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篡明> 第二十一章 江中龙(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江中龙(六)(1 / 2)

篡明 刃上S 更新时间 2019-09-04

 (今天四更,哈哈,求收求推!)李辉反过来倒过去仔细看了看,心中疑团渐渐消散,不是传国玉玺,传国玉玺上刻的是螭虎钮,螭多为双尾,而且按照李辉以前看过的资料,那个传国玉玺上刻的也是双尾螭,而这个刻的却是单尾,而且那黄金成色也不好,分明就是伪造的。

“谁敢伪造传国玉玺?”李辉看出点名堂,这一块绿油油的石头他也不看得那么重了,甚至有一种把金子敲下来的冲动。

“大哥,这是什么东西啊,方方正正的,好像个印章?”王承化接过来,看着玉玺上的虫鸟篆字,“哈!这么多弯弯曲曲的画,都是什么东西啊!”

“这个是传国玉玺。”李辉一把抢过来,“传国玉玺,听说过么?”

“啥?”几个人都睁大了眼睛,那表情似乎被巨惊讶得事情雷到了,“传国玉玺?”

“当然不是真的,”李辉笑了,“真的传国玉玺早就被后唐李从珂抱着跳入火中遗失了,现在用的都是假的。”李辉给这几个土条做完科普,“去查查,附近满清的官员中有谁喜欢收集古玩的,报上来,咱们好把这个送给他。”

“这么好的东西,真的要给满清官啊!哇!这上面好大一块黄金啊!”雷通并不留意这块绿油油的石头,一双眼睛只在那块镶补的黄金上流连。

没办法,就这品味,这个真没办法。

前方奸细传来谍报,太湖(安徽县名)、宿松、潜山、英山一带义军风起云涌,已经立大明宁藩后裔朱统锜为石城王,居于潜山飞旗寨,立官职,辖地方,俨然一方诸侯;江西、湖北、安徽等地百姓也纷纷揭竿而起,同声声援起义。

李辉在靖江看罢谍报,心情大好,虽然他早就知道这场战争最终要在一年后失败,但是我们还有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中或许一定会有转机,因为这个世界有了我。

“派去上虞县平冈寨的人回来了没有?”李辉问道。

“回来了,但是张煌言说现在实力不济,不能贸然出兵。”程六站在李辉的面前,一板一眼的回答道,李辉皱了皱眉头,“看来联合义军共同举事的可能性不大了。”

“程六,我有一件大事要交给你去办。”李辉拿过两封书信,“你跑一趟云贵,将这两封信交给大西军干将孙可望和李定国,千万要让他们取得对咱们的信任,明白么?”

“大哥,据说他们都是张献忠的部下,历来和大明军队为仇,会不会和咱们……”程六面有难色,灰黄的脸上闪烁着一点忧虑之色。

“程六,你怕死么?”李辉将信放在桌子上,一双眼睛盯着程六,幽幽问道。

“怕,只怕死得不明不白。”程六略加思索,回答道。

“我也怕死,我也怕死得毫无价值,像地上的蝼蚁一样活得稀里糊涂,死得窝窝囊囊。咱们男子汉大丈夫生在天地间,就要往前闯,凡事不要怕,不要惧,人生在世,寥寥数载,死生事大。要死得有价值。你明白么?”李辉语重心长的劝道。

“大哥,我知道了,人活着就要干出点事情来,要不然和那些山野村氓有何不同!”程六向李辉敬了个军礼,转身退下。

走到门口,程六转过身,大喊道,“大哥,程六一定把事情办好,请你在家放心!”

“好兄弟!我先谢过你了!”李辉大步走过来,拍拍程六的肩膀,“不要怕,尽管去做。如果有可能,要拜谒永历皇帝,把这封信交给他。”

“嗯!”程六跺跺脚,头也不回的出了大门,向遥远的云南走去。

望着程六远去的背影,李辉心头闪过一丝不安,如果程六这次前途未卜……他努力停止自己的这种想法,如果程六不能成功,那只能说不能做一个合格的谍报人员。

山西靳家,深宅大院中,层层楼阁,座座亭台,众多仆役打扫庭院,身高力壮的大汉们在院墙上的碉楼上来回巡视,门前尽是前来拜访的车马,熙熙攘攘,昼夜不息,端的是福禄满堂,妻荣子贵的大家气象。

一个叫花子拎着讨饭棍,在靳家门口不停地观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望风的。但是人们来回穿梭,谁有时间去顾及他?

靳家正厅,坐北朝南,初春的阳光暖暖的洒进来,照得人昏昏欲睡。一个年及花甲的老人脸色煞白的坐在檀木太师椅上,手脚不停的抽搐,看着桌上的那封信和被石灰泡得几乎成为干树枝一样的手指,额头上的汗滚滚而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