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十六(1 / 2)

 上回说到,高文化、周公和孔子在百家岩寺大门外,沐浴着晨光,欣赏着百家岩早晨的景致,高谈阔论。高文化讲完“陶渊明白衣送酒”的典故时,寺里的晨钟正好敲响了,不仅雄浑激越,深沉清远,而且警世醒人,余韵无穷,耐人寻味。据说寺里的晨钟是“开静”的意思,是要唤醒人们,该干什么干什么的时候了。果然,在这雄浑的晨钟声里,三个人都觉得神清气爽,就像这钟声能传递能量一样,让三个人都感觉到了快意淋漓。

等钟声止息,高文化又接着说道,我们再看看现代人,所喝的酒里面还有这份敬意吗?要不就是下级给上级送酒,喝求人的酒;要不就是上级好像很豪爽的赐给下属的酒,下属还得感恩戴德。哪里还有王弘给陶渊明送酒时的这份小心翼翼?怕伤了人家的尊严,要送上心中的敬意,给一个无官无职而只有气节的人去送点酒还送得如此谦恭。这就是那个时代,虽然是乱世,但在乱世中仍然有人的操守。那个时候的政治很黑暗,但是那时候的人格很光明。现代人呢?一切都龌龊得可以。那些光耀千古的人格都到哪里去了呢?

孔子插话道,也许这也是阴阳变动的结果吧,你小高不是很善于看问题用首分阴阳的观点吗?社会混乱但人格突出。现在呢?社会安定但人格沉沦。也许需要做些什么吧。

高文化没太在意孔子的话,继续着自己的话题说道,自古至今,谁提倡独立和自由谁就跟着要倒楣;谁随波逐流谁就有可能飞黄腾达。价值观没标准,意识底线不确立,人生永远都是一笔糊涂帐,社会也永远是像混浊的河水一样,泥沙俱下。所以就有郑板桥著名的“难得糊涂”备受人推崇,十二分的招世人喜欢了。其实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人们只能麻醉自己,得过且过了。高文化显出有些痛心疾首的样子。

周公好像并没太在意高文化的话,等高文化说完,周公说道,礼乐制度不是儒家思想的专利。它最早起于周,是周公——也就是我的老祖宗——周公旦在武王伐纣建周后,根据当时情况制下的,周朝为什么能经历八百年,很大程度上是礼乐制度的功劳。包括那些先秦时期士子们闪光的人格和骨气地形cd与周礼长时期起作用不无关系,那其实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形成。后来的孔子老先生在礼坏乐崩后仍想恢复周时的礼乐制度,实际是犯了路线性错误,想开历史倒车,那怎么能走得通呢?所以他周游列国,结果惨淡就是必然的了。但是周以后,历经秦汉,社会大变革,儒家思想得到发挥发扬,儒家在周的礼乐制度基础上修订补充自然与周的礼乐制度相差甚大,但是不管怎么补充修改,始终走不出家国一体的束缚,也就是说,一直都在家长制的圈圈里徘徊。

周公说着看了看孔子说道,孔贤弟不是说过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规律吗?秦之后、汉之初,黄老之学兴盛,有文景之治,国力强大,民富帮安;隋之后、唐之初,尊祖崇道,采用道家思想治理国家,有贞观之治,取得了天下大治的局面。无论黄老之学还是尊祖崇道,都是“无为而治”的翻版,都是还自主权与民的具体应用。家长制实际就是占有制、束缚制,所以我感觉小高说的对,过去是规定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到什么地方做什么事;以后应该限制什么人不能做什么事、什么时候不能做什么事、到什么地方不能做什么事的时候了。为民解绑,开启自由之门。自由了自然慢慢就独立了,你不独立也不行呀,没人管你了。有了自由,独立就是自自然然的事了。当然了,解绑还需系绑人,这还得儒家出头露面呀。周公一边说着把眼光看向孔子。

孔子看看周公,心说,老祖宗!你怎么把皮球踢我这儿了呢?孔子也不含糊,他看着周公说道,周兄说的自然是对的了,但是儒家的源头是礼乐制度,所以还得请周公出面才行,儒家后辈小儿难以担当起这份沉重的责任了。

周公也笑了,心说孔丘你好狡猾,又把皮球踢回来了,看我怎么收拾你。想到这里,周公说道,不需要周公出面,我就能解这个绑,请把你的绑拿来,我来替你解如何?

孔子一听傻眼了,周公老祖宗怎么说着说着当真了呢?这个绑在哪里?我怎么能拿得出呢?这老祖宗可真逗!但是孔子也不是凡人,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给,周兄,这个绑给你了,我就不管了,跟我没关系了。说罢捂嘴偷笑。

高文化在一旁看着两人的表演,忍不住打叉道,两位老兄就别闹了,这岂是一句玩笑话能解决的?不妨这样,咱们起一个卦吧。看看路在何方?

周公和孔子不再开玩笑,异口同声说,好,起一卦就起一卦。周公说,不如这样,咱们三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来,每人说一个三位数,组成一个卦,怎么样。孔子和高文化一听,这还真新鲜,来就来吧,谁怕谁呀!孔子手一伸,那就烦请周兄先说。

周公说声好,张口就来,八五七,

孔子紧跟一句,六五三,

高文化脱口说出,三二一。

三人说罢沉思片刻,高文化说,这不是风天小畜卦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