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铸剑天下> 第七十九章 经略小东南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九章 经略小东南八(2 / 2)

铸剑天下 借得青山 更新时间 2022-01-24

同时陈杰也是寻淮洲地重点培养对象,寻淮洲准备对他悉心传授自己的本领。</p>

从此之后,龙组人员将会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甚至再也没有人见到过他们真实的一面。</p>

因为他们从此以后,他们要么是油彩满面,要么就是易容出现。成为名副其实的隐形人。</p>

周刚山根据需要,有时会负责在龙组执行任务时,指挥特战部队为其掩护策应,因此大约知道龙组队员的存在。</p>

不过就算是他也不知道龙组这个神秘组织具体情况,更不得干涉龙组队员训练、作战的任何细节。</p>

要调动龙组成员,唯有寻淮洲用特殊方式传达指令,而这些方式,除了寻淮洲和龙组队员,其他任何人都不会知道。</p>

随着龙组的成立,这支在当世除了主席、寻淮洲和周刚山三个人知道外,没有任何外人知晓的部队,在随后而来的岁月中经受住了最残酷地考验,出色地完成了各种了最艰巨复杂的任务,成为中华民族的守护神。</p>

这些人以后也成了共和国龙组的最核心人员和第一批元老。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不知道立下了多少赫赫战功。</p>

对于龙组的军事技能训练和文化学习,寻淮洲更是动足了脑筋,甚至根据每人身体的基础条件和原来学习的武术特点,为每个人专门制定了差异化的特训计划。</p>

将自己的后世功夫和他们学习的武术套路集合起来,为这些龙组队员的迅速成长创造了条件。</p>

当然这些年轻人一个个也是好样的,对他门来说,吃苦,那根本就什么都不算了,每天都挑战自己的极限,才是最大的乐趣。</p>

在寻总司令的亲自训练下,一个个恨不得将自己分成几瓣,这样才能多点时间,吸收总司令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语言关卡。</p>

对这些龙组队员们来说,文化知识的学习可比身体体能和军事技能的训练要难得多了。</p>

寻淮洲在训练中可是一点也不含糊,要求自然非常高,平时负责具体监督的周金龙更是狠角色,对这些队员的要求比寻总司令还要高呢。</p>

可是将这些铁打的汉子们整得不轻。</p>

在红三方面军整训期间,地方部队部队还执行了多次小规模的收服周边县城作战。</p>

在强大的红军攻势面前,这些这些周边县城的地方保安团队伍,要么就是早就逃遁了,要么就是乖乖地缴械投降,几乎没有遇到多大的反抗,就将皖南周边县城和乡镇全部囊入皖南抗日民主政府的怀中。</p>

同时,根据中央的指示,中央东南分局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地的地下党组织也建立了联系。</p>

开始行使中央赋予的统一协调领导四省的党、政、军各项工作。</p>

为此,中央东南分局排出了多个工作住和小分队,深入到敌后。</p>

与当地的地下党组织和游击队取得了联系。给他们带去了党的最新精神和具体指示,并且带去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使得这些游击队在当地工作开展的非常有声有色。</p>

其中在闽北、浙南的叶飞部,寻淮洲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也派去了大量的工作组和游击小分队。</p>

使得叶飞这个被寻淮洲还小两岁的后世粟裕手下的干将,在现阶段就得到了足够的支持。也为红三方面军,在未来向该地区渗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p>

中央东南分局根据形势发展和斗争需要,重点改组了安徽和浙江省委,经中央东南分局会议讨论,报中央批准后,任命了方志敏兼江苏省委书记,刘英兼任浙江省委书记。对两省党的工作进行统一领导。</p>

在东南四省地下党的大力配合下,红三方面军情报工作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p>

情报部部长钱云龙在寻淮洲的直接领导下,充分发挥我当情报工作灵活多样,无处不在的特点,并且利用投诚战士在白区的大量人脉资源,在东南地区的白区中逐步建立了一整套极其严密高效的军事情报组织。</p>

为了应对未来抗日战争的需要,寻淮洲对这些情报人员,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每个排出人员,在前期都经过严格的审查和严苛的特训。</p>

为此,寻淮洲还特地成立了红三方面军情报部军事情报处,由钱云龙亲自兼任处长,并且要求钱云龙制定未来三年军情处发展计划,计划中特别强调在未来的全面抗战中,日占区军情工作的开展问题。</p>

军情处建立和发展,与中央东南分局地下党组织形成了很好的配合和补充。为抗日战争时期,红三方面军在东南地区的战场上驰骋纵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也让后来的历史学家们不得不佩服寻淮洲的远见卓识。</p>

到了三五年一月底,红三方面军和皖南军区控制的皖南浙西赣北十三县形势发展非常喜人。</p>

在寻淮洲、方志敏、乐少华等人的主持和指导下,抗日民主政府,并没有对当地的民族资本和开明地主进行镇压,而是采取的扶持和监控相结合的手段。</p>

使以徽商为主体的当地民族经济得到了蓬勃地发展,同时也大大改善了根据地的民生状况。</p>

尽管蒋介石首先从经济方面对根据地进行了封锁,可是因为摄于红三方面军的强大攻击力,周边城市并不敢真正对根据地进行禁运盘查。</p>

一开始那些积极执行禁运政策的各地方政府和地方保安部队的骨干分子,在过不了两天,就被人发现那些积极分子会都被人一刺封喉地消灭在了家中。</p>

这下,让那些还活着的人立刻变得老实了许多。</p>

因此,蒋介石的经济封锁地禁令最后变成了一纸空文,皖南根据地周边的城市,更是暗自派出人来,对红军主动友好。</p>

这样,大量的粮食、食盐、棉花、棉布等生活必须品和战略物质被源源不断地运进了皖南根据地,为未来的残酷战争做着从分的准备。</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