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自然也。
其乃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故道于万事万物中,又以百态存于自然。
道有非恒道,恒道,可想象,不可想象,可感知,不可感知,有属性,无属性
道之种类驳杂繁多,细数之下如星辰密布,不可尽说,若笼统而分,大致与世间生灵一致,分作先天道与后天道。
先天之道,乃无中生有,有中反无。
柔弱胜刚强,以德而化,天下归。
势未成,需静守,势已成,自向前。
阴阳反复相合。
后天道脱胎自先天道,无为、无形、无相、无往、无体、无有、无无
故道即是虚。
其无形无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它是最大的虚空,包罗万象。
它产生万物,装载万物,化解万物,协调万物,与万物混而为一。
万物生死轮回,乃大道演变交替。
魂归虚空,即入道界。
道界不可探,不可查,不可听,不可闻。
凡三十三天生灵,皆受道界缠缚,轮回如罗网,跳不出,看不透。
功盖千秋,开创三十三天太昊经的伏羲氏太昊帝跳不出。
捏黄土以造人,孕育众生的初代女娲氏风里希跳不出。
那创立祭骨炼道典,补全世间道法的道祖同样也无法跳出道界之外。
因为他虽身不在境界之中,但却是在道之内,一切举动皆是道之体现,道恒则人恒,道变则人变。
【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iiread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太多惊艳万古的大人物跳不出道界轮回,只能以道作为依托,争得一世风华。
自小习剑,自小参道的陆伯涯对于这所谓的道界轮回早就有了自己的看法。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看法也是时刻在变动,并非一如初始。
少年时他心比天高,豪情万丈,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做出超越伏羲、超越女娲、乃至超越道祖的成就,跳出道界,超脱于世,不受因果纷扰。
青年时他初晓世事,明白了这世上有许多东西非人力所能及,所能改,豪情有所减退,但心性却是趋于成熟,对于道界轮回的看法更偏向于探知,抵触排斥心理大大减退。
中年时他饱经沧桑,头脑变得愈发睿智,思维变得愈发清醒,清醒到他看透了一些命理脉络却没有丝毫年少时的高兴与自豪,反而常常哀叹,再不去奢望能有一天摆脱天理轮回,反控道界。
他不再想着站在巅峰,接受芸芸众生的顶礼膜拜,想的只是如何能让自己的族人的生活过得更好。
栗陆氏族长之位,他一坐就是数千年。
数千年的时光,让他的修为愈加深厚,却也将他昔年的棱角磨平。
陆伯涯再不是那个年少轻剑快马踏平川的陆伯涯,而是一个终日想着如何守成的栗陆氏族长。
在遭逢刑天与神农氏大军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剑都未曾出鞘,多年沉寂可蓄养剑意是不假,但剑意可叠加,人心却再难复回。
沉寂了太久,很有可能某一天再想出剑时,剑仍旧锐利,心中却不再有能与手中剑匹配的锋芒。
正如冰封了太久的身躯很难再有滚烫的热血流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