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一个人的甲午> 第三十六章 碧血长天(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碧血长天(三)(2 / 2)

一个人的甲午 面条2008 更新时间 2019-09-02

说罢,慈禧搭着李莲英的胳膊站起身来,有些黯然地望着三人,“大清连李鸿占不行了,往后还能指望谁呢?你们啊,好好琢磨琢磨吧,往后地日子,大清该当如何啊?………”

光绪二十年七月九日上午,光绪以视察新建陆军的名义,悄然来到新建陆军大营。

经过一夜地精心筹备,此刻,即将出征的8000人已经整装完毕,就等着开拔地命令了。而那些留下来的新建陆军第二镇的官兵,则默默的肃立在大营中,满脸都是茫然和无奈。

当兵吃粮,谁不盼着在沙场上建功立业,更不要说这些在日常训练中。被灌输了忠诚思想的新建陆军地官兵,在国家危难之际,心思里全都是一份舍我其谁的热切。

不把新建陆军全调走,光绪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此次出征慈禧和朝中大臣都不知情,倘若骤然间将所有兵力都调走,京畿的防御一下子就空虚了下来。是很容易授人以柄的。再则

,留下这些人摆在京城,也是为着将来多一步棋……

光绪轻轻招了招手,将一旁的杜怀川叫到自己身边,“留下的这些人,谁来主持局面啊?”

“江毅成。”杜怀川低声说道。

光绪微笑着点了点头,这个江毅成在杜振武后,便掌管了整个新建陆军军官团地各项事务,在新建陆军的军官中,算是提拔最快的一个了。也是杜怀川颇为信任的心腹。看来,在安

排人选的事情上,杜怀川还是很能了解自己的心思,有江毅成主持大局,旁人轻易之间是很难控制剩下来的这些新建陆军的官兵的。

“袁世凯呢?”光绪向四周看了看,忍不住问道。此时此刻,他是真的很想看看,这个曾经在历史上搅动了万千风云地一代枭雄。在这样一个时候,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历史此际已经被穿越而来的他撬动了一只角,这个甲午,也将因为他的亲征变成另一个甲午,而这个袁世凯,还会是历史当中的那个袁世凯吗?

“皇上看那边……”杜怀川指着远处那一个正跃马而来的身影说道。

远远的,便看见一个军服笔挺的身影正骑在马上疾驰而来,跃马扬鞭间,在背后军容整肃地队列映衬下。隐隐的闪动着几分英武之气。

光绪静静的笑了笑,他知道从此刻起,袁世凯已经把赌注押在了自己身上,也选择了从此跟着自己。天下风云变幻,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不能回头的,一个国家如此,每个人也亦然。

“皇上,新建陆军第二镇已经整队完毕,请求出征!”袁世凯翻身下马,跪在地上高声说道。

望着那一排排肃然挺立的队伍。又望了望京城的方向。光绪轻轻扬起手,向前挥去。

此战。无论生死,天下大势都会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京城,这个国家,也将注定了不会再回到历史的轨迹上去。生死,不过一战而已……

顷刻间,一队队洪流沉默无声地向前涌去,扬起的尘埃中,只有滚滚的脚步声。

光绪正准备拨马跟随队伍前行,忽然从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回头望去,一个人影在马上歪歪斜斜的冲了过来。

“皇上,是吴绍基。”杜怀川在一旁轻声说道。

光绪不禁皱紧了眉头,吴绍基又不懂军事,拉到田庄台一线,也没有什么意义,要是打败了,不过是徒然送死罢了。所以光绪安排吴绍基留在京城,顺便也替自己随时掌握朝局的动

态。

然而此时,吴绍基如此急匆匆的赶过来,难道是京城中出了什么意外。光绪的心骤然提了起来。

“京城中出了什么事情?”待吴绍基赶到自己面前,光绪压住心头的惊悸,努力显得平淡的问道。

“京城中并无任何事情,皇上请放心……”一路狂奔过来,连衣襟都被吹乱了地吴绍基,此刻却只是微微一笑。“京城中地事务微臣已经安排妥帖了,皇上还是把微臣带着一同去吧,此

战,天下人都在看着,微臣也想跟随皇上轰轰烈烈的生死一场,不负皇上地臣大义,也为子孙留一个忠烈的名声……”

光绪默默地看了吴绍基片刻,他平常最讨厌的就是如此的生意气,此刻无由的感觉到一份铮铮的骨气。传承千年的微言大义,于这个国家而言,于天下人而言,到底对了多少,错了

多少呢?

“出吧。”光绪提了提缰绳,对吴绍基说道。<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