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深草木寒,围炉话凄然。夜静除一岁
所谓“屠苏”,指的是屠苏酒,是在中国古代春节饮用的酒品,又名岁酒。据说是神医华佗所创,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入酒侵泡一月而成,具有祛风散寒、益气温阳、驱邪避瘴的功效,一般百姓是在腊月初开始侵泡,等到除夕夜就可以喝了。一般人饮酒的顺序,总是从年长者开始,而屠苏酒正好相反,是从年最幼者饮起,依次到年长者。虽然不知道这个习惯的源头在哪,但人们已坚持了数百年,早已习以为常,屠苏酒也成为人们过年必不可少的饮品。
…………
转眼之间,已到除夕,许寂一大把年纪,早就看惯了这所谓的人间佳节,倒是李继岌和刘知远两个年轻人倒腾了一整天,从附近的县城买了不少好东西。什么吃的,穿的,玩的,挂的,应有尽有。山脚下的村庄不时传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其间还掺杂着动物不知所以的吼叫,百姓在自家的门前也贴上了春联,什么“春风万里玉梅开,佳岁平安福满堂”,什么“迎新春事事如意,托鸿福步步登高”之类祝福的话,有的老百姓也不懂什么意思,只要看的顺眼,贴上就行,如果来个识字的先生看了都说好,心里就会更加欣喜,自然赚足了面子。也有些富家大户,在门外挂上红红的大灯笼,专门请有名的书法家写上自己的姓氏,什么“李”、“孙”“王”等氏,不计其数,它们将灯笼高高挂起,字写得很大,生怕一般人看不见,不知道他们是有身份的人。李继岌从小出生富贵,对这些装饰司空见惯,只是他身边的刘知远看不惯这些富家大户剥削百姓的钱来显摆自己,一副要将他们生吞活剥的样貌。
除夕之夜,吃的自然少不了酒肉,玩的比不过爆竹,李继笈和刘知远在院里放过爆竹后,就回屋吃饭了,许寂特意拿出两罐温好了的屠苏酒,李继笈从来没有喝过这种酒,不是邺都没有,只是刘皇后管的太严,平常是绝不让他碰酒的,即使到了佳节,也只许李继笈喝度数不高的黄酒,迎合一下气氛,就更别说这种酒劲强烈的屠苏酒了。许寂问李继笈今年多大了,李继笈想了想,回了今年过后,就是十八岁了。是呀,都已经十八岁了,这就意味着自己已不再是个小孩子,而是一名真正的大人。许寂算了算,知道自己的大徒弟刘知远比李继笈大了两岁,于是先给李继笈倒上一大碗酒,然后又给刘知远倒上一碗,吓得刘知远忙起身接着,口里直说“不敢,不敢”,最后,许寂将自己的碗倒满,举起酒杯对他们说道:“祖宗规定,新年必须喝屠苏酒,然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年幼的先喝,今天,老夫也就不讲那些规矩,来,一起趁热将这碗酒喝了。”许寂倒也痛快,将一大碗屠苏酒一饮而尽,刘知远也学着师父,强忍着辛辣,将酒灌入肚中。最难受的当属李继笈了,他从小已经习惯性情温良的黄酒,突然遇到如此辛辣的药酒,刚入嘴一口,便“哇”的一下,吐了出来,喊道:“好辣,好辣…”许寂嘲笑道:“你这小鬼,忒缺乏血性。”李继笈也不顾嘲笑,每次都用舌头舔一点,一大碗酒,楞让他舔了一个时辰,逗得许寂摸着白胡子哈哈大笑。吃过饭后,三人围坐炉火旁,述说着一些往事。外面夜更加深了,周围的爆竹声也逐渐停止,灯火一波一波的熄灭,这时的夜晚出奇的安静,隐约能听见寒风吹动树枝的嗖嗖声。草庐内蜡烛越燃越短,三人的影子抱成了一团,好像心都连在了一处。刘知远满眼泪光的回忆着往事,他是沙陀人,也就是西突厥人,父母均是沙陀一族的平民百姓,他们一族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契丹人的野蛮打破了这种平静,契丹兵不仅抢掠物品,还残忍杀害他的族人,他的父母为保护他而死,当想起自己目睹契丹兵是如何杀害自己父母的时候,他的双手就紧握拳头,眼睛充满仇恨。后来他侥幸逃到了中原,并且及其幸运的碰上了许寂,这才活了下来,还学到了一身本事,仇恨的种子早就种下,,一定要替父母报仇,将契丹人赶尽杀绝。也许他此时的戾气太重,许寂不禁皱了皱眉,将手放在刘知远的肩膀上,以示安慰。李继笈没有刘知远那样惨痛的经历,相比之下,他突然觉得自己很幸运,只因为他的父母都还健在,但相隔千里,思乡之情不自然的从他的脸上流露而出,他继续舔了一口碗里剩余的屠苏酒,表情一阵痛苦,随口哼道:“天深草木寒,围炉话凄然。夜静除一岁睡吧,我要睡了。”李继笈叹息一声,离开了炉火旁,朝自己房间走去。许寂细细体会李继笈刚才的诗句,笑道:“这小鬼,心思还挺沉重。”他示意刘知远也尽早睡觉,明天还要练功,而他自己则去灯光下继续看书了。
魏州邺都城长春宫。偌大的宫殿只剩下一个孤单的身影,那是一个女人在窗户处仰望,她今天处理了太多的事情,会见了数不尽的王公将相,在她的眼里,他们都是外人,都属于奴才一列,而她最亲爱的丈夫和最疼爱的儿子都在远方,杳无音讯,她在外人面前要装装样子,要摆出国母应有的坚强,等到宴席散去,她回到熟悉的宫殿,将太监、宫女全部散去,这时她就能恢复自己作为妻子、母亲的身份,独自承受这份思念之情,而这份思念是绝不能和皇宫里的任何一个人分担的,这份思念,只有在慢慢长夜,才能逐渐消融,而她,注定是守望黑夜的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