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之庶子称雄> 第2章 移居别府 三个弟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移居别府 三个弟子(1 / 2)

 蔡阳是南阳郡仅次于治所宛城的大县,乃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家乡,故有帝乡之称。其北连后来刘备驻扎的新野,南连关羽败亡的南郡麦城,东连后来改县为郡,是历史上魏延、傅肜、傅佥父子及邓艾等诸多蜀汉、魏国名将故乡。西面相连的南郡襄阳县虽然现在籍籍无名,但不久之后刘表匹马入荆州平定荆州之后便将治所由汉寿迁到那里的襄阳城,之后的襄阳成为了中华历史上享誉两千多年的千古名城。

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新年方过蔡铭便搬出了蔡府,带着书童肖云和家族额外分拨的丫鬟下人数人住进了城东的别院。别院原本是蔡阳一个没落世家的府邸,占地面积确实不小,共五进六十三井,占地面积约三公顷,蔡铭入住后正式更名为蔡氏出云别府。

古代宅院大小称“进深”,是以纵向“大厅”的数量计算的。五进是由纵向的五个“厅”组成,“大厅”两厢的称为“厢房”,“一进”就是大厅和两间厢房,“五进”就是五套这样的房屋,这是主人的起居场所。横向的院落称为“偏院”,一般是次要的家庭人员和丫鬟下人的起居场所。

这样大的府苑,蔡铭带来的不过十人,包括之前照看护理府苑的下人一起也才不过十数人,着实显得冷清。特别是作为主人,既然孑然一身,除了自己外就没有一个其他家庭成员,若是自己再软弱一点恐怕都不能镇住这些下人们了。

考虑到书童肖云跟随自己十数年,一直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着实难得,于是蔡铭郑重的召集所有下人,宣布赐肖云蔡姓,取字进忠,从此为自己这一系的蔡家旁系,同时蔡铭收其为弟子,消奴籍从此不再是下人,入住第四进东厢房。

蔡云感激涕零不说,尽管是这样,可是蔡氏明府的主人数目还是太少,除了一个家主,一个旁系弟子之外,竟然最起码的每一进一位主人主事都办不到。

既然已经收了蔡云为弟子,蔡铭的心思也活络开来。古代的师生关系是仿父子关系的,有着“一日为师,终身若父”的说法。《论语》亦云“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只要自己能够用真心的对待他们,以现在的这种天地君亲师的伦常关系,以后只要自己用得上断没有拒绝召唤的道理。君岂不见,袁绍兄弟反出洛阳时,天下间袁氏门生无不影从,从四面八方赶着前去投效。既然蔡氏家族已经不能成为自己的助力,那么趁着现在天下未乱,自己还有时间何不亲自培养一些忠诚可靠又符合自己思想的门生。

此时的蔡铭因为两首七步诗在南阳郡乃至在整个荆州都已经成为了颇具才名的青年俊彦,要开坛授课亦无不妥,唯一欠缺的就是年龄,十九岁实在是太年轻了。不过蔡铭并不是要大张旗鼓的开书院做教授,只是要私下培养几个不守旧,不迂腐,有着新思想,将来能成为自己助力的弟子,如此十九岁已经成年了就已经足够了。

有着将来作为助理的想法,蔡铭挑选弟子当能不能马虎。古语有言:自古忠臣多孝子。蔡铭的第一个选拔标准自然是孝,那些乡里邻县的孝子。其次必须是寒门子弟,有一定学识基础,蔡铭可不想成为保姆,幼儿园的老师。当然最后还必须得接受蔡铭暗中的考察和考验。

很快便有逃难到蔡阳的义阳人傅肜,同乡人杨希等寒门少年进入蔡铭的视线。

这些人大都是十三岁到十五岁之间,都有着一定的文字功底,且有都孝义有度,聪敏而好学。特别是义阳人傅肜的出现让蔡铭很有专门收集未来名臣良将为弟子的冲动。不过考虑到那些名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能臣良将,都是有着其特定的成长环境,若是离开了其原有的特定的成长环境能不能再有其原本的能力本领就是个未知数了。不过既然送上门来,而且也不是历史上特别出众的牛人,那种收为弟子也就没那么多顾虑了,蔡铭就不相信,傅肜跟了自己还会不如原来的成就不成。

原史上傅肜为蜀汉将军,章武元年为中军护卫,随刘备伐吴。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傅肜为保护刘备而死战吴军,因精疲力竭吐血而死。后人有诗赞傅彤:“彝陵吴蜀大交兵,陆逊施谋用火焚。至死犹然骂吴狗,傅彤不愧汉将军。”虽说忠勇可嘉可要说很杰出,有经天纬地之才到也说不上。

傅彤本为义阳人,此时荆州宗贼四起,义阳宗贼张友跋扈乡里,傅彤家人因得罪张友族人,不得不带着家人逃到与义阳相邻的帝乡蔡阳躲避张友的报复。一路上父亲右腿受伤行动不便,又有年幼的妹妹不能长途跋涉,傅彤用绳子分别将妹妹和父亲绑在自己的前胸后背,于十五岁的稚嫩身躯硬是凭着一种不离不弃,不屈不挠的精神带着两人在张友家兵的追捕下逃了数十里,当蔡阳城墙在望时,整个人已经全身虚脱,脱水休克。

傅彤一家很幸运,刚到义阳就遇到了蔡铭一行。见到如此情形,连忙让随身的新任书童搀扶着傅彤的父亲傅彪,自己则亲自抱着已经虚脱的傅彤回到出云别府。

回到家中,蔡铭将手中虽然少弱,但即使是昏迷中犹自愁眉紧锁,且面目坚毅的少年放到自己自己五进右厢房的卧榻上。

家中管家蔡房见了直皱眉头,低声建议道:“老爷,如此沉疴病夫暗自偏院客房即可,怎可污了正厅主卧。”

蔡铭皱着眉头对蔡房喝道:“出去!”

看看他都说些什么话。

一路上已经通过傅彪知道大概事情原委,先不说傅彤在原有历史上是个蜀汉大将,勇武忠烈令人敬佩。现在送上门来正好收为弟子,正是大施恩义,收其父子忠心的时候,怎可小家子气。

傅彪看到管家因为儿子挨骂,他们傅家也曾经煊赫过,自然知道,大家族的各种规矩,尽管心理面不乐意,却也知道管家说的并没有错。看到管家难堪于是对蔡铭道:“恩公,管家说的没错,我们身子贱,只要有偏房安神就足以。”

蔡铭摇了摇手示意大家不要吵,伸出三子闭上眼睛感受其脉动。还好脉象速度适中,节律整齐而有力。其实即使不用诊脉,蔡铭也知道傅彤就是缺水虚脱,虽然看上去吓人,呆会补充点盐水,在吃点软食就可以了。

“我儿怎么样?”傅彪见蔡铭睁开眼睛急切问道。

“没事,就是缺水虚脱,呆会补充点盐水,再吃点软食就没事。”蔡铭安慰道。

“不过”

“不过如何?”

古今中外,不管是任何病人家属最怕听到的就是这两个字了。

“不用担心。”蔡铭笑着安慰傅彪。

“他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就是身体比较弱,今天又过度劳累以致虚脱,近期最好能加强营养好好补一下身体,否则年轻时还好上了年纪后身体会多病痛。”

“唉!”

傅彪听到蔡铭的话心中一黯,家中原本就不宽裕,又得罪了张友族人,离家时根本就没有带走什么家私,就是想典当也没有东西来抵押,又哪里有钱来置办营养补品。

傅彪的境况蔡铭自然清楚,不过自己与他们无亲无故的,就是想收傅彤为弟子,现在也不能表现得太过大方,否则不经历困难,他们父子又岂能感受到风雪之后阳光的温暖。而且一般适度的帮助能获得别人的感激,过分的帮助说不定就会适得其反被当成是傻瓜,会让接受帮助得人形成依赖感。当你的帮助成为自然时,一旦你没能满足对方的要求,收获的往往会是怨恨。

看着床上犹自眉头紧闭,脸色苍白的儿子,傅彪一咬牙,扑通一声跪倒蔡铭身下求道:“恩人,我知道你是个大善人,我傅彪这一百多斤也算是颇有勇力,还望恩人收留,不管是看家护院,倒茶扫地都好,还请恩人能开恩为彤儿补补身子,不要落下病根。”

说罢傅彪咚咚咚的向蔡铭磕头不止。就连一旁才十岁的小丫头傅菁也跟在父亲身边跪下磕头。

蔡铭忙将傅彪扶起,沉吟一会回道:“傅兄,这么着吧!你可能也知道些我的情况,现在一个人守着这么大的府苑着实冷清,你就作为我家的客卿,负责府苑的安全,至于傅彤却是和我有缘,我就托大收为弟子你看如何?”

“好,好,好,真是太感谢恩公,感谢家主。”

傅彪大喜,几乎是语无伦次的连声道谢。自己成为客卿就不用入贱籍,不会影响儿子日后的前程,成为家主的弟子,家主岂能不真心待自己的弟子。而且家主虽然年轻,但却是才名远扬,不管是才德都足以成为儿子的老师,到时候武艺有自己教导,文章有老师传授,岂不是能成为文武双全的大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