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殖民地进行重新划分,以保证宋朝的力量可以更加合理的使用,同时在针对国内的少数族群聚居地,则进行整合,以方便朝廷进行监管,这其中将多个民族共同安排在同一个地方生存,就是朝廷的主要政策。
在中国的边疆,往往少数族裔占据大多数,他们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中央王朝强大时,他们往往就会乖乖听话,通过劳动来和中央王朝进行贸易,而等到中央王朝衰落之后,便会立刻进犯那些汉人建立的城池,然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度,历史上几乎每一次中央王朝的衰落,都会伴随着地方少数族裔建立政权的过程。
而另一方面,这些少数族裔生活在深山之中,且民族繁杂,想要管理着实是一件很难插手的事情,所以等到宋朝的时候,往往采取羁縻政策,也就是让当地人来管当地人,朝廷只进行名义上的统治,权利主要下放到地方,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管理,倒也十分有效,后来这一套制度从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都是如此执行,在当地则被称呼为土司制度。
这些土司世代传承,中央王朝对其进行任命,当朝廷需要他们的时候就征召他们来打仗,而平日里则是由他们自己去管理部众,朝廷对此并不直接管辖,到明朝中后期,这一制度慢慢开始废止,朝廷开始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史称改土归流,也就是中央直接派遣官员进行管辖,到清朝时期,彻底完成改土归流,土司从原本地方上的诸侯,变成是地方上的士绅本身权利下降到了极点,至革命政府时代,则彻底废除土司制度,这一制度也就消失在了中国社会之中。
而这一制度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可以说是中央王朝针对地方王朝最常使用的方式,其有点像是现在的自治区,有当地人自行管理,朝廷对其贵族加封并承认他们在地方上的特权,通过这种方式来将这些边疆土地纳入国家的统治之中。
这一方法在古代来说,可以说是很好的办法,一来是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和矛盾,二来则是有效的促进了国家的统合,且是极为低廉的成本进行统合,但这样做也有很大的坏处,首先第一点便是朝廷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是非常弱的,这些土司也是朝令夕改,经常爆发叛乱,对于朝廷并不尊重,秉持着合则用,不合则弃的态度,所以历史上这些边疆地区的土司也经常造反,对整个朝廷产生了巨大的灾难。
除此之外,土司制度也让朝廷无法对这些地方进行改革,其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因为羁縻制度的存在,使得朝廷无法对这些地方更加完整的控制,也就无法将这些地方纳入进朝廷的核心版图,他们也始终游离在国家核心之外,这也让朝廷无法再辐射到更远的地方,比如南亚地区,只能通过四川对其进行辐射,影响力较为有限。
而如今,朝廷显然不能再接受羁縻制度的存在了,一来是如今宋朝拥有极为强大的军队,凭借这支军队,根本就不需要再看这些土司的眼色,直接对其改土归流也没有任何的问题,这在以前是不行的,西南地区地势复杂,同时山林之中沼气密布,中央王朝的军队无论再多,面对这样的地方,数十万的军队进来,也很难消灭这些长期生活在森林之中的当地人,因此大多数时候,朝廷都不希望去跟这些土司进行直接作战,羁縻制度也就应运而生。
但如今宋朝的军队,根本不需要担心作战的问题,即便是亚马孙的雨林,宋朝的军队都敢冲进去,将其中那些神秘的部落屠杀殆尽,又何况是这些森林里的少数族裔了,当然,之所以要进行改土归流,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徐清希望将这些土地彻底融入宋朝的核心土地之中,以避免未来宋朝衰落之后,这些地方妄图从宋朝分裂出去的可能。
当然,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希望通过加强对着三个省份的控制,从而对整个东南亚以及南亚的辐射,将这些地区更好的纳入进宋朝的经济圈中,为此那些盘踞在山林中的少数族裔,就必须要尽快解决,以使得整片地区能够纳入进宋朝的统治之内。
但这些少数族裔毕竟是宋朝人,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改土归流的时候,自然不可能像殖民地人那样残暴,在大多数宋朝汉人的心中,这些羁縻政策所覆盖的地方,其中的人也是大宋帝国的子民,因此在处理他们的时候,手段就要尽可能的委婉,而不能太过于强硬。
所以在政策上,徐清充分参考了明清两代在处理羁縻政策改土归流时的做法,首先是承认土司们在中央上的特权,也就是册封他们为士族,以此保证他们在宋朝的特权,第二是慢慢开始剥夺他们在地方上的特权。
具体做法就是废除土地之区,建立府和州,以改变当地的行政机构,确立中央形式上的统治,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土司们的权利,不然这些府和州建立之后,土司若是失去了权利,就会立刻造反,这些地区都生活着大量的汉人和归化的少数族裔,他们的生命安全是朝廷必须要考虑到的,所以为了稳住这些土司们,朝廷的动作必须要细致。
在新建立的府和州里,土司们担任官员,并且世袭罔替,就像原来的羁縻政策一样,但在针对他们的法令上则要严格的多,这一点上,徐清学习的是汉武帝废藩的政策,只要稍有不对,就剥夺他们的权利,然后改由流官来担任地方上的长官,以进行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而不再由土司来进行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