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渝城重生记> 第十九章 一战成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一战成王(1 / 2)

渝城重生记 李彦霖 更新时间 2021-12-27

 寅时,我们的大军已陆续登船,正整装待发之际,远远地看见“明月号”由海棠晓月驶向朝天门码头了,船上下来六个穿着合体铠甲的俊俏的少年郎,仔细一瞧,走在前面的正是女伴男装的玹玥,她提刀胯剑的洒脱样子一点也不输男子。我即惊喜又不安地上前问候道:“玹玥姑娘,你们真的要去呀?不会是同我开玩笑吧?”她回答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与明公曾义结金兰,现如约而至,还请明公妥为安排才是。这艘船上是我用赐款换取的肉食,愿助将士们杀敌立功。”这时只听得附近正在上船的将士全部拍手称好。这时身旁的小柱子也插口道:“丞相大人,姐姐此次前去多有不便,奴才愿鞍前马后伺候在姐姐身旁?”我于是命总兵安排人手将玹玥船上的物品搬至战船上,小柱子也一同随行照顾玹玥,又再安排几名亲兵途中小心侍奉几位姑娘。这时,四处传来一片欢呼之声。

船上装满了好多食材,青檀还向我介绍道:“这些可是三十头牛用卤水腌制后抹上花椒,还添加了一些当地的香辛料浸渍,风干后再烤得香香的肉干呢,还有一百头猪制作的香肠,也是在腊月间风干再熏烤而成的,还有一些用柏枝熏烤干燥的猪肉,重庆这边叫腊肉。这些食材方便保存,配着炊饼很入口,适合行军打仗,提升战斗力。”我感激道:“此次仓促出兵,感谢姑娘们为将士们考虑周到,本官不胜感激。”玹玥回答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体恤下仕,他们才会更有力地向敌人发出致命一击,一切都是值得的。我虽然从小锦衣玉食,但我认为应该让金钱发挥最大的价值,谢谢明公给我机会。看到将士们如此开心,我觉得很值得!”看着眼前的姑娘,即是知己,又似爱人,却总带给我不断地惊喜。

我们由大江出发直取岷江,船队在嘉定靠岸,万胜早已出来迎接,这时嘉定城中残余的元兵听说明玉珍亲自杀到,还将嘉定州团团围住,又惊又怕间逃的逃,跑的跑,早就失去了战斗力。我与万胜在大佛前发誓结为兄弟,万胜称明二,誓死捍卫复国的初心。之后大家都称他为明二,有些旧识仍是习惯称他明三奴。

我决定亲自领兵围攻大佛寨,令明二率锐兵直趋成都。当时成都的平章买奴,参政韩叔亨为青巾所执,城中窘迫,守城兵都是新组建的,听闻明二带兵攻打,一下子惊慌失措,无力应对。明二领兵径直进入省中,掳郎革歹、赵资妻子,命人顺江向我这边押送而来。此时,我与玹玥戴上牛皮面具,领着化上“黄金”装的将士,犹如神兵天降,顺利攻下了大佛寨。

行至大佛寨时,郎革歹的妻子见大佛寨已被红巾军攻下,便对舟中人愤言道:“我家祖上三世受羊皮宣命,我亦为平章夫人,绝不受辱。”说完就立即投江而亡。负责押送的将士只得将赵资的妻子绑来与我见面。我对她以礼相待道:“执政与我们同为汉人,现在不顾民族大义反而为元虏守战。夫人若能招降,当裂土以赠。”第二日,两军会战,赵资的妻子临阵向赵资喊话道:“妾与锁儿受擒于此,明公甚以礼待。参政念结发之情,救母子之命。”说完就大声地哭泣。两边的兵士无不感动泪下。但赵资却骑在马上手执弓箭历声吼道:“痴妇不死何待!”立即拉弓射箭,直中胸口将夫人射死。随即又拉弓对准儿子,孩子吓得大哭,部下们不忍极力阻拦,谁知他一下调转箭头向我射来,玹玥立即拉开手中长弓,只见一瞬间箭头对撞,随着我一声令下,“黄金”战将们一涌而上,左右夹袭,元兵大溃,生擒完者都、朗革歹和赵资三人。随即拿下整个嘉定城,并占领成都,一举平大庆、潼川、及周围诸郡县,并将元朝在巴蜀境内的行省官员悉数驱除。元王朝在四川的统治被摧毁殆尽,我命明二安排大军按编制驻防。

吃了多日的干粮,回去的路上,我顺道带着部众去大佛寨附近的怀苏镇喝牛肉汤。那边因盐业的兴起也带动着运输业的发展,不少盐商专门用来拉卤水的牛,在年老了之后就被送去怀苏镇宰杀卖牛肉。当地人便在西岸的河滩上埋锅摆起了汤锅摊。当地下力人多,牛肉汤锅便宜又下饭,很受欢迎。我们人数众多,我与玹玥坐在岸边的一张木桌旁喝着鲜汤,很多将士们没有凳子坐,便一只脚着地,一只脚跷在江边的石头上边吃边聊,兴致高昂。

玹玥向旁看了看对我笑言道:“明公,咱们真得班师回朝了,大家都好喜欢这跷脚牛肉呀!回去可得命庖厨也仔细研究一番。”我亦是开心道:“姑娘料事如神、杀伐果断呀。”她左右瞧瞧,脸上还浮上一抹红霞,小声道:“此行也务必请明公为我们保密才是。”我赶紧回答道:“那是当然,姑娘此举乃是大义,若有乱讲,嚼口舌者,一律问斩。”

玹玥一下忍不住笑道:“三国时,刘备取蜀中,没有孔明行吗?明公现羽翼已丰,陇蜀王已是实至名归,何不招蜀中人才为您所用呢?”我点点头赞同道:“姑娘一语中的,现在的确是到了该招贤纳士、大展拳脚的时候了。”一旁的宣使刘泽铭听后立即叩首推荐道:“此间元进士刘桢有文章,能政事,是难得的智谋之士,曾任大名路经历,因避青巾李喜喜入蜀祸乱,现罢官隐居家乡泸州方山。不知可否值得一见?”我一听赶紧问道:“可否将他招来面谈一下?”他回答道:“此人若行,可去同他见面一叙,这样招他是不会来的。”

次日一早我便同玹玥一道去拜访了刘桢。起初他本不愿相见,并表明他虽为汉人,但也绝不做“二臣”。玹玥知道刘桢喜爱听古琴曲,便说道:“素闻先生对古乐有很深的造诣,小女愿为先生献上一曲《高山流水》,愿听先生指教。”刘桢一听,立即高兴地问道:“请问姑娘师从何处?”玹玥一听回答道:“小女自幼通音乐,曾师从‘铁笛道人’杨维桢。那时江南一带的才俊之士造门拜访者络绎不绝,每日客满,师傅时常周游山水,头戴华阳巾,身披羽衣,坐于船上吹笛,我亦曾古琴陪奏,由侍儿唱歌,师傅酒酣以后,婆娑起舞,观者以为神仙中人。”刘桢听后说道:“廉夫的诗作与书法讲究抒情,尤其行草,在奇崛峭拔、狷狂不羁中可见功力深厚,姑娘得高士点拔,老夫愿洗耳恭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