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对健康的影响很大,更何况司马昱已经知天命了呢!皇帝还没做三个月(没出三包期),司马昱即身染重病,弥留之际的司马昱,开始提笔写遗诏:</p>
“朕百年后,太子昌明(司马曜字)即帝位,大司马桓温当效仿周公,尽心辅佐。天子年幼,大司马代行天子之事,负责处理国家政事。”写完遗诏,司马昱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于是补充了两句:“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p>
耳熟吧?刘备病危时,也是对诸葛亮这么说的,刘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将先帝基业发扬光大,成为一支足以和曹魏并驾齐驱的力量。可惜的是,司马昱不是刘备,桓温亦非诸葛孔明。</p>
写完遗诏,司马昱就死了,这位傀儡皇帝享国日浅,没啥好说的,不久后,东晋群臣为其上谥号,曰“简文”,是为简文帝。</p>
桓温本以为老朋友会将龙椅送给自己,没想到竟找了个十岁的小娃娃顶事。是可忍,孰不可忍!桓温的怒火爆发了,火焰从姑孰一直烧到建业。群臣得知后,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只得把遗诏压下去完事。</p>
但皇帝死了,皇位悬空着也不是个事啊!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有人说:“将大司马请回来吧!反正诏书规定了两种内容,不如让大司马看着办!”</p>
在这个节骨眼上,尚书王彪之挺身而出:“天子驾崩,太子即位,此乃天经地义的事,他桓温有什么理由反对?!诸位都是晋室的臣子,怎能为了自身安危,置天下于不顾?太子即位一事不可再拖了!”</p>
有了这句话,群臣不再犹豫,立即尊司马昌明为天子,即日行加冕礼。按照遗诏,桓温应当入朝辅佐,可谁请呢?</p>
一大群人环视一圈,目光最后落到了谢安身上:“就你和桓温关系比较不错,你不去谁去?”谢安躲不过,就以朝廷的名义给桓温写了封信,请后者回朝辅政。</p>
桓温正在气头上,接到这封信,便料定是谢安搞的鬼,偷偷把诏书改了。想到这,桓温暴跳如雷,立即发兵建业,想找谢安等人的麻烦。由于谢安在信中提到了王坦之,这哥们儿也跟着倒霉了。</p>
桓温很快到达建业,然后把东晋大臣们喊到一块儿,率重兵包围起来。一般的大臣哪见过这种架势,吓得都尿了裤子,只有谢安这个不是一般人的人泰然自若。</p>
桓温很奇怪,就问谢安,“你就不怕我砍了你?”</p>
谢安面不改色,“朝廷养兵千日,没想到竟用在这一时,不防备外敌入侵,却加以忠臣斧钺,这是何道理?”</p>
桓温笑道,“言之有理啊!”于是撤去了军队。没有了军队的参与,谢安长出一口气,紧张的氛围也随之缓解。</p>
“早上吃的什么啊?”</p>
“米粥”</p>
“…”</p>
“…”</p>
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间,桓温竟打消了对谢安的猜疑。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东晋的国祚竟居然靠着谢安不可思议的人格魅力得以延续。(谢安号称东晋第一大帅哥,不排除桓温老头子搞基的嫌疑,还诬陷人家司马奕,哼哼)</p>
桓温本打算马上返回姑孰,不料生了一场病,就在建业多待了十四天。病情稍稍好转后,桓温回到姑孰,之后,桓温的病情加重,一日不如一日。</p>
桓温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就要求皇帝加赐九锡,企图让子孙篡位。谢安等人心里清楚:桓温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字:拖,直到拖死桓温为止!因此,凡是桓温的表章,谢安和王坦之一律拖延:回信写了改,改完重写,一连拖了十几天。</p>
灯枯油尽的桓温是禁不住拖的,四个月后,桓温病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