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之庶子称雄> 第8章 长亭送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长亭送别(1 / 2)

 光和五年,阳春三月,蔡阳郊外,十里长亭。

蔡铭一行终于要启程去洛阳了。

此时已是春分时节,小河流畔,岸柳青青,莺飞草长,桃红李白迎春黄。蔡氏兄弟,徐占父子皆一脸凄凄的在长亭为蔡铭及其弟子践行。

徐阶父亲徐占,一脸不舍的拉着徐阶,小声的嘱咐着:“蛮儿,从小到大,你还没有长时间的离开过为父,这是你第一次一个人生活。我知你最是执拗,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但为父还是要你记住,在洛阳可不比东莱和蔡阳,凡事须得三思而后行,万不可鲁莽行事。”

“知道了,我会记住的,再说不是还有老师看着我们吗?”徐阶混不在意的回道。

徐占看得大是皱眉,叹道:“你呀你!什么时候才能改掉毛毛糙糙的毛病,你老师文章学识是好,但他何曾离开过蔡阳。枉你活了二十多岁,为人弟子当尽心辅佐,怎么可以事事依赖老师。不是为父小视他,他毕竟才十九岁,能有多少人生阅历,你平时要多长个心眼,帮衬着点,不要无事添乱,你们可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徐阶听得父亲一说,心中一凛,知道父亲说的是实在话,洛阳可不比蔡阳,那潭水深着呢?而自己倚为依仗的老师更是只有十九岁。

由于他的博学,很多时候,自己敬于老师的才学,却完全忽略老师的实际年龄,打心底把他看成了同他的学识渊博一般的长者。但事实上,就像父亲说的,老师不但年轻,而且根本就没有离开过蔡阳,人生阅历少,平时接触交往的圈子小,所了解政治层面的东西就更少。

但是到了洛阳后,却不得不面对复杂多变,阴暗诡诈的政治倾扎,实在是很难啊!而自己怎么说也年长几岁,并且从小跟随父亲,耳濡目染之下怎么着也要比老师多些这些方面的经验。既然如此自己自当在这方面,尽心辅佐老师,不能再事事依靠老师一个人,万万不能让老师吃亏。

看到徐阶若有所悟,脸色变幻之下,最后变得坚定,徐占心中大定。

正所谓:“知子莫如父。”徐阶深知自家老三要说资质,其实并不在老大徐岳之下,只不过平时大大咧咧,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加上那执拗的臭脾气,为人所不喜,因此自暴自弃,装作吊儿郎当的样子。但是其一旦认定的事,认真起来,往往能爆发出惊人的潜质。

自打小时候被刘洪拒绝,一直以来所缺者就是一个能够让他心悦诚服的老师。这也是当初徐占虽然对蔡铭收下徐阶不满,但却并没有直接反对,就是抱着或许蔡铭能够让徐阶诚服,让徐阶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的想法。

徐占教训完徐阶,再看一旁蔡氏兄弟诸人,还聚在一起低声私语,看他们和睦祥和的样子,哪里像传说中,兄逼弟几成生死仇人的样子。

做为蔡阳县县令,徐占知道那并不是传言,而是确确实实发生的事,只是没想到他们兄弟能在这个时候和解。不管是谁主动,都说明这蔡家几人都是能够拿得起放得下,有担当能干大事的人。这蔡铭有如此胸襟,在洛阳应当会少碰点壁,少树些不必要的政敌,自家徐阶跟着他也能放心一些。

原本端着酒盅打算过去,既然他们兄弟还有事情详谈,徐占也就没有急着过去敬饯别酒,继续拉着徐阶拉拉家常,嘱咐一些细节。

此时蔡铭等人谈的自然还是洛阳的事,尽管四人之前已经谈过,不过有些细节还是要交代清楚。

蔡瑁见一干琐事已经交代得差不多,沉吟道:“四弟,你现在已经身为鸿都门学博士,也等于是入了仕途。除了之前交代过的那些,想要在仕途上长久和一展宏图,还有件事也是少不了的。”

“是什么?”蔡铭问道。

“举孝廉!”蔡瑁郑重的回答道。

“举孝廉”,这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士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

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这就好比后世的科举,虽然也有人可以通过家族遗荫而进入仕途,但终不如正当科举进入仕途那般可以封侯拜爵,封妻荫子。

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经选拔,根据品第结果被任命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举孝廉者都能被授与大小不一的官职。

师古曰:“孝谓曰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然桓灵之世,阉宦用事。**秉权危害忠良。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士大夫更相滥举,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原本蔡铭对举孝廉并不怎么看重,毕竟在这个时代,举孝廉已经流于形式,成了世家大族私相授予,笼络门生的工具。而且此时,灵帝早已经开始卖官,要做官的话只要去买,或在灵帝,宦官那里投机献媚即可。却没想到作为一种察举制度,这已经成了这个时代仕途的潜规则,没有改变天地制定规则的能力,就只能去适应。就如三国时著名的军事家陆逊虽已封侯、官拜上将军,但孙权仍让扬州牧察举他为茂才,以此来彰显他的才干和地位。茂才是比孝廉更高一品级的举荐,一般都是在孝廉察举出来的官员中在选其才德俱佳的上上者为茂才。就连孙权,陆逊这等三国史上的雄主,名臣都不能免俗,由此可见当时士人对此看得有多重要。

或许是看出蔡铭的不以为然,傍边一直言语较少的蔡琰,严肃的说道:“四弟你却不可等闲视之,想想已故的,即便是有着“折节好学”美称,平定羌乱的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就是因为之前不曾举孝廉,虽克捷有功,却一直难以升迁,最后不得不自甘堕落,投靠宦官集团,才得以一路青云直上。尽管是这样,后来圣上以其有功欲擢升为太尉,众臣皆言孝廉不举,功虽胜而德不彰,最终不得不通过西园交足了钱才当上太尉。四弟欲要有所作为,定要寻得机会举为孝廉方可。”

蔡琰的话让蔡瑁等人深以为然,一个个点头称是,想到威震西土堪称一代名将的段颎的坎坷一生皆心有戚戚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