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崇祯崛起: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第一百五十六章 犒赏功臣,三国剑拔弩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六章 犒赏功臣,三国剑拔弩张(1 / 2)

 “哎呀,好多的人啊!不好了,这怕是有人打过来了!”</p>

“天啊,快,快去上报村令,看村令大人怎么吩咐!”</p>

......</p>

唐通带领的大队兵马入京,直接将京郊的百姓们吓得不轻,一个个见到大军踪迹之后,田地哪里还敢管,纷纷往村子里逃去找村令,还有的甚至直接往乡间巡查军方向赶去报信。</p>

原本在崇祯设立新政之前,京郊地区在闯军攻打过来的时候,其实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村落想着迎闯王不纳粮。</p>

但是现在,经过了乡间巡查军保护百姓、村令村尉直接处理百姓的难题而且还送来农具耕牛、朝廷从他们百姓中选拔农令俸禄直接让一家子衣食无忧......等等等等的事情之后,除了那些被专门抽出的坐地虎组成的村落,其他村子的村民都对这全新的大明感恩戴德。</p>

正是因此,发现大军的身影,人人都自发站在了大明的角度。</p>

“村令大人,快,有敌军打过来了!你快去报信!”</p>

“村令大人诶,外面好多人!快想想办法带我们躲起来啊!”</p>

......</p>

靠近京城最外围的村令们,纷纷收到了这样的通报,看到那些前来汇报的村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不少村令还真把他们所说的当成了真。</p>

于是,好些村落直接在村令领导下全村汇集,然后村尉前去打探消息、通报消息,村令则带领所有村民往山上或者特定可以隐藏的地方躲起。</p>

出现敌军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之前崇祯编撰法条的时候,也将之一并撰写在了其中,当时想的是村落管理制度推广之后,其他地方的村落很有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却没想到居然直接让京郊的村令村尉们在自家军队前来之际,实际演习了一次。</p>

但是一时之间,虽然兵荒马乱,底层村令与村尉的效用,在这时候当真调集了起来。</p>

而见到村令村尉们在遇敌之际,这么果断处事也清晰,村子里原本只是表面归心的村民,也不少都真心相信他们了。</p>

当然,这样的闹剧倒也没有闹腾到底。</p>

村尉们到底都是直接从军队之中转化而来,他们对于大明的队伍,以及其他军队的队伍,自然能够一眼就看明白。</p>

等他们发现,眼前出现的军队,并不是所谓敌军,而同样是大明军队,甚至还是不少村尉们原本自己所待的军队之后,危机自然当即解除。</p>

于是,自家军队班师回朝的消息,便迅速往上、往周围传递去。</p>

其他村落得了提醒,自然便不再害怕这支突然出现的大军,同时,京城之中的崇祯,也收到了这则消息。</p>

当然,就算没有乡间巡查军送来的消息,崇祯也早就通过唐通队伍提前派出的前哨得知军队到来了。</p>

确定唐通唐将军带着大军回朝之后,崇祯的脸上便立刻洋溢笑容:</p>

“好,来人,去看看御膳房准备的怎么样了。朕要大部队到了之后,便能吃上热乎乎的饭食!”</p>

让唐通带军归来的信中,崇祯特地让他将新附的那些原闯军留下驻守城池,把跟着一起打过仗的老兄弟们带回来。</p>

真要说,崇祯这段时间以来,最对不起的,便是那些跟着他一起南征北战,从昌平开始一起守城的将士们。</p>

随着招降的一次次进行,太祖的一次次加持,军队之中的士卒数量一下子暴涨了不知道多少倍,而且还都具有差不多的战斗力。</p>

之前闯贼一直占据优势,正是因此,打仗、调动的时候,崇祯也几乎不会看原本是哪里的部队,而是根据队伍的远近,直接就近调度,包括追击、收复失地的时候,也同样如此。</p>

站在大局的角度来看,这自然没有什么,甚至可以说是更好地选择,但是,真要是细细考量,崇祯对最开始跟着他南征北战,担当了最大压力最大死伤的这群队伍,却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奖励。</p>

除了在昌平的时候,得到过一些赏银,以及几次大胜之后得到过大宴之外,就几乎没有任何优待了。</p>

战时的时候,崇祯自然想不到这么多,那样的境况下,本就对战争并不熟悉的他,也只能全副心思都用在如何迎敌上。</p>

但是现在,大局已经基本定下,而且新政也有了成效,加上村令体系的搭建成熟,正是大量官位产生,大量奖励下发的时候。</p>

之前战斗的时候,没有额外照顾那些陪他东征西战的兄弟们还情有可原,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崇祯肯定得想办法照顾照顾之前的那些老兄弟了。</p>

毕竟真要说起来,如今数万的大军,真正从一开始就是站在崇祯这一边,而不是招降的敌人的,几乎也就只有这些老兄弟!</p>

“陛下,唐将军到了。”</p>

内侍的话让崇祯从之前的回忆中清醒过来。</p>

等在皇城城墙上的崇祯,抬眼看向外面,只见唐通身骑高头大马,全副甲胄。</p>

而在他的身后,却是近千人的步卒。</p>

理论上来说,当然是配上骑兵前来觐见皇上,会显得更显军容齐整,更显军势浩大,但是,唐通却没有这样选。</p>

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这一点,而是,走在他身后的这些步卒,正是之前随着他、随着崇祯一同拼死守卫昌平的那些将士!</p>

“好!好!”</p>

崇祯看着威武雄壮的将士,心中也顿生豪气。</p>

这些将士,崇祯确实没办法都认识,甚至可能总共都记不得几个名字,但是,他们中的不少人,崇祯却都见了便感到熟悉。</p>

看着这群将士,他甚至都有种回到了当初围困昌平那时的感觉。</p>

只不过,如今的他,不再是那个满朝文武支支吾吾,身为皇帝却只能带领数千士卒亲自出征的那个皇帝,而是现在手握数万重兵,两次让国运因为自己的政策而暴涨的崇祯!</p>

“当年昌平的将士们,如今,还剩多少?”</p>

“启禀陛下,如今,末将麾下还剩九百七十二名,此外,京城之中应当还有一千多人,总共应该两千出头吧。”</p>

对于那一批从最开始战斗到最后的将士,崇祯特地留意,唐通身为亲自带着他们一同作战的统帅,自然只会更加留意。</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