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鸳鸯劫> 第十六章 爱别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爱别离(1 / 2)

鸳鸯劫 默写华年 更新时间 2022-01-22

 第十六章

爱别离

从豫华山回来后,加之李云伟韩静芳的事情,他的精神状态始终处在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他用直觉判断,豫华山、张家沟村、大宅子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想从山中搜寻到的箭簇为线索,找到这一系列诡异事件的原因。

津桥大学图书馆三楼,张彦哲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正在仔细研究一本关于唐朝的文献资料,一旁的笔记本电脑处在一个待机的状态,由于处于晚饭的饭点,本就人烟稀少的图书馆三楼,人就更少了。这是一本关于唐朝中晚期的杂记,书中记录了很多唐朝正史上不曾有的故事,张彦哲看的很仔细,也越发的痴迷,他觉得这些非官方的杂记,记录的事情更为真实。

……

9世纪中叶唐朝皇帝残暴昏庸,政治腐败,整个社会千疮百孔,军阀割据四方,民不聊生,天下反唐志士均起义。大中十三年(859年),裘甫在浙东地区领导的农民起事,咸通九年(868年),庞勋在桂州(今广西桂林市)领导驻军作乱,史称“庞勋之乱”。这两次变乱虽然很快被唐王朝镇压下去了,但是开启更大规模起事的先声。宋祁《新唐书》总结教训:“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裘甫起义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二月至次年六月,在江南东道的浙东一带,发生了以裘甫为首领的农民起义,揭开了推翻唐王朝农民战争参见唐末农民起义战争的序幕。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建元罗平铸印称天平大聚资粮,购良工,治器械,声振中原。裘甫率义军反唐,是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前奏,揭开了推翻唐王朝农民战争的序幕。

王仙芝起义

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在山东长垣聚众起义。起义军很快占领了长垣县城,第二年便攻克濮州、曹州。民众纷纷参与起义,军队人数发展到数万人。起义到了第三年,起义军在汝州大捷,后来唐朝招安,王仙芝两度动摇,第一次黄巢坚决反对,大骂仙芝“始吾与汝共立大誓,横行天下。今汝独取官而去,使此五千余众何所归乎?”。黄巢率领二千人马向北进发,与王仙芝分战两地。仙芝转攻郢州时,唐朝招讨副都监杨复光再次诱降,仙芝遣尚君长、楚彦威等人洽降,中途为唐招讨使宋威所劫持,宋威贪功,妄报战胜,尚君长等人移送长安被杀,仙芝大怒,降敌之事再次未遂。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于黄梅大败被杀。

黄巢起义

乾符二年(875年),黄巢响应王仙芝,遂在冤句起事,号冲天大将军。黄巢军避实就虚,避开藩镇力量强大的中原地区,向南方长驱直下,渡过长江,转战荆襄、皖南、浙东、福建,公元879年,黄巢起军攻克南方重镇的广州,活捉节度使李迢,并控制了岭南的大部分地区。黄巢军发布公告:要率大军直捣长安,推翻唐朝的统治。十月,黄巢军从广州北上,公元0年渡过淮河,攻下洛阳;中和元年(1年),黄巢军进入长安,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众迎接黄巢大军进城,一月十六日,在含元殿举行开国大典,建立了大齐政权,建元“金统”。逃往四川的唐僖宗纠集各地的残余势力,向黄巢军反扑,黄巢率军顽强抵抗,在关键时刻,大将朱温叛变降唐,黄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出长安,转战山东泰山一带。中和四年(4年)六月,黄巢在莱芜虎狼谷与唐将时溥决战,兵败自刎。黄巢从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号“浪荡军”,继续在河南、山东一带从事反唐斗争,但始终未曾形成气候

……

“冲天大将军!金统!河南山东附近!”张彦哲在书中看到这几个词,拿起铅笔勾画起来,并拿出之前的笔记,对照起来。

“这些没有价值,跟之前查到的资料一样……”张彦哲推了推眼镜,一脸失望的嘟囔着,整整坐了一天的他没有发现新的有价值的东西。

通过几天线索的梳理,他推测:箭簇是黄巢起义军自制的,年代大约在公元0年左右,冲天大将军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巢的称号,金统是他自立政权的名称;貔貅身上的金统七年秋,对应的正是公元8年,起义军在这一年由一个称为安远大将军的人带领,来到了张家沟村,他们曾在这里与政府军发生过激烈的冲突,从历史结果看,起义军是被剿灭了。但令人疑惑的是,起义军多游走在中原或各大城市间,在那么偏僻的小村庄,发生那么大规模的对峙也是十分异常的,还有那个“安远大将军”,在泱泱中华史上,叫这个名称的,没有一千,也有一百了,这想查出此人,是不容易的。

“咳咳……嘀嘀嘀……”

正在此时,处于待机状态的笔记本电脑响起了qq的消息音,电脑屏幕也亮了起来,张彦哲凑上去一看,是叶盈发来的消息。

叶:“傻瓜!我下班了,写了一天的调研报告,眼睛都直了,晚上请你吃大餐,你在哪呢?”

张:“你才傻瓜呢,我是大文豪,我在校图书馆三楼呢!查了一天资料,没头绪、头疼。”

叶:“你总在三楼转悠,怎么会有突破!去二楼转转啊,二楼有很多传记、小说、杂文兴许会有发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