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绛珠仙子重回红楼境> 《一百五十一》又见湘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五十一》又见湘云(2 / 2)

史侯的身子瘦了不少,眼里少了光芒,多了些复杂地意味,说来说去的,就是不想在这儿待着,言外之意,在这儿也受着当地的官员们貌似监视,一行动就会捅到皇上面前,也是战战兢兢的。

再说麝月与小红带着东西。跟着史侯府的丫环来到湘云房里。

打走那府里的丫环,没了外人。麝月这才把贾母、李纨、凤姐给地宫缎衣料、珠宝饰、珊瑚翡翠饰件,还有些散碎银两给了她。又有迎春给她的一对玉蝴蝶簪子、一盒苏杭帕子。还有惜春送的几件绣件、宫花。黛玉让人特意带给她一套紫水晶玻璃器皿。

看到这些,湘云就哭了。哽咽着:“林姐姐。真的要进皇宫?”

麝月不好说什么,倒是小红。把黛玉离开贾府的前因后果,捡能说地,说了一些。湘云低下头,落下泪。又听说宝钗进了宫,轻叹着:“这又何苦?为谁?薛家还是她自己?”回想到过去在一起的日子,如今竟然还是贾家的姐妹和黛玉惦记自己,心里很不平静,有些痛。

麝月又替袭人问候她,就与小红辞了出去。

湘云望着东西出了神,想到宝钗如今怎么变成这样儿,黛玉已经退让了,还要追到宫里去,有些为黛玉不忿,也为宝钗揪着心,毕竟,皇宫不是贾府,王夫人摆布不了宫闱之事,这样做,又把宝玉置于何地?又想到自己的终身大事,那卫若兰,只见过一面,貌似还不错,就是不清楚脾气如何?卫家人好不好处?前不久,有个号称是自己师门的人悄悄找过来,问了问自己的情形,留下联络地点、方式。弄的她伤心到大半夜,自己得黛玉相待颇多,竟然从未想过回报,如今,要出嫁的人,倒是想的通泰些。又想到,在贾府不起眼地迎春竟然能与理国公府结亲,世事难料,谁又想的到?这位豪爽地史家大姑娘,竟也把个枕头湿了好大的一片。

深夜,宝玉才辞了史侯,回到客房,睡下。听到隔壁地贾兰香甜的鼾声,焦大地阵阵呼噜声,又一侧那贾芸低低的鼾声,哪儿还有睡意?饶是这样,也在天亮之际,进入梦乡。

次日,清晨早起,宝玉就醒了,起身后,见麝月走进来,一面帮着他穿衣,一面问着:“今儿个咱们出门子不?”

“好歹玩一趟地,叫上兰儿、芸儿一起去。跟着的人,就是焦大和李贵、茗烟吧。”见她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又笑道:“你和小红,是少不了的。”

外面贾兰也才练完了把式,贾芸正和焦大说着话。这阵子跟着贾兰一起行动,也进益不小,身板明显着强健多了。一件宝玉出来,就笑了:“二叔何不也练练的?”

宝玉才不想弄的自己汗流浃背,与一个老家人混着。只是,也不好拨了人家的面皮,就摇着头:“一会儿咱们出去走走的,还不快洗洗的?焦叔也换件成色好的,咱们带来的不少,也别舍不得,不够了,咱们再做的。”

此后,几个人忙着梳洗毕,又吃了早饭,知道史侯去了河间府衙门,就让史家总管回了夫人,有史府家人陪着,在在这河间地界逛逛的。正要出门时,听得外面总管过来传言:卫姑爷来了,夫人让过去见见的。

卫姑爷?猛地一听愣住,贾芸提醒了一句,这才想到是湘云的未婚夫婿卫若兰。跟着总管来到正厅,见一位身穿秋香色嵌着银边的旗装,腰间挎着长剑,脚踏一双牛皮剑靴,外着一袭银月白披风。中等身材,面如冠玉,浓眉大眼,英气逼人,比宝玉略年长些,见他一行人走进来,含笑起身相迎。口称:玉兄。

夫人为他们作了介绍,卫若兰得知宝玉等要在这里游玩,就自荐陪同前往。

于是,宝玉与卫若兰相携,跟着贾兰、贾芸、焦大、麝月、小红、李贵、茗烟及卫家的小四等,朝着这里的繁华街面上逛着。

开春之际,万物复苏,处处萦绕着清馨的气息,花儿开了,树木绿了,天也湛蓝湛蓝的,商贩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一些玉质的、翡翠的小玩意引的宝玉眼前一亮,伫足看过去,弄的卫若兰不解其意,心想,这位仁兄莫非好此道?

宝玉一笑:“家中的姐妹们喜爱这些个物件。茗烟,各样取上些。”

卫若兰若有所思,想问又迟疑着,被宝玉看在眼里,知他心意,就笑笑:“表妹也是一样的。卫若兰再不犹豫,也选上几样别致有趣的,付了银两,想想,还是托宝玉身边的麝月相帮,否则,也知道湘云怕是摸不着。

又走过一条街,迎面几个人骑马过来,远远的宝玉见其中有冯紫英、陈也俊等人,忙招呼着。果然,人家听到,提马过来,相见之下,分外情浓。

前面是一家酒肆,几个人进去,上了楼,小二过来招呼着进了一处雅间。忙不迭的奉上好酒佳酿,当地的招牌菜,虽没有京城里的精致,倒也实惠。几个人相谈甚欢,把酒言谈,行着酒令,无意间,宝玉问到他们怎的凑到一起?却是言语支吾,让人不快。笑谈了一阵,得知宝玉一行人要去苏州,一下子静下来。

“苏州虽好,只是路途遥远,既要散心,哪里不行?就在此逗留一阵,等咱们完了此间事由,去济南、蓬莱走上一走的,如何?”

宝玉强笑着:“紫英兄的意思不错,无奈,只是家祖母的意愿不敢违背,还望兄等谅解。”

离了酒肆,又一起转悠了一阵,相互别了,那卫若兰陪着他们依旧回到史侯家。

恰好史侯回来,又在书房交谈一阵,晚间,在此由史侯携子赔了他们就餐。而后,卫若兰辞了出去。宝玉又与史侯详谈了一些金陵老家之事,就回到客房歇息。见麝月也从湘云那里回来,听她说,湘云见到卫若兰送的物件很是兴奋。

次日一早,他们辞了史侯一家人,又回到大船。林之孝迎上来,又把史家相赠的东西安置好,还有宝玉等人采买的物件,拔锚启程离了这里。

水阔天蓝,河道上络绎不绝的各式大船,如运盐船、官船、民运船、外邦进贡的船、还有像贾府这样的自家船,南来北往的,十分繁忙。也难怪,这是关乎着皇家、朝廷大臣、军饷、八旗子弟的生活所需之用的生命之路。正是:“长提夹岸行,千乘风便,岸直水如弦,风正帆如扇。”——引自《宿迁道中》。

宝玉站在船头,迎风望见前方有着数十骑官家人疾驰而去,心里一惊,这又是何事?又一笑,在这道上,哪日不是这样?又有一数人马过去,仔细观望后,心里暗惊,卫若兰与冯紫英、陈也俊他们怎的也这样忙乱?<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