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太平记> 端 午--- 最美丽的错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端 午--- 最美丽的错误(1 / 2)

太平记 孔璋 更新时间 2022-01-23

 端午</p>

最美丽的错误</p>

提到端午节的来历,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屈原,於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而铭此千古jg魂。</p>

但,这也不过是最为人熟知的一种说法而已,如果认真缉考的话,至少还有两种影响力比较大的地方xg传说。</p>

一是伍子胥说,当年,他濒死苦谏,却只是进一步将那刚愎自用的夫差大王激怒,竟连入土为安的机会也不与他,弃尸于江,那一天正是五月五ri,而之后,吴地百姓感其遗德,常于此ri祭祀怀念,而有斯节。</p>

一是曹娥说,这位生存于东汉年间的绍兴地方,名列后二十四孝的女子,父亲落到江里淹死了,不端 午 最美丽的错误见尸体,当时的曹娥仅十四岁,沿江号哭十余天,终于在五月五ri也投江,五ri后与父尸俱出,就此传为神话,还惊动了当时尚未成名的大文人邯郸淳就是写笑林的那位,作了一篇诔辞颂扬,之后事迹相传,也成为地方上的名人,而当地上也就开始在每年的五月五ri进行祭祀,渐渐成礼。</p>

另外,也还有起于介子推或者越勾践的说法,但实在已衰微到了连传说都翻拣不出来的地步,也就不在这里赘述了。</p>

三种说法目前都还有在流传,时而还会有些无聊文人跳出来交战一番,多数也只是想为自己的家乡争取端午起源这一光荣以及相关的经济利益而已,当然,这种事情,本就是信者桓信,谁也不可能说服谁的。</p>

但是说实话,这三种说法,实在都不大站得住脚的,特别是第三种说法,根本就是在肆无忌惮的篡改原始史料当然,这一条后面再说。</p>

三起传说中,唯一的共同点,也是最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就是时间,传说中,三人皆是在五月五ri端 午 最美丽的错误赴江而亡,之后,地方上的人便在这个ri子设礼祭祀但,也未免太巧了罢</p>

认真翻一下最早的记录好了,太史公都告诉我们了些什么呢</p>

三闾大夫,没有ri期,可供参考的只有一句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但这顶多能够证明他的死期是在四月或再后面,说明不了更多。</p>

至于伍子胥,就更加简单,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而从两汉时期的各种史记集解里,我们更是只能看到地点和祭祀方式的考证,完全没有关于ri期的记录。</p>

至于曹娥,倒是说的比较清楚:据后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者,会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ri,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ri,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为立碑焉。</p>

这就是说,五月五ri是曹娥父亲的忌ri,曹娥跳江应该是在五月二十二ri,所以,至少在当时,绝不可能在五月五纪念她。顺便说一句,我零四年路过绍兴,还专门查过当地关于曹娥的纪念文字,果然是曹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女,于五月五ri投江,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因此而起说实话,当时的感觉真是无力。</p>

那么,是谁考定了这个ri子呢在现在还能找到的古籍里面继续翻拣好了,西汉东汉,魏晋没有,都没有,直到了南朝,我们才会发现一本叫做荆楚岁时记的书,在五月条下,有着这样的记述。</p>

銆愭帹鑽愪笅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杩欓噷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澶у鍘诲揩鍙互璇曡瘯鍚с€傘€?/p>

五月五ri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ri,伤其死,故并命舟楫戈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ri,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p>

顺便说一下,所谓曹娥碑,就是当年蔡邕写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最后间接害死杨修的那块碑,不过,这块碑早在东汉年间就找不到了,虽然后来有很多据说什么书圣亲写本蔡卞大字本之类的版本,但其后面,却居然还堂而皇之的带着什么三百年后,碑冢当堕江中;当堕不堕,逢王匡之的蔡邕预言,这个,再考虑到咱们中国文人乱造古籍以为已用的悠久历史这一条,我一直都是仅供参考,不予采信。</p>

看到岁时记的记录,还是让人很高兴的,一段文字里就把三大传说都坐实了,真是高效,可再仔细看一看,却又有点不对。</p>

俗为屈原投泊罗ri,一个俗字,用得皮里阳秋,也证明了作者自己也没什么底气落实这一点,仅仅是将这件每个人都这么说的事情记录下来而已。</p>

至于迎伍君逆涛而上嗯,再对照一下范晔的文字汉安二年五月五ri,于县江溯涛婆娑迎神,很明显只是一次宗教活动,要硬说这个神就是伍子胥吧,第一找不到过硬的证据,第二伍子胥对越地似乎也根本谈不上有什么遗爱,感情上大概他自己也不至于愿意跑去保佑勾践的后人。所以,伍君云云,只能算是文学家的罗曼蒂克情绪发作而已,其在考证上的价值,最多只能算作东汉年间有这种传说的一个旁证。</p>

那么,为什么,从史书来看更可能发生在四月的屈原身死事件,以及似乎根本没法确定ri期的伍子胥身死事件,会在数百年后,被民间舆论高度一致的锁定在了五月五ri上呢</p>

这里,请允许我扯开话头,讲讲另外两个故事。一个关于岳飞,另一个关于史可法。</p>

今天的安徽省池州市境内,有一个齐山风景区,上面,有一座翠微亭,那是晚唐杜牧为官此地时,依李白开帘当翠微诗意而建,但今天,大家知道这儿,却更多是因为岳飞。</p>

绍兴元年,岳飞北上抗金,途经齐山,为当地名流所邀,共游翠微,岳武穆当时登山远眺,眼见长江如练,田园若画,追念王导临江解众之意,深觉胡虏据北,时不我待,手援一首七绝,便是:征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赶月明归。</p>

据史所载,岳飞赋诗之后,仰尽三杯便当即打马下山,连夜北赴而这首,当时便有人刻碑流传,虽为着后来莫须有之事,畏罪毁去,但古来公道自在人心,岳飞jg忠报国,却惨受荼毒如此,天下豪杰无不切齿。而池州一带百姓,更会在每年岳飞忌ri前后,组织所谓齐山庙会,面子上说是敬天地神灵,实在却是追念岳飞,从宋人笔记来看,当时颇有些明白就里的地方官,却没一个敢冒这天下之大不韪,来犯众怒。甚至,就连在任官员中也常常有人会微服于会,做些祭告文章。</p>

另一个。</p>

史可法苦守扬州,终于力竭身死,恨极了他的满清人,当然不会设庙祭他,虽然还算是留下了史阁部墓,但也不会允许百姓祭他,而自那以后,扬州民间便兴起了祭祀九纹龙史进之风,便连娼乞乐户也都有设,当每逢初一十五,全城上下都在认真叨念史公的时候,相信,没有一个汉人会真得以为这些香火是为了北宋年间的那个强盗头子而设。</p>

故事讲完了,但是,仍然不想立刻回到正题,再扯一下,扯一扯关于什么是五月五。</p>

事实上,五月初五祭河神,作舟船之戏,辟邪求福,根本就是中国上古时期百姓的固有习俗,其资格之老,远远超过了屈子投江的年份,更不要说什么伍子胥或曹娥了。</p>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汉明还没有梦佛的时候,在五胡还没有乱华的时候,在阿骨打铁木真以及努尔哈赤都还只是遥远未来的时侯,中国有五个最重要的节ri。</p>

正月初一,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p>

正月初一,是三元之ri,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四季的第一天,十二个月的第一天,直到现在,也还是很重要的ri子。</p>

三月初三,是上巳之ri,这一天,百姓都要到江河之滨,由巫觋举行消灾祛病,洗涤垢秽的仪式。而后来,特别是晋室南渡后,与那些世家子弟们相结合,渐渐演变为踏青的ri子,每年此时,有条件的人都会出城,临风吟诵,濒水饮宴,叫作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不过,今天,这个节ri已基本上消逝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