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汉墙> 第二百五十八章 兄弟情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八章 兄弟情长(1 / 2)

汉墙 炮王 更新时间 2022-01-10

 襄阳

自刘琦身死许昌以后,荆北就陷入了混乱,虽然尚有刘琦之弟刘琮在襄阳,但任谁也没考虑过让刘琮继承刘琦的北楚王王位。当初兄弟相争,他们都是支持刘琦的,但如果现在支持刘琮,谁能保证日后刘琮会不会给他们小鞋穿。

可如果不请刘琮继任北楚王,剩下的选择就只剩下两条。刘琦没有子嗣留下,给北楚众官留下的两条路,一条就是投奔西汉,还有一条就是归附南楚刘备。这两种意见已经成为如今北楚争论最激烈的两种观点。但随着刘备率兵进入了襄阳,二楚合并似乎就变成了众望所归。

刘备苦等多年,终于等到花开月明,但也正是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刘备更是需要让自己的仁义深入人心。刘备很清楚,论人力、物力,自己目前根本就比不过西汉的刘福。唯一能够有所依仗的,也就只有自己经营多年的名声。

当张飞被俘的消息自宛城被人送回以后,刘备就开始考虑派何人北上与刘福展开同伴。对于张飞,刘备并不单单只是在意张飞的武艺,就算是养只阿猫阿狗出现意外都会感到难过,更何况是追随自己数十年的异姓兄弟。

“你就是曹昂?”在襄阳的州牧府中,刘备饶有兴趣的看着昂首站在自己面前的年轻人问道。

“正是在下。”

“呵呵……果然仪表堂堂,比你老子要好看。子修,不知你父如今可安好?”

曹昂还没答话,站在曹昂身后的曹培已经忍不住冷笑了一声,出言问道:“刘荆州何必惺惺作态?若非你等小人从中作梗……”

“子恒,休要与这些人浪费唇舌,这些人若是还有一点羞耻心,又怎会干出那等无耻的行径。你放心,陛下曾言,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早晚会有我等与这些人算账之时。刘荆州,书信已送到,如何决断自由你自己做主,告辞。”曹昂说完这话扭头就走,曹丕恨恨的瞪了刘备一眼,也跟着转身离去。

“大王,就这么让他们离开?”刘备身边一人忍不住出声提醒刘备道。刘备闻言看了说话之人一眼,反问道:“不让他们走,你待如何?”

“把他们抓起来,三将军不是被他们给抓了吗?正好用他们来换人。”

刘备苦笑着摇了摇头,“沙沙莫要胡闹,若是我们今日动了这二人,下回翼德的人头恐怕就要被送回来了。”

“那个西汉帝会那么干?”被刘备称为沙沙的蛮人有些不信的问道。沙沙本名沙摩柯,是五溪蛮族的少族长,平日里与张飞关系最好。沙摩柯佩服张飞的武艺,不过张飞喜爱的却是沙摩柯族里出产的猴儿酒。

“沙沙,西汉帝的为人老夫比你要清楚,眼里难揉沙子,此事你不必过问,且安心待着。”刘备难得严肃的警告沙摩柯道。

“诺,沙摩柯遵命。”

摆平了沙摩柯,刘备扭头对坐在一旁的诸葛亮道:“孔明,依你之见,此事我们要如何应对?”

“回大王的话,三将军不容有失,眼下三将军身陷敌手,我们手中虽然尚有一部分自许昌‘请’来的人,但眼下却也有些投鼠忌器,万不可激怒西汉方面。”

“那依你之见,此去宛城,可需我亲自前往?”

“这倒不必,如今荆北初定,大王尚需坐镇襄阳安抚荆北人心,若大王放心,此事不如就交由亮来负责,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孔明愿意担当此事,那真是太好了。不知孔明可需何人一旁辅佐?”刘备毫不犹豫的点头应允道。

诸葛亮闻言笑了笑,轻摇手中羽扇道:“大王放心,此去宛城并非与西汉刀兵相见,为显诚意,亮此去只需带上百人足矣。不过自许昌‘请’回的那些人,恐怕这次都要送与那西汉了。”

“……荀文若大才,就这么拱手相让……”刘备有些不舍的说道。

诸葛亮轻声劝道:“大王,与其留下一个心存二心之人,倒不如趁早消除这个隐患。”

“……那一位是否也要一同前往宛城?”刘备忽然问诸葛亮道。诸葛亮知道刘备口中所说的那一位是指谁,闻言答道:“大可不必,相信西汉那边也不会愿意要那一位。”

“……孔明,你说我们若是将那一位也一并送去西汉如何?”刘备眼珠一转,有些坏笑的问诸葛亮道。

诸葛亮却无奈的苦笑道:“大王,那一位对我等还有一点用处,可对西汉来说却半点用处也无。就算西汉接受了那一位,只要将其安置在西域,恐怕也难以发生大王所期望的情况。”

被诸葛亮说破心思的刘备半点不好意思也没有,问诸葛亮道:“孔明准备何时启程?”

“最迟三天,再多时日亮担心三将军那边会吃亏。”诸葛亮想了想后答道。

刘备之所以问诸葛亮哪天动身前往宛城,是希望还有一点时间可以让他再努努力,劝说被“请”来的那些许昌大才可以答应留在襄阳。张飞将留守许昌的朝臣一网打尽,在离开许昌抵达宛城以后,便将许多为曹操效力的重臣连同家眷一起送到了襄阳,而像夏侯娟那样父辈不在许昌的妇孺则被留在了宛城。

眼下宛城已被西汉所占,被张飞留在宛城的那部分家眷自然也就获得了解救,像曹操、夏侯兄弟那些率兵与袁绍作战的人的家眷都已经得以团圆。但像荀这样人在许昌的,则一家老小都在襄阳。

刘备希望可以利用这最后的三天说服那些曹氏旧臣改换门庭,但叫刘备感到意外的时候,那些曹氏旧臣似乎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离开襄阳。当初为了显示自己的仁义,除了不许这些人离开襄阳,刘备并未禁止这些人之间的走动。

原本是想要通过曹操战败让这些曹氏旧臣放弃对曹操的忠心,可现在看来此举并不妥当,在被送到襄阳的这十几家人里,刘备一家都没有说服,哪怕刘备抬出了汉室天子这块已经不怎么管用的招牌。

灰心丧气的从安置荀的府邸中走出门,刘备一脸失望的带着人离开了。相比其他人,刘备最希望能够收服的就是荀。荀家在颍川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而荀则是荀家这一代中才能最出众的。能够被曹操誉为再世萧何之人,那才能又岂是白给。可惜荀这回似乎对刘备的意见很大,丝毫不在意刘备大汉皇亲的身份。

刘备铩羽而归,荀默默无语的看着自己手中的书。一名年轻女子走了进来,手中端着一个托盘,盘中摆放着一些吃食,柔声对荀说道:“公公,且用一些饭食吧。”

“嗯。”荀微微点头,放下手中的书,微笑着对年轻女子说道:“秋儿,长倩人呢?”

“母亲病体初愈,长倩正在照顾。公公有话要对长倩说?”被唤作秋儿的女子轻声答道。

“嗯,去把长倩找来。”

“是,公公稍候,儿媳这就去找长倩。”

看着秋儿离开,荀心里微微点头,对自己这个儿媳很是满意。当初曹操要跟自己结这门亲的时候荀还有一点不乐意,但现在看来,还好当初自己最后还是同意了,否则上哪找这么一个乖巧懂事的儿媳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