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汉墙> 第一百七十章 一路见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章 一路见闻(1 / 2)

汉墙 炮王 更新时间 2022-01-10

 从陇西到长安的路程不是一天两天能走完的,张鲁虽然攻势甚急,但想要打下梓潼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燃文书库][][774][buy][]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在与关王刘福见面以前,黄权想要在前往长安的路多看看,了解一下如今的关。

虽然没有来过关,但对于关早些年的遭遇黄权还是有所耳闻,也能想象得出遭受连连战乱后的百姓会面临怎样的困境。可让黄权感到心惊的是,关的百姓似乎已经忘却了曾经经历过的那些惨事,在官府的帮助下,每个人都精神百倍的建设着自己的新家园。

这种精神让黄权不敢想象在经过数年休养生息以后,关会爆发出多么惊人的力量。而这股力量的受益者,正是如今对益州虎视眈眈的关王。关于关王是贤王,黄权相信,但说关王对除了关以外的地方没兴趣,打死黄权都不信。

通过分析,黄权可以很肯定,关王这段时间所做的种种,都是在为日后出兵收复原做准备。可惜这种判断除了黄权自己,即便是随行的王甫也持怀疑态度。一路走走停停,看着百业兴旺的关,再对一下如今的益州,黄权忽然没来由的对刘璋产生了一丝不满。

一天到晚知道巩固自己手的权力,一点不为将来考虑,即便他真的一统了益州,已经筋疲力尽的益州又如何抵挡蓄势已久的关?黄权忽然觉得出使关请求援军这件事本身是错误的。

“国山,我有点后悔来关。”在晚休息的时候,睡不着的黄权忽然跟同样睡不着的王甫说道。

王甫闻言安慰道“公衡,关王也不是顽固的人,公义不是说了吗?只要拿出可以打动关王的报酬,肯定能让关王出兵。”

“……可我担心关王胃口太大,一个汉郡满足不了……也许整个益州都不能满足。”黄权话说到一半停顿了一下,对王甫说出了自己最担心发生的情况。

“应,应该不至于吧?”王甫被黄权的话给惊到了,有些结巴的说道。

“不,不是不至于,而是肯定。国山,一个人无论想要做什么,首先是必须手底下有足够的人,关这段时间一直在努力招揽劳力,哪怕是并州黑山军那种叛逆,关都照收不误。那个关王想要干什么?他是在为关日后出兵打基础。像是盖房子,唯有地基打牢固,房子才能建的高。只有有了人,才不需要为钱粮发愁,只有有了人,才不需要为兵源发愁,只有有了人……”

“公衡,即便事情真如你所料,你打算怎么做?想办法阻止关王吗?”王甫打断了黄权的话问道。

黄权被问得一愣,不解的看着王甫,见王甫轻叹一声,缓缓的问道“公衡,你觉得这汉室的正统是在许昌还是在关?”

“国山这是什么意思?”黄权皱眉问道。

如王甫所问的那样,许昌的天子的确是当今天子,可从这位天子到了许昌以后,这天下有多少人发自内心的承认,谁也不好说。哪怕是前任益州牧刘焉,恐怕也没把许昌天子当回事。真正把许昌天子当作汉室正统的,恐怕只有那些忠心汉室的臣子。可随着关王异军突起,那些汉室忠臣又多了一个选择。

不能怪这些汉室忠臣势力,之所以忠心汉室,是不希望改朝换代。至于谁来做天子,这些汉室忠臣说实话真的不是太在意。以前除了许昌天子,汉室忠臣没有别的选择,而关王的崛起,却又给了这些人新的选择。为了防止那些汉室忠臣前往关,掌握许昌的曹操不得不加大了对这些人的监视,避免这些人外逃。

可随着关王贤王的名声传遍天下,忠心汉室的人还是络绎不绝的前往关,在得到关的审核后,皆都得到了妥善了安置。如果不是家族的拖累,黄权、王甫说不定也会投奔关。

“国山,你欲背主?”黄权盯着王甫问道。

王甫闻言一笑,摇了摇头,“公衡,在你眼里,我王国山是那种背主小人吗?我只是在为日后考虑。你觉得咱们如今的主公能是关王的对手?”

“……”这个问题挺尖锐,黄权想了想,不得不承认道“关王的确要主公要强,可日后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说不定关王过不了多久英年早逝呢。”

“公衡别说笑,那种事怎么可能。那关王帐下人才辈出,许多事情根本不需要他亲力亲为,想要他暴毙,除非行刺。可我听说关王自己也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再加他身边保护他的人……”

“打住吧公衡,别再说什么行刺了,我们此次是去向关王求援,不想要让关王把我们的脑袋送回益州。”王甫紧张的打断了黄权的话道。

黄权闻言一愣,随即也自嘲的一笑,的确如王甫所说,他们这回来关是有求于人,要是被人听到他们方才的谈话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那实在是冤得慌。可一想到自己二人这回很有可能是在引狼入室,黄权又有些话不吐不快。

“国山,张鲁不足惧,凭我们益州的实力,并不是对付不了他。只要主公可以暂息与庞羲的战斗,集全力对付张鲁……”

“公衡,这是不可能的。只要庞羲手里的刘范还活着,主公不会停止与庞羲的战斗。至于你说集全力对付张鲁,公衡,你说张鲁要是撑不下去了,他会不会如我们一样向关王求援。更糟糕些,他直接向关王投降,到那时,我们还是一样要对付关军。”

“你不担心将来益州易主?”黄权有些不满的问王甫道。

“说实话,不担心。公衡,眼下只有你我,所以我跟你交个底。不管将来益州是关王的还是刘璋的,我都只会做好份内事,至于其他的事情,你不用指望我了。”

“国山,你……”

“公衡,这天下是他老刘家的,他自家人争夺家产,我们这些外人跟着瞎掺合什么。关王一日不入川,我为刘璋效力一天,可将来要是刘璋自己不争气,那我王国山也必须要为自己的家族考虑。为刘璋一个人而搭自家老小,王国山认为不值。”

话不投机半句多!听到王甫向自己表明了态度,黄权很是愤怒,认为刘璋所托非人。可等到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黄权不免扪心自问,等真到王甫所说的那种情况发生的时候,自己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一夜未睡,黄权悲哀的发现,自己的选择很有可能会和王甫一样,为了家族的利益另投新主。如王甫所言,刘璋非是明主。

看到黄权面容憔悴,王甫没有询问,只是让人安排了一辆马车供黄权休息,自己率领队伍继续前往长安。

这一整天,黄权都在马车里渡过。等到天色傍晚,马车停下,黄权这才钻出了马车。站在马车边,看着那些结束一天劳作回家的农人,黄权忽然有些羡慕这些人。他们不需要作出太多选择,只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认准一位主公蒙头跟着走行。

可作为黄家家主的黄权却无法像那些农人一样生活的简单,他必须在考虑家族利益的同时接受来自道义方面的谴责,有些时候,为了家族的利益,他必须要做出一些有违道义的决定。

“公衡,别想那么多,事情没你想的那么糟糕。”王甫有些看不下去的出声劝黄权道。

再次面对王甫,黄权已经没有了昨日的愤怒,轻叹一声道“国山,有些时候,做一个决定真的很难。”

“想开点,你不妨想想,要是这世没有关王,将来这天下会落在谁的手里。袁绍?曹操?这两人有谁是我们如今的主公能够对付的?一旦让主公落到那二人手里,主公能保住性命?将来算益州落在了关王的手里,可关王是汉室正统,这天下还是汉室天下,总好过落到乱臣贼子的手里吧。”

王甫的安慰有没有效,只有黄权自己知道。王甫也知道此时的黄权需要一个人静静,也没有打扰黄权,安排完明日的行程以后回去休息。而在马车里已经睡了快一天的黄权此时却一点都不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