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之北汉> 第二百一十四章太史子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四章太史子义(2 / 2)

三国之北汉 写羊羊 更新时间 2019-09-06

武安国点了点头道:“大人之言甚是,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军出城皆是损兵,看来只能等此人冲到城门前再作计较了。”

孔融道:“不错,若是此人真能突破敌阵,来到城门前,纵使其是敌军所派,纵使其再过于英勇,也不会对平寿城有太大影响。唉,非是融狠心,只是眼下情况紧急,不得已谨慎行事也。”

且说管亥听着手下回报,说是那一人一骑已经冲到了中阵,勃然大怒,吩咐副将在前面押着阵脚,他则是挥舞着大刀直奔过去。

管亥来到近前,发现来人竟然只是一员二十几多岁的小将,手持一支长戟,身后背了一壶弓箭。那小将手中的长戟上下翻飞,只要是近身的黄巾军士兵,没有一个人是其一合之敌,皆是命丧戟下。

管亥大怒,沉声喝道:“来将报上名来。”

那小将一面收割着身边黄巾军士兵的性命,一面大声答道:“吾乃东莱太史慈,汝是何人?”

管亥大喝道:“黄巾主帅管亥是也。”

太史慈本就急着找到对方主将,闻听管亥之言,心中大喜,急忙挥舞几戟,将身边的几个黄巾士兵杀死,纵马横戟直取管亥。管亥见状,大喝一声道:“来得好。”说罢便挥舞着大刀迎了上去。

两人一刀一戟,你来我往,不多时便大战了二十多回合。管亥心中暗暗吃惊,没想到这个叫太史慈的小将骁勇之极,力气与武艺均在他之上,而且其身后背着一张特大号的强弓,看情形不在黄忠那张射日弓之下,足见太史慈也擅长骑射。

管亥暗暗吃惊,太史慈则是暗暗着急,他一路从后阵冲到这里,体力本已耗去不少,却不想管亥武功确也不凡,自己竟然一时战他不下,如此将何时才能冲到平寿城下,说不定还会丧命于此,看来只能施展绝招了。

主意拿定,太史慈一戟逼开管亥的大刀,大喝一声道:“管亥看戟。”

“看戟?”管亥闻言稍稍一愣,看什么戟,汝手中不就是长戟吗?

不想,就在太史慈一声大喝后,只见其双手在戟身上一阵施弄,长戟竟然分成两段,太史慈双手各持一段,左手所持是后戟段,猛地刺向管亥,右手所持是前戟段,则是直接刺向管亥身下坐骑。

管亥见太史慈这一刺来得猛,急忙侧身躲过,但是他身下坐骑却是没有管亥那么灵活,如何能躲不过太史慈的另一刺。只听“嘶”的一声长叫,被太史慈一戟刺中脖子的白马发出了一声临死前的哀鸣,一下子倒在了地上,管亥措手不及,登时被摔在了地上。

太史慈一击得手,大喜,顾不上将两段戟合在一起,急忙大喝一声道:“管亥已死,管亥已死。”大喊声中,太史慈顾不上再给管亥补上一戟,飞马向前阵冲去,所到之处,依然是所向披靡。

在身边士兵的帮助下,管亥站起身来,却发现自己的坐骑已经死了,自己身上更是被摔得犹如散了架一样,不由破口大骂道:“***,这小子还真邪门,一根长戟竟然能说断就断。”

这声“管亥已死”在黄巾军中起了不小的风波,尤其是前阵的士兵,只知道管亥纵马过去找来将厮杀,却是不知道结果如何,一下子就信了个五成。好歹这些士兵都是高顺暗中帮助管亥训练出来,非是乌合之众可比,阵型仍是不变,太史慈费了一阵功夫才算是彻底杀通了黄巾军的战阵,快马来到平寿城下。

太史慈来到城下之后,朝着城上大喝道:“速开城门,吾要求见孔国相。”

孔融一听,来人竟然是找他的,急忙大声问道:“吾乃孔融是也,来者何人也?”

太史慈一听,急忙翻身下马,半跪在地,大声回道:“孔大人,吾乃东莱黄县太史慈是也,家母多受大人恩惠,今北海遭危,慈特奉母命前来相助。”

原来是他,孔融闻言大喜,急忙命人将城门打开,放太史慈进城。

武安国道:“原来这个勇武少年竟然受过大人恩惠,如此一来,平寿城坚如磐石也。”

有了太史慈相助,孔融的心情好了许多,闻言笑道:“太史慈虽勇也,但毕竟只是孤身一人,如何能抗得过黄巾八万大军,若解平寿城之危,须得从长计议也,走,平泰,一起去见一见这位少年英雄。”

二人走下城楼,太史慈已经下马,正准备向城头走来,见到孔融之后,急忙跪在其跟前道:“大人,太史慈有礼。”

孔融急忙将之搀起,笑道:“子义英勇,此一战足以让黄巾军为之震撼也。”太史慈急忙连成侥幸,一番谦虚。

武安国问道:“太史将军,不知那管亥是生是死?”

太史慈急忙道:“慈只不过是布衣之身,如何称得上将军二子,慈那一戟只是刺死了管亥坐骑,因为情况紧急,慈来不及将双戟合体,倒也没有取得了管亥性命。”

武安国笑道:“虽没有取了管亥性命,即便如此,也足以使得管亥心胆寒也,太史兄弟一战扬名也。今次一战,兄弟立有大功,想来孔大人也不会轻易放兄弟离开,将军二字离兄弟不远也。”

孔融点了点头道:“子义勇武,待到黄巾退去之后,融便上奏州…咳咳…封子义为司马,日后再有战功,另有提升。”本来孔融想说“上奏州牧刘大人”,忽然想到刘虞已经被人杀死,于是才临时改了词。

太史慈婉言谢绝道:“多谢大人好意,只是家母身体多病,慈须得在母亲跟前尽孝,司马之职,请恕慈暂不能接任也。”

孔融笑道:“大汉以孝治国,子义以母为孝,应也应也。”

太史慈又道:“大人,慈从黄巾军后阵一路杀至城下,发觉管亥之军绝非乌合之众,而是久经战阵。慈将管亥刺下马来,口中大喝‘管亥已死’,连喊数声,黄巾军之阵型竟然丝毫不变,其战斗力亦不减也。”

武安国点了点头道:“不错,这一点国也是深有感受,这管亥倒也是将才,竟能将一群乌合之众训练如此,看来管亥不死,北海之危难解也。”

太史慈道:“既然黄巾难敌,大人为何不向冀州或者兖州求救?”

孔融叹道:“如何没有求救,融曾三封书信,分别送至冀州刘备、兖州曹操以及徐州陶谦处,至今却只有徐州陶谦出兵五万,以其长子陶商为主将。数日前,陶商曾约以夹攻黄巾军大营,将之粮草烧尽,今日不想黄巾军突然围攻平寿城,也不知徐州军目前情况如何?”

太史慈叹道:“陶商大军早在半月前就被黄巾军全歼,唯有陶商与曹豹二人率领两千人马逃回东莞,如何会在数日前与大人相约合击黄巾军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