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安不理会老僧,给孩子号了号脉,又摸了摸他的额头,心想:“这是感冒了啊。只不过幼儿感冒,和大人不同。要难治许多!”
他又摸了摸孩子的小脸蛋儿,道:“没有汗。嘴唇干,听声音喉咙里好象有痰。这孩子还流鼻涕了,鼻涕很清他取出手帕,给孩子擦干净小脸。这才道:“这是暑邪夹寒、寒易化热的表现。如果我猜得不错,这孩子体表虽热,却是怕冷,对不对呀?”
这对夫妻香客一起啊了声,瞪大眼睛看着王平安,齐声道:“是啊,这孩子确是怕冷!”
男香客又道:“就因为这孩子怕冷,所以刚才公子要从被中拿出他的手。他有心想解释刚才为什么会有不信任王平安的表情。
王平安摆手道:“没事的,为人父母者,关爱子女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无须解释他又去看孩子的小手,道:“掌纹浮青,再让我看看舌头,嗯。舌头淡白!对,没错,就是这个病!,小
女香客看着怀中的孩子,茫然地道:“啥就没错了,这是啥病啊?。
王平安笑了两声,道:“是啥病啊,就是小病的意思!大人要是得了这病,就算是不吃药,挺一挺,也能过去,只是你这孩子太小,他一哭闹,你便揪心,所以以为是得了什么重病一般。”
女香客摇了摇头,道:“不是吧,给这孩子吃了药啊,找了医生看过了,喝过药了”。
王平安一愣,道:“这病只要用药就能好啊,怎么他还会症状未消,那个医生给他喝的什么药?”
女香客回答不出,看向丈夫,男香客道:“药是我去抓的,里面有麻杏,还有。看来他没记住药物的成份。
王平安直接就道:“不会是麻杏石甘汤吧?”
男香客立时点头道:“对对,就是这个名字。我记不清了,公子怎么却知道?”
王平实大是摇头,心想:“我怎么可能不知道,那是《伤寒论》上的方子啊,再简单不过了!”
他道:“那个医生误诊了,他定是按寒邪堑肺的表症来给开的药,这岂不是南辕北辙了!我问你们,这孩子本来是不拉肚子的,可一服了麻杏石甘汤后。反而开始拉肚子了,对不对?。
夫妻俩连忙一头,王平安可没完全将小被打开,更没检查孩子的小屁屁,却一语道破症状,说这孩子是在吃了药之后,开始拉肚子的,夫妻俩顿时对王平安信心大增,认为这少年公子有些本事!
旁的老僧忽然高颂佛号,对着观音菩萨的佛像。大声道:“多谢菩萨”。
丁丹若和柯莲雾互视一眼,心想:“是我们少爷看的病啊,为何不谢他?。
旁边蒲团上的那人也转过头来,看着王平安,脸上现出惊讶的表情,听老僧念完阿弥陀佛,又说多谢菩萨。
他忙抬头看向观音佛像,又再去看王平安,嘴里还哦了声!
王平安道:小儿不言,古称哑科,古人真是没说错啊!孩子太小,说不出症状。以至于医生开错了药,还是看病不仔细啊,凭空给病人加重了苦楚,唉!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可仲景先师同样也开过另一个方子,名叫葛根汤,这葛根汤才是治你孩子病的对症之药啊”。
男香客道:“葛根汤?葛根我是知道的,不是啥贵药啊!”
王平安嘿了声:“谁告诉你只有贵药才能治好病的?。他见佛案上摆着纸笔,顺手便拿了过来,刷刷几笔,写下了药方,道:“你去药铺抓药,这药服用两剂,你孩子的病就能好转,再巩固一剂,就能大好,以后调理便是,不必再服药了!”
他在案上取纸开方,那老僧脸上露出喜色,拍手道:“还说没有佛缘,你可知那纸是做什么用的?”
欧阳利瞪了老僧一眼,大声道:“写字用的!”
王平安将方子交给男香客,道:“这药并不贵,但煎制时需当注意,先煮麻黄和葛根,收水至八成,把沫子撇干净。再放入其它的药,收水至三成。把药渣子倒掉,然后温服算了。你要是方便,不如就留在寺中,我教你怎么给孩子吃药吧”。
男香客接着方子,一斤小劲儿地点头道:“好好。我这就去镇上抓药,快去快回”。嘱咐了妻子一声,快步出了大殿。
老僧见男香客走了,便凑上前来,冲王平安笑眯眯地道:小施主,你可知”
蒲团上的那人忽然跳起身来,叫道:“这位公子,你既然会开药,不如给我开一剂吧,要包生儿子的那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