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渝城重生记> 第九章 兵临重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兵临重庆(1 / 2)

渝城重生记 李彦霖 更新时间 2021-12-27

 脱脱罢相后的次年,已陷入低潮的红巾军又呈现出漫山遍野燎原之势。刘福通找到了亡友韩山童的妻子杨氏与年幼的孤儿韩林儿,在毫州立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年号龙凤。刘福通趁元军溃散之机布署兵力分三路大举北伐。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红巾军部队。

郭子兴也准备着大干一场,却突然病死了,他的余部势单力薄只得接受了韩林儿的任命。五月,小明王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朱元璋为左、右副都元帅剑指集庆。结果郭天叙与张天佑却在第二次攻集庆时,因大将陈野先暗地勾结元军战败而亡。朱元璋带领手下经过几个月的充分准备大败元军被升为大统帅,称吴国公。并对外以“上应天命”除奷平乱的口号,遂将集庆改为应天府。

徐寿辉迁都汉阳,倪文俊任丞相。倪文俊见彭莹玉战死,很多部队失去实际操控人,就想着各种办法要取代彭莹玉,以控制整个部队,徐寿辉察觉后也不示弱,两人不断地明争暗斗。

这年腊月,我正自巫峡办完粮,正准备率兵折返,却在江面偶遇义兵元帅杨汉的余部,他们告诉我说:“明公,现在是进攻重庆的大好时机,元重庆守将按照朝廷颁发的以‘富民愿出丁壮五千者为万户候’的幕兵政策招兵买马。几日前,义兵首领杨汉率五千人马投奔,哪知完者都却假意置酒招待,席间,竟将杨汉杀死,却不料被我们发现后愤而起兵复仇,众将士失败后顺江东逃,因此才在此巧遇明公。”他们还强调重庆兵备单薄,出其不意取之则易如反掌,重庆下则全蜀可图。

当我听闻我的老对手——四川行省左丞哈林秃和右丞完者都坐镇于重庆,并且两人心怀各异,互不相容时,我的内心其实就已经有了一个让对方出其不意的部署,但偶然间获此消息,亦不知虚实,自然心守疑虑,于是问道:“重庆城山高路远,如何能破之?”只见余部中有一自称张文炳的显得迫不及待地回答道:“城内空虚,并无重兵把守,定能一举破城。在下愿以身家性命担保”。

部将万户戴寿站了出来,朗朗说道:“明公驻兵于沔阳,是为了老百姓;到四川征粮运回驻地,也是为了老百姓的安稳。现在重庆妖人作崇,草菅人命,既然有如此除暴安良的机会,不妨把征得的粮食分一半运回沔阳赈济灾荒,咱们带上其余的粮食与诸位壮士们一道直取重庆。如若成功,则可以大干一番,如果不成,我们就斥物撤退,对我们又有多大的损失呢?况且,出兵重庆,可以觊觎陇蜀地区;占据长江上游及中游的荆襄一带,广开征粮的道路,一举多得。明公您就不要多虑了!”戴寿言之凿凿,分析得入木三分,让我不得不信服。

我权衡形势利弊,严整军纪,决定扭转船头从巫峡出发,溯江取重庆。

我的兵将如虎豹出山,先后攻克夔州、万州,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当地的百姓们远迩闻风,相继款附,如赤子之慕父母,士兵斗志昂扬,如蛟龙搅海般步步进逼,直抵重庆城下。那边“明瞎子”的威名,通过民间的演绎和败兵的传播,持续发酵。四月抵渝,因蜀地一直比较太平,城中元兵见红巾军兵临城下,一眼望不到头的兵船压阵,早已骚动不安,惊恐万分,吓得全无斗志了。完者都见大事不妙,自知不是我军的对手,趁着茫茫夜色,带领一队随身侍卫,悄悄出城,向果州方向飞快地逃窜而去。

第二日天明,心存侥幸的哈林秃硬着头皮领军出战,几个回合就被我军擒获。重庆城破,全城老百姓倾巢而动,夹道欢迎,都来争睹“明眼子”的风采。我禁止士兵侵犯百姓、掠夺财产,因而备受百姓拥戴,附近的义军听闻后亦纷纷来投靠,队伍越来越壮大。接着我遣使将俘虏哈林秃押送到汉阳“天宪”政权报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