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十二国记> 第三章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1(1 / 2)

十二国记 小野不由美 更新时间 2019-09-06

 Ⅰ

这天,阳子在中午之前结束早朝,刚一回到内宫就看到自己的房间里有一只鸟在等她。

那是一只叫“黄莺”的鸟,是在官府捉住的,一只类似于青鸟一样的鸟类。青鸟可以传达文书,而“黄莺”则可以记忆人的语言,直接传话。

黄莺就和凤凰呀、白雉等等,只能放在梧桐宫里喂养,拥有它的帝王只让它做发信人和收信人的工作。如果说到黄莺,那就是有如国王的亲笔文书一样的具有权力和效力。要区分是哪个国家的黄莺时,只要看它尾部羽毛的颜色就能辨认了。

阳子看到黄莺,稍微张大了一下眼睛,然后就给了它银粒。那鸟用明朗的男人的声音说道:“正午打开禁门”,只说了那个就闭上嘴巴了。阳子轻轻苦笑了一下,下令中午时分打开禁门。然后,阳子他们就来到门前等待着,和预先告知的一样,中午时分,两只骑兽急奔过来。

“很唐突地从远处飞奔过来。”

他们苦笑着迎来了从骑上下来的两个人,稍高一点的那个男人轻轻地扬了扬眉。

“如果有什么要我帮忙的事情,请你明明白白地告诉我。”

“延国的的王能亲自前来,恐怕连我国的宰相都没有想到吧。托您的福,现在前来迎接你的官员真是欢欣愉悦呢!”

阳子笑了笑,对着另一个客人,一个金发少年望去。

“延台辅也好久不见了。”

“嗯”,延麒六太笑了笑,便又把脸转过去面对着禁门了。

“嗯……那个戴国的将军说了什么吗?能说说吗?”

“什么啊?”

阳子一边把两个宾客请入宫里,一边向近侍寻问李斋现在的情况,猜想着可能她现在动不了身,之前在正宫的一隅辟出一个位置给她放病床了。

“国为医生说,活动活动也没有关系,所以就决定让她稍微在我们照顾得到的范围内活动。每天睡醒的时候好像也能说话了,但是坚持不了多久。该怎么办好啊?昨天说话的时候,说着说着就又恶化了。”

“戴的情况还不知道吗?”

“虽然已经问了一些最低限度的事情了啊,是浩瀚啊。”

浩瀚正等在内殿的入口处。在他背后能够看到景麒和太师远甫的影子。他走上前去迎上他们一起朝积翠台的方向走到了书房的一角。

“根据李斋所说的,泰王和泰麒好像已经不知去向了。”

“如此。”延王尚隆一边答礼,一边应和到。

“再一次调查,在蓬山还是没有泰果的消息。也就是说,泰麒还没有死。既然凤凰还没有鸣叫,那么泰王也不会死。问了问从戴逃来的难民,在各种说法中,谋反这种说法似乎是最有可能的。”

“李斋的说法也是这样的。泰王为了镇压叛乱而亲征,虽然据说他就那样死了,但是具体情况还不知道。”

“在出兵前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发生呢。就算没有死,也不会安然无恙的。是不是被囚禁起来了,或者被暗杀的人缠上没有什么可以潜伏的余地了呢?不管怎么样,戴国被叛贼所控制,泰王即使想声讨他们,也没有办法把自己的王座夺回来吧。泰麒怎么样了?”

“不知道具体情况,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听说还是有不好的事情啊。在王宫有鸣蚀,是不是白圭宫有什么很糟糕的事情啊?”

“有鸣蚀?”

问这话的是六太,脸上的表情似乎觉得很难以置信。

“是的。那以后,没有看到泰麒的影子,虽然在瓦硕中搜寻,但是还是没有发现。”李斋说道。

“那个?真是讨厌啊。”

“讨厌?”

六太点了点头。

“有鸣蚀不是就说明泰麒现在有什么变故吗?如果没有什么事情,鸣蚀应该不会叫的。”

“是那样啊?”

嗯,六太点头道。

“应该说有呜蚀则说明有什么变故,泰麒也许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了。”

“那么,那个世界呢?”

“还是没有办法断定啊。发生了变故,泰麒为了逃跑,所以发出了呜蚀,然后逃进了那个世界,这种想法是最合理的吧。但是,如果只是这样的话,通常他会回来啊。从他六年都没有回来这点看来,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事情呢。”

阳子点头同意,然后看了看尚隆。

“在这种情况下,那泰王怎么样了呢?”

“你说什么?泰王怎么啦?”

“如果泰王死了,泰麒不是应该推选下一个国王吗?如果泰王安然无恙,而泰麒死了,泰王也会马上追随他而去的。那样的话蓬山就会生下新的泰果,戴国的新麒麟就这样诞生了,选定新的国王。”

“话虽如此。”

“但是泰麒还没有死的话,就没有道理生下下一个麒麟啊。但是我不认为泰王已经死了。因此即使泰麒没事,那么也没有必要选定下一个国王了。”

尚隆点头同意。

“这就是全部的事实。由于泰王和泰麒都活着,按道理戴就是不会有政变的。”

“但是现在有大量的难民四处逃离,戴国现在是不是情况严峻啊?”

“有可能。至少可以确定在沿岸有妖魔出现,而且大量的难民在这个时候几乎没有去处。”

“伪王当政,正当登基的仪式也没有举办,国家很混乱没有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吗?”

“虽然说既然正当的国王还在,就不应该有伪王。但是这样认为也是没错的吧。达情况下,戴国的人民起来反抗也是唯一的办法了。虽然不知道泰王、泰麒怎样了,但是各诸侯和人民合力声讨伪王。这样就能够拨乱反正了。”

“但是,从刺史来告知泰王已经死了这件事情已经有六年了。如果戴国的人民有声讨伪王的能力的话,就会很快这样做的。就因为没有办法做到,所以李斋才会浑身是伤,不是跑来拜托我了吗?”

“有可能啊。”

“即使延王为此而来,但是也几乎没有什么有用的消息。听说在中央的官吏、明白事理的重臣、以及首都的民众都不能逃出,这个是有证实的。李斋是那里面唯一的例外。所以说光凭这点就能说明戴国现在情况严峻。”

对此尚隆、六太都沉默。

“李斋还说戴国现在没有自救的办法,无论如何,至少派人去寻找泰王和泰麒,哪怕只是找找看也好。”

阳子这么一说,尚隆说:“这样吗?她的目的仅仅是如此吗?我必须得制止她。”

“这……”

“不好吗?无论发生什么,我国都不能向戴国出兵。”

阳子眨了一下眼,说:“……为什么?”

“一定是这样,一定会发生那样的事情。”

“难道你不认为我是在延王的帮助下才得以即位的吗?”

“当然不是!”他的语气非常坚定,“你是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才即位的,夺回王位的过程中,延王只不过提供了军队而已。”

“……你在诡辩!”

“诡辩又如何?天命难违!率领军队进入其他国家是会立刻遭到报应的,无论是王还是麒麟,都会很快死于非命。”

阳子困惑地环视室内,太师远甫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你知道遵帝的故事吗?”

“不。”

“遵帝是古代才国的王,那时假邻国范国君王无道,民不聊生,遵帝于心不忍,就亲自率军进入范国,想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尽管他的本意是好的,但是王师越境不过数日,麒麟就死了,遵帝自己也很快驾崩。这是因为他们触犯了天条!”

“但是这……”

尚隆摇摇头,“天命已定,非人力所能改变啊。即使不是侵略,不是讨伐,而是为了拯救他国的人民,只要是出兵了,就一定会遭到天谴!感情上说,这没有什么过错;但从天道来看,这绝对是大罪而且在遵帝驾崩后不久,才国的国氏就由斋变成了采。”

这么说着,尚隆环视了一圈。

“据说遵帝驾崩之后,才国的王玺上代表斋王的国氏就消失了,变成了代表采王的国氏。这种变更是上天所定。换言之,遵帝犯下了滔天大罪。国氏变更这样的事情,是几乎没有发生过的。可见这么做的罪恶之深。”

“那么你是说要置之不理咯?”

“话也不是那么说,只是虽说扶危济困是好的,但做起来决不是那么简单。这个问题事关庆国的生死存亡,臣恳请您切不可草率从事。”

“说来说去,还不就是要袖手旁观。延王你并不知道李斋来到庆国是多么的艰险,对于一个如此信赖我们的人,难道你要让我弃她而去吗?”

“请你不要误会了,您是庆国的国主,而不是戴国的国主。”

“但是……”

尚隆举起一只手。

“在灾民之中,也有人说泰王和泰麒被杀都是瑞州师的刘将军指使的。”

“……怎么可能?”

“既然我们还不能断定他们已经不在人世,当然也就不能忽视这些传言。有很多人被灾民指出是逆贼,而其中李将军是被指控得最多的。我们不能忽视这种情况。”

李斋帝天终于得到了太医的允许,从她养病的正宫到别的地方走动一下。虽然这么说,但是她仍然不能独立行走,只能坐在轮椅上被推着走。她被虎啸推着,来到了一个像是内宫的宫殿。他们来到一个简朴的庭院里,走进了客厅。她刚被放在踏踏米上,隔壁就跑出来一个小孩。

“欢迎回来,已经准备好了,只有我一个。这下你可以好好享受了吧。”

“是嘛”,虎啸笑了笑,那手放在他的肩膀上,“他叫桂桂,是我的小兄弟。从现在开始,我想让他和之前的那个女官一起来照顾你。桂桂,这是戴国的将军李斋阁下。”

那个小孩灿烂地笑看着李斋。

“好像受了很重的伤啊,还痛吗?”

“嗯,给你添麻烦了,桂桂阁下。”

被李斋这么一说,孩子不好意思地笑一笑。

“不要说得那么尊敬啊,我只是一个下人而已。”

男孩这么说着,回头又看了看虎啸。

“夏官的骑兽放在马厩里。也让我来照顾它吧。”

“那是李斋的骑兽,她说行就行。”

“嗯……”桂桂充满期待地看着李斋。

“……骑兽?”李斋看着虎啸,“是……飞燕吗?”

“嗯,它看起来已经痊愈了。本来我想让你们相见的,但是天官反对骑兽进入正宫。”

“真不知道如何感谢你好啊……”

“跟我是不用客气的,对了,还是不要让桂桂照顾它的好,那样他会分心的,就不能全心全意地照顾你了。”

“这倒也是。”李斋这么一说,桂桂就小声说:

“老是把我当小孩子。”

“还操心这个,还没给客人上茶呢。”

“知道拉!”虎啸一说,桂桂就出去了。

“……虽然很失礼,但是还是想问一下,那个孩子是虎啸阁下的亲戚吗?”

“不是!他和我没什么关系,桂桂没有亲人,一直是阳子在照顾她。”

“阳子……景王吗?”

“嗯,但其害说是她在照顾桂桂,她自己一点时间都没有,所以一直是我在照顾他。”

“这么说来,这里是虎啸阁下的宅院吗?”

“这个……怎么解释才好呢……”

李斋眨了眨眼。

“这里是太师府的一部分,太师特许我住在这里。”

“那么,太师是虎啸阁下的的亲戚……”

“不是,我们不是亲戚。”

“……不好意思……那是什么?”

正当李斋倾斜着头的时候,桂桂捧着茶跑了回来。

“虎啸,阳子正朝这儿过来呢。”

“阳子?”

“嗯。她说想见李斋先生,能不能让我通报一下。”

虎啸看着李斋征求意见。

“当然……请她进来吧。”

李斋点了点头,虎啸和桂桂退了出去,随后有五个客人走进大厅。他们是走在最前面的景王,昨天已经见过面的景麒和冢宰,还有一个从未见过面的男人和一个金发的孩子。

“这不是雁国的延王和延台辅吗?”

李斋吃惊的打量着主从二人。

“雁国人……为何?”

“听说阁下和泰王,泰台辅颇有渊源所以,李斋,虽然想继续昨天的话题,但事实上,我想请你再描述一下现在戴的情况怎么样?”

李斋用剩下的那只手按在胸口。

“情况非常严峻。最主要的是因为主上和台辅都不在的关系。”

李斋一回答,就有一道碧绿的目光射向李斋。

“在戴的难民中好像有人说泰王,台辅被杀了。还说犯人是瑞州师的将军。”

李斋睁开了双眼。

“不是,那是个误会!”

“我们已经确认过了。别那么紧张。”

阳子把刚要跳起来的李斋按回原座。

“不对。确实,我是一直被当作大逆不道的罪人而被追杀。但是,那样的事,我绝对没作过。”

“……明白了。”

一直盯着他看的景王眼中露出一丝不安的神色。李斋吐了口气。不知是紧张还是安心,像是被麻痹了一样,一股强烈的倦怠感袭向李斋。

“……如果是我杀的或者说我是受谁操纵的话,我早就不知被追杀了几次,命也早该丢了。但是,不是这样的……”

李斋的单手垂了下来握住了珍珠。

※※※

在骁宗去文州的那个时候,李斋他们这些剩下的王师担当了防御鸿基的任务。不仅仅是防备。对王师来说,有无数必须担当的作用。李斋他们不得不完成那些去文州的士兵所留下来的任务。

就在那时候,一个谣言在王宫的各个角落里流传开来。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的李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没有听到这个谣言。一天她代替了离开鸿基的军士的责任,从早上到晚上都在巡视,那天晚上,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自己的官邸,花影却正一脸不安的等着。

“你一直在等我吗?”

李斋在听了下人告诉她花影来了且在等她回来后,立刻走进客厅。刚入春,深夜的客厅非常冷。在那里,没有传唤一个下人,独自等候的花影的身影给人一种孤单的无依无靠的感觉。

“如果派人通知我一下,我早就回来了。”

李斋一边说一边走进客厅,花影一下子笑了起来。

“没什么特别的事。你这么忙,真不好意思。”

本来想让下人准备一些酒菜,但是花影却并没有要留下来的意思。等在那里的花影一副紧张的样子,就是刚认识李斋的时候的那种脸色,李斋意识到她一定有什么不太好的事要说。

“李斋,有一个很奇怪的谣传,你听说了吗?”

“谣传?”

“对。我对军事不在行,所以不知道怎么去制止……”

花影说着,抬头看了李斋一眼。

“……有人说,虽说主上带兵出战了,但是去文州的辙围不是很蹊跷吗?”

“很蹊跷?”

“是啊。”花影不安的绕着手指。

“辙围是一块和主上有着深厚渊源的土地。如果单单只是动乱的话,主上不可能想到要亲自出战,一定是有人说因为那里正是辙围,所以主上应该亲自出战。”

“那个……虽说确实可能如此,但是不管是对严赵,阿选,英章还是禁边的任何一个将军,都是有能力镇压土匪的。事实上,主上最初是说应该让英章出战的。后来又因为动乱扩大,英章一个人的话确实有些吃力,就商量这样的话派谁去能够胜任这些事,但是大家仍然认为主上没有出战的必要。尽管如此,他仍然划出了阿选的军队亲自指挥,率领部队去了,说是因为那里是辙围的缘故,对,没错,我想起来了。”

说着说着,李斋自己也觉得指把这事前后联想一下,确实有些蹊跷。虽说对于骁宗是因为那里是辙围才亲自出战这一点不觉得有什么疑问,但是说了刚才那些后,总觉得有些不自然的感觉。

花影也好像感到了什么,点了点头。仍然是一副阴郁的表情。

“新年冬季狩猎期间的混乱,是可以预想到的。文州的土匪是这些问题中最让人担心的一件,实际上最先在文州亲生动乱并没有什么奇怪。但是一想到由此而被卷入的辙围,就开始觉得连在文州发生动乱这件理所当然的事也理所当然得有些奇怪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