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刺明1637> 崇祯时代简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崇祯时代简历(1 / 2)

刺明1637 韦氏宗祠 更新时间 2022-01-11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p>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l年。</p>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7年。</p>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p>

…………………………</p>

13、神宗朱翊钧,穆宗第三子。</p>

14、光宗朱常洛,神宗长子。</p>

15、熹宗朱由校,光宗长子。</p>

16、思宗朱由检,光宗第五子,熹宗弟。</p>

人物生平</p>

基本资料</p>

崇祯皇帝朱由检,于公元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明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病故后,由于没有子嗣,他受遗命于同月丁巳rì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p>

个人功绩</p>

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伊始,就是大力清除阉党。明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崇祯皇帝谈笑间铲除了魏忠贤集团,曾一度使明王朝有了中兴的可能。</p>

当时的明王朝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军的烽火愈燃愈炽,而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则将骄兵惰。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朱由检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同时,他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官员。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与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p>

失败原因</p>

朱由检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因矛盾丛集、积弊深重,无法在短期内使政局根本好转。朱由检xìng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于求成,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在与后金战争的紧要关头,朱由检中了后金皇太极的反间计,冤杀袁崇焕,使辽东防卫几近崩溃。他又增加赋税,增调重兵全力防范雄居东北的后金政权和镇压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p>

因对外廷大臣不满,朱由检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后,又重用另一批宦官。给予宦官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大批宦官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甚至派宦官总理户、工二部,而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宦官权力rì益膨胀,统治集团矛盾rì益加剧。无奈中,他不断反省,四下罪己诏,减膳撤乐,但终无法挽救明王朝于危亡。</p>

以死殉国</p>

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临没顶之灾。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三月十七rì,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rì晚,朱由检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p>

(也称万寿山,今běi jīng市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回宫后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良。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嘱了儿子们几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着说:“妾跟从你十八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rì。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说完解带自缢而亡。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朱由忙又召来15岁的长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她昏死了过去。朱由检又砍死了妃嫔数人,并命令左右去催张皇后自尽。张皇后隔帘对朱由检拜了几拜,自缢身亡。十九rì凌晨,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běi jīng城。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了一道给李自成的血书,说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也无脸到地下见列祖列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任你们分割尸身,只是不要去伤害百姓。他将血书藏入衣襟,登上煤山,自缢于寿皇亭。王承恩也在对面树上吊死殉国。</p>

明朝告亡。</p>

李自成进城后,将他的尸体抬到东华门,搜出身上的血书,葬在昌平州。当地人民又将他合葬在田贵妃墓中。满清军入关后。将他移葬思陵,谥为怀宗,后改谥庄烈帝。南明政权谥他为思宗烈皇帝,后又改谥为毅宗,史又称崇祯。</p>

崇祯帝卒后,南明弘光年间谥思宗烈皇帝。庙号思宗,后改为毅宗。后金改为庄烈愍皇帝。庙号怀宗。葬běi jīng昌平思陵。[1]</p>

大事年表</p>

万历年间</p>

崇祯帝-朱由检年谱</p>

万历三十八年(1610)1岁</p>

十二月二十四rì(立rì),生于紫禁城慈庆宫,为第五子。父朱常洛(明光宗)时为太子,母刘氏地位低微,于生产后失宠,移居冷宫。</p>

万历四十二年(1614)5岁</p>

生母刘氏于冷宫郁疾而终。改由李选侍(西李、康妃)监护。</p>

万历四十三年(1615)6岁</p>

五月,“梃击案”发,首次陪同祖父(万历皇帝)及父、兄召见朝臣,御史刘光复被当廷杖责,君臣不欢而散。</p>

万历四十四年(1616)7岁</p>

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称大汗。</p>

万历四十六年(1618)9岁</p>

后金以“七大恨”伐明,占领抚顺。</p>

万历四十七年(1619)10岁</p>

明金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p>

万历四十八年(1620)11岁</p>

七月,神宗(万历)病逝,父常洛继位为皇帝。</p>

八月,光宗(泰昌)病逝,兄朱由校(天启)继位。</p>

接连发生“红丸案”和“移宫案”,改由东李选侍(庄妃)监护。</p>

天启年间</p>

天启元年(1621)12岁</p>

后金军队分8路进攻辽东,占领沈阳、辽阳等主要城市,辽东大部沦陷。</p>

天启帝信用rǔ母客氏及太监魏忠贤,委以大权。</p>

天启二年(1622)13岁</p>

九月,受封为信王。</p>

天启四年(1624)15岁</p>

秋,东林党人发起对魏忠贤的攻击,失败,魏忠贤开始专权。</p>

天启六年(1626)17岁</p>

正月,努尔哈赤率军攻宁远,袁崇焕固守,后金军不克而归。</p>

八月,努尔哈赤病故,八子皇太极继位。</p>

十一月,离开紫禁城,搬入信王邸。</p>

天启七年(1627)18岁</p>

二月,娶王妃周氏,即周皇后,及庶妃田氏、袁氏。</p>

八月,明熹宗(天启)病逝,遗诏以皇五弟继位。二十四rì,即皇帝位,改元为崇祯。</p>

九月,册周氏为皇后。</p>

十一月,籍没宦官魏忠贤及熹宗rǔ母客氏,魏忠贤自杀。</p>

裁撤各处监军太监,并禁太监擅自出京,干预政务。</p>

十二月,会推阁臣,以枚卜方式选任钱龙锡等6人为内阁大学士。</p>

崇祯年间</p>

崇祯元年(1628)19岁</p>

五月,焚毁《三朝要典》。</p>

七月,召对袁崇焕于平台,袁提出五年复辽。</p>

八月,定制,每rì在文华殿与辅臣共同处理朝政。</p>

十一月,会推阁臣,温体仁、周延儒同东林党人发生激烈冲突。</p>

是年,陕西等地大灾,此后灾害频仍,出现全国xìng大饥馑。陕西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p>

崇祯二年(1629)20岁</p>

二月,长子朱慈烺生,明年册封太子。</p>

批准裁整驿站。</p>

三月,定立魏党“逆案”,入案者255人,分别惩处。</p>

五月,以徐光启主持用“西法”修定历书,至崇祯8年修成《崇祯历书》137卷。</p>

六月,袁崇焕擅杀东江总兵毛文龙。</p>

十月,后金军第一次入塞,威胁běi jīng。袁崇焕入卫京师,被逮,明年被杀。</p>

</p>

十二月,周延儒入阁。</p>

是年,江南学人团体“复社”在吴江尹山招集第一次大会。</p>

崇祯三年(1630)21岁</p>

,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对农民军剿抚并用,部分农民军流动至山西。</p>

五月,后金军返辽东。</p>

六月,温体仁入阁。</p>

十二月,加派“辽饷”153万余两,合原加派“辽饷”共计680万余两。</p>

是年,东林党人同反对派为争夺权力纷争不已,东林派辅臣薛(火广)等相继罢去,钱龙锡被逮治,后遣戍。</p>

御马监太监庞天寿等受洗加入天主教,天主教开始进入宫廷活动。</p>

崇祯四年(1631)22岁</p>

正月,赈济陕西灾民,定议对农民军实行以抚为主的政策。</p>

八月,后金军围攻辽东前线重镇大凌河,十月城降。</p>

九月,杨鹤以召抚无效被逮治,召抚政策失败,陕西、山西农民起义更炽。</p>

复遣太监出京监军,并以太监张彝宪总理户、工两部钱粮。</p>

闰十一月,登州游击孔有德等叛乱,sāo扰山东各地。</p>

崇祯五年(1632)23岁</p>

八月,皇三子朱慈灿生,后封定王。</p>

崇祯六年(1633)24岁</p>

六月,皇四子朱慈焕生,后封永王。</p>

周延儒罢,温体仁遂为首辅。</p>

十一月,农民军大批渡过黄河,进入河南地区。</p>

崇祯七年(1634)25岁</p>

正月,以陈奇瑜为五省总督,主持围剿河南、陕西等处农民军。</p>

七月,后金军第二次入塞,蹂躏宣府、大同一带。</p>

八月,撤内监监军、监部,此后旋撤旋复。</p>

十一月,陈奇瑜以剿抚无效罢职逮治,改任洪承畴为五省总督。</p>

崇祯八年(1635)26岁</p>

正月,农民军克凤阳,掘皇陵。明廷调集各省jīng兵7万余在中原进行会剿。</p>

八月,以卢象升为总理,与洪承畴分责东南、西北的剿除农民军战事。</p>

十月,下诏罪己。</p>

十一月,郑(曼耳)案起。</p>

崇祯九年(1636)27岁</p>

年初,农民军主力高迎祥等部纵横于豫、皖、川、陕各省。</p>

三月,工部侍郎刘宗周上《痛愤时艰疏》,对崇祯帝治国政策进行系统批判。</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