的规划,他也不禁欣喜了,捋着长须,笑道:“还是子贤大手笔,这番作为,一旦大学建成,有了成效,功绩可留千古!”

沈欢反问道:“届时永叔先生作为第一个此类大学的第一校长,不亦是青史流芳之事?”为了突出这个大学与平常不同,也不叫山长什么的了,直接称呼“校长”。当然,这一提议。也沈欢主张的,欧阳父子争不过,同意了。

欧阳修淡笑道:“青史留不留名。老夫已经不在意了。只愿能在有生之年,帮助更多的后进。这个大学,虽然所学与平常教地不同,可正如发儿所言。一旦学成,确实能给他们更多的日常帮助!”

欧阳修从来就不是腐儒,相反,说到变通,在大学识者里面,他算得上一号人物。因为才学高超。因此更能理解沈欢一些新学科的内涵。比如那些力学,见识多了地他,拿此理论,一一应证平生遇到之事,竟然豁然通透了!也是因为这样,他才报了来海州看看的心思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