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00(1 / 2)

平淡为官 铭哀 更新时间 2022-01-02

 在徐清看来,教育始终是一个社会发展最为根本的动力,就像当年脾斯麦说,普鲁士的胜利是在中学老师的讲课台上奠定的一样,当全国每一个士兵,每一个工人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之后,他们比起一个字都不认识的文盲来说,其工作的效率,作战的想法都会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会成为有自己信仰的战士,而不是任人驱使的傀儡。

而电力的发展,显然可以有这样的效果,打印机的更新换代,对于徐清来说,是梦寐以求的,而除此之外,电力还能使人类建造更多更加雄伟的建筑,现在宋朝的建筑,高度虽然有了,但广度却不够,很多建筑物内部,都被划分成一个个小格子,以避免光源太过昏暗,不方便办公,所以如今很多办公楼也好,购物商店也好,都是以小格子来搭建的,就是为了确保每一个空间都能够看得见,且大多数都是在白天营业,往上基本直接关门,因为到了晚上,对于光亮的需求就会特别的增大,这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成本,所以很多人是不愿意接受的。

而如今有了电,在晚上的时候,人们再也不用担心街边的超市会关门了,同时建筑物的内部空间也可以变大,这对于很多人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空间的狭隘会让人感到十分的压抑,而大规模的空间,却能够让人感到很舒畅,同时更多的东西也可以进入到建筑物中,而不是只能露天摆放。

同时通过电力来推动机器做功,虽然以如今的电力功力尚且还小,但这并不碍事,因为有些东西,就是电动的更加合适,首先便是印刷机,还有就是有轨电车,如今的公交车都是用柴油机推动的,首先污染大,二来噪音特别的吵,想想看一辆火车似得公交车在闹市区开来开去,发出震耳欲聋的“滴滴滴”声,这对于生活在周围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而电动的则没有这种问题,因为是在城市中开,通常也都是闹市区,所以对于速度没有太大的需求,这个时代的有轨电车,是跟老百姓的道路重合的,若是速度太快,是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的,所以不像是火车,在郊外开,自然是越快越好,在市中心的这些有轨电车,只需要保持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就可以,而电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首先是速度上完全可以接受,如今做出来的电推机,推动这些载客量达到三十人左右的汽车,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而除此之外,就是安静。

用电推动不像是蒸汽机公交车一样,会发出十分响亮的噪音,他的噪音在郊外的发电厂就已经全部处理干净了,通过电网,运送来的是没有声音,无污染的方便能源,这也是电动公交的用处,可以说是为城市的交通系统提供了很高的便宜。

除此之外,电的出现还能让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电话自然是还没有诞生,这种东西对于电的使用已经到了电磁学的基础了,自然还不是现在的人能够掌握的,但用电来发电报,这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第一次发明了电动机,而在1837年,美国人和英国人就第一次发明了电报机,用一条十八公里长的电线连接两边,然后进行信息的传输,之间仅仅相差十六年的时间而已,这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方法。

主要利用的便是电的静电特质,利用静电从而在纸张上留下需要传递信息的记录,最后被总结为摩斯电码,全世界通用,以做信息的传递,想想看,如果在全国大范围铺设电线和电缆,如此一来,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相比起现在将会成百上千倍的增加,这速度将会远远超过现在人们所能想象的速度。

徐清对此自然十分期待,现在从广州一封信传递到汴京城,即便有火车,渡轮之类的交通工具,最起码也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这中间有多少事情被耽误了,有的时候,发生一次灾害情况,比如海啸,台风,当地已经是遍地狼藉了,而朝廷却对此一无所知,等到地方上的消息汇报上来的时候,最严重的灾难早已经结束,朝廷能够做的就是在事后对灾民进行安抚以及对当地进行重建,在最需要设定计划的时候,朝廷却根本对此一无所知,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

从朝廷来说,这会让朝廷的公信力下降,当老百姓看到自己受灾而朝廷却无法帮他们抵御灾害的时候,心里自然会不满,从百姓来说,他们的财产损失也会十分的巨大,甚至会有生命危险,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电报的存在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切,信息的传递将会从二十天缩短到一天的时间,双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将会加速。

同时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来说,这也将会是极大的刺激,之所以这些偏远地区发展不起来,除了地理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接受讯息的速度很慢,当来自于中央的信息传递到他们的耳朵里时,往往这个消息已经滞后好几天了,而在当代社会,滞后不要说一个月,便是滞后超过一天的时间,你都有可能因此而错失良机,而电报的出现,则能让偏远地区的人民,也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这个国家正在发生什么变化,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

如此一来,诸大报社在各个地方设立的分院,便可以直接在当地发送全国性的报纸,报纸也就真的能从一星期一报,变成一天一报的全国报纸,而这件事到现在为止是不可能的,宋朝的报纸,城市报纸一天一份,主要服务于当地市民,全国报纸一个星期一份,且只有大城市才有,其他地区往往要等很久,偏离中心的则也需要很长时间,往往汴京的人再看五月份的报纸时,许多地方还在看上个月的报纸,至于其他大陆则有可能在看两个月前的报纸。

而现在,有了电报的出现,任何文稿都能在短时间内瞬间传遍全国,从而立刻打印,起码大城市之内,全国报纸可以实现同一天一起发报纸,所有大城市中的人一起看同一篇报纸,这是做得到的,至于小地方自然还是会有很大的困难,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