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租界所创造的财富,其中一部分用在当地,主要是城市建设和慈善事业,之所以会有慈善事业的支出,当然是为了笼络民心,宋朝跟金国和辽国不一样,并不是直接将征服的土地纳入本土,而是采取殖民地的方式来占领,而如此一来,自然不能采用完全暴力的手段,而是会采用一种相对比较柔和的手段,对于背叛者自然是不容情面,但对于那些愿意听从帝国命令的殖民地,朝廷还是可以优待的。
对于那些拥有财富,掌握当地巨大权势的人,宋朝也允许他们参与到宋朝的商业中来,可以对宋朝的企业进行投资,也允许他们在自己的国家建设工厂,他们也可以得到宋朝合法公民的身份,享受宋朝公民的待遇,孩子可以来到宋朝读最好的学校,自己则可以在宋朝拥有房产,享受作为帝国子民的荣耀。
而对于贫民,朝廷也有一些抚恤,比如说建立一些慈善机构,比如说义学,让他们可以接受一些基本的教育的,当然这些教育绝对不会是本地教育,而是采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和新式教育这两种方式混合教学,而教学的语言自然是以中文为主的,通过这种教学的方式,一来可以在租界周围让那些敌视宋朝的势力在民众中失去支持度,毕竟宋朝并没有太过苛责他们,还给他们的孩子上学的机会,这对于那些恐怖主义来说,无疑会失去支持的土壤。
另外,则是也在这个过程中,同化了这些孩子,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宋朝的教育,最后整个思维也就变成了宋朝读书人的思维,而在义学上,因为经费有限的缘故,自然也不可能让他们享受真正的宋朝公民的教育,在租界,朝廷为了补偿宋朝公民不远万里来到租界生活工作,所以在教育上是有优待的。
且租界周围有着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这是本土所不具备的,而租界之中,往往宋朝人的比例在一个十分低的比例,一般在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左右,而这部分人却享受着最好的待遇,所以每一个孩子,几乎都是享受十二年义务制教育,如果成绩好,甚至会由总督府出钱,进入当地的学校读大学,如果得到了本土重点大学的录取,则也会由租界政府发放一定的补贴,以此来帮助孩子完成学业。
对于租界百姓来说,自然不可能有这种好处了,与宋朝公民比起来,他们的教室仅仅只是泥瓦房而已,而宋朝公民则是在窗明几净,综合各类建筑风格的大型校园中就读,在租界,因为宋朝强大的权势,且土地辽阔,即便是小学,往往也建设的非常庞大,而学生人数却不多,这也让这些学校变得非常优美,有足够的空隙和空间,来展示艺术家们独特的审美,所以即便是小学,每一座也装点的如同艺术的殿堂一般。
而殖民地的孩子显然就没有这样的好处了,他们只能在泥瓦房里免费就读一个月的时间,在一个月之后,租界负责教育的官员会对这一批七岁的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凡是能够在一个月内掌握两百个汉字的,就可以继续学业,如果不行,则必须要退出义学的框架,要么自己交钱上学,要么就不能上学了。
这听起来无疑很残酷,对于这些从来没有接触过汉语的孩子们来说,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掌握两百个汉字,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其中接近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都会被淘汰掉,但对于宋朝来说,这毕竟只是慈善,是不盈利的,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可即便是那么严格的筛选制度,因为殖民地庞大的人口数量,每年进入义学的学生数量还是在一两万左右。
其中有接近八成,他们的父母会拼了命让他们读完初中,其中百分之二十则会让他们读完高中,而在这百分之二十中,则会有百分之五的人被租界挑中,进入租界的大学进行学习,而在这百分之五中,则会有百分之十的可能性,能够被宋朝的重点大学挑中,得到宋朝公民的身份,从而进入宋朝的大学进行深造,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殖民地的底层平民,要想爬到最顶层需要花费多少的功夫。
大概率的情况下,往往是五十万个孩子里,才会有一个脱颖而出,走入到宋朝本土的大学,而即便是这么严苛的条件,也才是最近几年才放宽的,在以前,大学根本不招收任何一个殖民地人,除非是那些拥有殖民地公民身份的人,平民连大学的门槛都不要想碰到,直到徐清宣布将一批大学和所有租界大学进行扩招,且给予了租界自行新建大学的权利之后,这才让殖民地的平民也在这一次扩招中分到了一杯羹,不然他们是连这么点机会都没有的。
看上去自然是无比的凄惨,但对于这些殖民地的人民来说,这已经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了,毕竟如果没有宋朝的殖民,他们可能永远一辈子都是下贱的劳苦人,不识字,只知道听从主人,老板和贵族们的命令,而宋朝则传播给了他们知识,即便能够获得的人百不存一,但这毕竟是难得的机会,且每年也确实有几十人得以进入租界的学堂,学习那些新奇的知识,毕业之后进入到上流社会,从此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环境,拥有了人人称羡的幸福生活。
这就是宋朝带来的改变,至于那些享有宋朝公民权利的富豪们,他们显然不用担心这些事情,这些人将在宋朝享受宋朝公民的待遇,自然也是待在最好的小学、初中、高中接受教育,然后只要不低于平均水平,也就是中位线,都可以进入到租界的大学中进行学习,如果成绩优秀,自然可以进入本土的大学进行深造。
而这些受到大学教育,毕业出来成为社会上流的人士们,自然满脑子都是宋朝的教育所衍生的思维,将来在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必然也就对宋朝更加的亲近了,这是必然的事情,如此一来,受到过一些基础教育的人对宋朝会有好感,而受到教育的程度越高,对于宋朝的好感度也就越高,而他们占据的位置也越高,宋朝的话语权就会越高。
且这些大学毕业的本地人,往往会进入到殖民地的上流社会中去,他们要么担任自己征服的官员,要么就是自己创业,总而言之,会成为一个社会的大人物,而这也能让宋朝更加方便的攫取这个国家的财富,这对于宋朝来说,无疑是培养起了一个十分忠心的买办集团,至于这个集团什么时候会突然醒悟,然后背叛宋朝,这一点徐清也无法预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