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恰同学少年> 第25章 致云南某知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章 致云南某知青(1 / 2)

恰同学少年 梁晓声 更新时间 2022-02-06

 一

在我记忆中,当年首先是云南知青吹响要求返城之“号角”的。就这一点而言,凡后来返城之知青,应对当年的云南知青心怀感激和敬意。并且我认为,云南知青一代中,该有人当仁不让地创作出反映本省知青的电视剧来。自己们的经历,由自己们呈现最真实。果能如此,我将全力支持,并有以下建议:

1要坚持主题歌及题记文学由自己们写。我完全放弃且不重视其对全剧的影响,可说创作责任感差矣。

2一人恐怕很难独立完成,以集体创作为好。四五人多;二人少,有了分歧难以进行下去;三人为好,可调和创作思想矛盾。

3有一个问题当重视,也难以回避,回避了同样是回避历史真相,即--“上山下乡”与“文革”重叠,知青与红卫兵撕扯不开。红卫兵在“文革”中臭名昭著,劣迹斑斑,罪行很多。我至今认为,百分之八九十替百分之一二十一直背着黑锅,最无辜的是后来知青中的小弟小妹,他们几乎没伤害任何人,却同样背着知青前身的历史黑锅。我在《知青》中对此只作了蜻蜓点水的呈现,但当年大批受红卫兵伤害的人还没开口呢,他们一旦开口,全体知青将又一次蒙耻,无地自容。大返城时,曾有报曰:

“狼孩回来了!”“垮掉的一代返城了!”

我当年创作《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是要为我们知青一代洗污点耳。那污点非一句“被利用”了可以撇清的,何况当年的红卫兵中忏悔者极少。我又在《返城年代》中塑造了一个忏悔者形象,力图代做过恶事的实现自我救赎。三十余年来,我笔下写了一批批又善良又正义的知青,不遗余力地为知青一代“洗刷”污点,在《知青》剧中,更是如此--因为百分之八九十确实是背了黑锅。但那少数,即使下乡后,往往也恶性不改,继续伤害同类,伤害他人。

以上一点,回避之同样不是直面历史的态度。相信你们中的创作者具有更高之水平,能做到既不回避,也不致损及大多数形象。

4你们中的创作者,开始之前,我觉得应先熟悉包括央视在内的各电视台的通过尺度。要有更大的突破勇气,但恐怕也须面对现实。

要么根本不写。要么在局限性中多少有些突破地写出来。

你们也只能在二者间进行选择。此时还不进行,那么几年后就老得写不动啦。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iiread 】

5不要用提纲征求意见,那将永远停止在提纲阶段,因为很难有什么一致意见。少数有主见者认可了提纲,便应自信地依之创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