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稠并没有跟着李书实的队伍走多远,或许他只是想要确定李书实是否从刘协那里得知了董卓那近乎于疯狂的计划,所以当李书实等人离开皇宫没多远他便借故告辞。
不过这显然也正合了李书实的胃口,毕竟他也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思考和消化所获得的消息。
“文和,对董卓的这个想法你有什么感觉。”
走在洛阳有些萧条的石板路上,李书实看似有些随意的向贾诩询问道,不过询问的内容也的确很随意,仅仅只是询问贾诩对于此事的感觉而非应对方法,这就表明李书实已经有了一定的决断,只不过可能在某些细节上还需要一些参考意见。
“就我个人而言对他有些肃然起敬,只不过在这样的大势面前却只能让人感到悲凉。”
贾诩显然如李书实所料一般并不看好董卓的计划,同时贾诩也隐晦的表达了某些担忧。
不过既然贾诩没有明言,那么李书实也不打算继续多说些什么,至于身边的吕布、赵云等人对于这样的事情也不愿意多发表什么看法,或许比起李书实来,他们几个受到的触动或许更加巨大,毕竟董卓无论是舆论还是他事实上的行为实际上都堪称糟糕透顶,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心底有着那么光明的愿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来完成最后的一块拼图。
这很容易便让人联想起那句著名的诗句“周公恐惧流言曰,王莽恭谦未篡时”中所蕴含的意味,哪怕现在这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词还远没有出现,但是其中的道理确实今古相同的。
因为战争尤其是最近董卓军的异动,洛阳城内大部分店铺似乎都选择了闭门谢客这样的方式以躲避可能的灾祸,宽阔的主道上除了时不时能够看到一些董卓军负责城内治安的士兵走过之外就很难看到普通百姓或者商旅出入的踪迹。
这与李书实印象中的洛阳城的差别实在是大的离谱,原本他还打算趁这个机会带着自己名义上的那些“家眷”们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扫货活动,毕竟太原郡的经济再怎么发达除了能够获得一些来自草原的土特产之外那些奇珍之物反而不如印象中的洛阳丰富。至于那些来自南方的蜀锦、绸缎和奇珍之物那就更不要提,这种动乱的年月并州和南方的商路已经基本断绝。
对此李书实也只能表示遗憾了,他总不能明目张胆的明抢吧,李书实就算是再没有节艹这样的事情他也实在是做不出来。至于上一次的洛阳之行那也是为了所谓的“保护中国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传承”这样听起来就会让人觉得好厉害好厉害的借口。
嗯,李书实童鞋继承了孔乙己老夫子的光荣传统,“偷书不叫偷,叫窃”这样的理由在那一刻出现在他的灵魂之中,他以舍己为人的精神主持了那次行动,那一刻,他被董卓灵魂附体。
咳咳……
虽然道路上一副萧条惨淡的模样,但是道路两边的坊间却不断传来各种呼喝声和哭喊声,连绵不绝的声音竟然让李书实产生了“洛阳城内原来是这样热闹啊”这样的感慨。
当然,李书实是知道这些呼喝声和哭喊声到底代表着什么,但是李书实就是想要管可是却也不知道如何插手或者说插手之后又该如何收场。
董卓已经下定决心将洛阳彻底搬空,不会给联军留下一砖一瓦,更别说是人口和五铢钱了,所以说你让李书实如何多管闲事?除非对方愿意离开同时又愿意到李书实治下的土地,否则董卓绝对不介意将那些企图以隐藏的方式躲过搬迁的人口彻底毁灭在洛阳。
至于说阻止董卓火烧洛阳的想法?
拜托李书实可不是什么卫道士,更别说从樊稠和刘协那里知道了董卓的真实想法之后李书实更是本能的打算和董卓离开些距离,天知道这个为了理想连自己都能牺牲的家伙如果认定李书实是他实现理想的阻碍者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即使再疯狂的举动如果披上了名为“大义”或者“神圣”的外衣之后都会被人类以堂而皇之且心安理得的心态接受。
想一想欧洲的那些宗教战争和中东地区不论是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的恐怖袭击(注),李书实可不希望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那种攻击的目标,那绝对会让普通人做恶梦的。
一行人就这样一路前行来到了洛阳的西北地区,李书实打算借机拜访一下自家老爷子的老朋友,也是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这些武者们帮助极大的帝师王越。
当然,也是顺便看看王越有没有需要自己帮助的地方,毕竟李书实承了对方好大的情。
说起来他在洛阳开武馆时教授的弟子当中有很多都进入到了李书实的部队之中,其中最为优秀的几名弟子比如史阿、管平、方廷、马克、李善、窦良等人现如今都已经在李书实的部队中崭露头角,其中最为出色的史阿和管平两人已经升迁到了统领50人的都伯这一职位,其余几人虽然职位上没有两个人那么高,但是在自己所在的队伍中也是颇有威信的人物,毕竟即使没能得到王越武技的精髓,但在技巧上却也比普通人强上很多,即使某些职位比他们高的人也仅仅是资历和等级上的优势而已。
最为重要的是,这些人或许是受到了王越的叮嘱,不但安心从最普通的士卒做起,一步步稳步升迁,而且平曰里也没有什么太过张狂的表现,反而还有不少人乐于向其他袍泽教授一些基本的技巧,所以王越的这些弟子们在李书实的部队中拥有着不错的口碑。
只不过,众人刚刚经过长平里来到王越新近搬入的高安里时却听到了一阵剧烈的喧哗声和高亢的女子特有的尖叫声,这顿时让李书实的眉头微微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