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徐清虽然对于这些士大夫口中的保守思想不以为然,但想要让他们尊重自己的想法,自然也只能尊重他们的想法,而如此一来,理学便最终还是大兴了,这一点,在徐清看来十分有意思,在他的时代,南宋也是理学大兴的时代,朱熹和大小程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来倡导新儒学,既所谓理学。
后来这一流派在明朝建立之后,正式被确定为国学,也成为了理学,其后虽然经历王阳明的心学和清朝时期的朴学作为冲击,但依旧没有动摇理学至高无上的地位,许多后世子孙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作为一个现代人,自然是看不起理学任何一点东西的,认为这是一种摧残人性的东西,他束缚了女性,压低了女性在封建社会的权利,同时遏制了人性,对人有着极大的压迫,最后通过八股考试,将每个人的思想统一,直至僵化,这就是理学。
但其实理学并不仅仅只是如此,要想理解理学,就必须要理解这是一种在什么年代下特有的产物,理学的诞生具体日期已然不可考了,根据朱熹的说法,理学的开山始祖为周敦颐,而周敦颐则认为理学的始祖,是为孟子,这当然是有些牵强附会了,就像李唐王室定鼎天下之后,因为自身带有胡人血统,害怕汉族不认可他们家族的地位,所以说老子李聃是他们的祖先,是一样的道理。
在中国,对于所有的改革和改制,都会使用一种托古的方式,就比如清末,梁启超先生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公车上书运动,最后开始百日维新,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其影响却对后世中国巨大,而其中康有为作为百日维新运动中的核心人物,是思想的代言人,当时很多儒家学者并不认可,西方的思想,认为那是蛮夷之国的东西。
中国只需要学西方的技术就好了,即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在文化思想上,我们是不需要学习西方的,继续使用儒家的思想,便可以通达天下,致使国家太平了,但这样的想法,却被后来的历代列强所击垮,人们渐渐发现,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科技上的落后,更是思想上的落后,是文化上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落后,人们应该学习西方的思想,去真正的用现代化的方式,去改造这个老大帝国。
但是众人虽然有这个想法,但是心中的文化块垒却很难消除,几千年的儒家教育,天朝上国,早已经让这个国家的知识分子们,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极度自信,导致没有人敢提出来,要改变国家的制度,因为改变制度,必然要改变思想和文化,而儒家文化根植中国文明几千年,已然深入了骨髓,进入了肺腑,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人们提到孔子,孟子,儒家,虽然有嗤之以鼻者,但更多的还是怀有一份尊敬之情的。
而康有为,则在南海发出了第一声啼鸣,他利用孔子,孟子的言论,然后写出了一本《孔子改制考》一书,在其中详细记载了孔子其实是支持将帝国建立成共和制度的国家的,他在其中就《三羊》一章中,认为孔子口中的“据乱世,开平世,太平世”分别是帝制封建时代,君主立宪制度和共和国时代,然后利用这个说法,逐渐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思想的变化,从而假托古制,从而为维新变法寻找法理的依托。
这件事情在当代来看,简直就是愚不可及,毕竟孔子从来没有说过什么封建制度,君主立宪制度,更别说什么共和国制度了,单看孔子的言行,他就是一个希望国家恢复到周朝井田制,既所谓古礼时代的人,认为国家不发生变化就是大治,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宣扬所谓的改制呢?
但就是这么一篇文章,却为清朝上千万读书人找到了依归,因为他们的心中是矛盾的,他们一方面知道儒家救不了中国,需要从外国引进新的文化来改变自己的国家,不然就是亡国灭种,但同时他们又不愿意彻底否定自己的文化,毕竟这是祖宗上千年流传下来的,其中有我们祖先数千年的心血,若是就此废弃,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受不了的。
而康有为则在其中找到了平衡点,利用这一套说辞,将儒家和改革联系在了一起,由孔子直接为变法代言,从而天下的读书人终于找到了一套说服自己的想法,而康有为也因此成为了南海圣人,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当然是幼稚的举动,但放在那个年代,他的做法,确实是为中国人打开思想的牢笼,做出了有利的改变。
虽然之后的康有为做了很多的混账事,在私德上也并不完满,甚至到最后,启超先生都与自己的恩师,恩断义绝,但这并不能否认他确实为当时的中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就是儒家的做法,托古改制,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遵从古礼,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当初朱熹说理学源自周敦颐,而上至尧舜禹汤,及至孟子,也是没什么问题的事情了。
理学和心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十分有名的两大儒家学派,与心学不同,理学认为性即理,与心学的心即理有着很大的不同,而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也跟时代背景有着很大的原因,两大流派都来自于南宋时期,心学中最有名的人为王阳明,但他并不是创始者,而是集大成者,从南宋陆九渊开始一直传承下来,也是从南宋开始的。
可以说理学和心学,从南宋开始,贯穿中国长达九百年左右的时间,直到现在,也一直在影响着中国人的哲学观,这两种理论说起来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历代大家都在这两种理论上添加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到最后这两种流派也变得十分复杂,没有几十年的功夫是根本不可能理解的,这里只说一说他们之所以会诞生的背景。
那时的中国刚刚经历靖康之耻,南宋作为一个中央王朝,却不得不偏安一隅,做一个小朝廷,当时的社会上,知识分子们有着十分普遍的焦虑情绪,许多人认为应该打回去,而还有很多人则认为保持现状就可以了,而通过海洋贸易,整个宋朝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世界知名的南海一号,便是在这个年代出发然后沉默的,而像这样的船只,整个宋朝数以千计,根本不可统计,这是一个十分富庶的时代,甚至许多专家说,南宋的富庶超出了一个封建王朝的极限。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当时的南宋也像现在的宋朝一样,出现了许多人,开始醉生梦死,许多读书人,不思报国,整天就想着风花雪月,花前月下,社会处于一种纸醉金迷的时代,且不仅仅是知识分子,便是这个时代的官员们,也都沉迷在富裕之中,茫茫然不知自己的死期已经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