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渝城重生记> 第二章 随州少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随州少年(1 / 2)

渝城重生记 李彦霖 更新时间 2021-12-27

 元朝天历二年九月初九,我出生在随州随县梅丘平林聚的一户农家。分娩前夕的一个晨醒时分,母亲在昏昏欲睡间看见一白髯老者立于珠帘后朝她笑,但一睁开眼却又消失不见了。父亲明学文闻知后很欣慰,认为我定会给家里带来好运。

出生那日,空中祥云密布,我浑身如美瓷般光洁的肌肤发散着淡雅如雾的光,细腻如樱花般的粉唇正嘤嘤啼哭着,父亲欢喜地抱着我,为我取名瑞。我自幼聪慧,剑眉下狭长的眼眸似潺潺春水,挺直的鼻梁下是微微上扬的嘴角,总是引来不少邻家女孩爱慕的眼神。

我什么书都爱看,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算术特别感兴趣,并时常潜心钻研揣摩。私塾先生曾对我的父亲赞扬道:“您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明瑞这孩子双目炯炯,神采奕奕,年少即有大志,将来一定能光耀门楣。”

父亲很高兴,见我温润如玉却又天生异象,未至弱冠便将家中祖传的龙纹玉佩郑重地戴到了我的脖子上。记得那日潮湿地雾气沁润着我的长发,他为我取字“玉珍”,并看着我略显稚嫩的脸叮嘱道:“玉珍呀,千锤百炼闪耀成金,真正的强者须从冰层履过,人生一定要打磨出良玉一样的品质才能走得更远。”我点点头记住了父亲的话。

那时汉人科举入仕的通道狭窄,审时度势,我决定投笔从戎。身长八尺的我很快就在梅丘巡司做了一名弓兵,由于我才学出众,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就被升任为弓兵牌子头,手下慢慢增加到了几十上百号人,同时也接触到一些文牍管理及火铳等先进武器的使用。

元朝至正四年五月,黄河下游地区接二连三的排山暴雨持续不断,黄河从白茅堤决口,两岸顿时汪洋一片,浮尸遍野。洪水猛兽不断吞噬着沿河郡邑,饥溺者不计其数。大元皇帝妥懽贴睦尔喜好打猎游乐,对灾区的百姓漠不关心,而朝中的蒙古贵族、官僚们却滥用权力疯狂掠夺农民的土地,强征税银,导致灾情愈演愈烈,天怒民怨。

洪灾过后瘟疫又开始肆虐,所到之处无不哀鸿遍野,犹如人间地狱般浊臭熏天。紧接着特大干旱与蝗灾又纷至沓来,四处涸地崩裂、苗木俱稿,大量民众流离失所,随处可见“人吃人”的人间惨剧••••••

父亲与弟弟同庄子里的村民商议着在荒野处搭上棚帐,隔离收治着不断出现的病患,但他们却也因此染上了瘟疫,我获知后快马赶至家中,不舍送他们去帐营等死,只好将他们隔离在偏厅,衣不解带地煎药照顾着,还在屋内摆上几只大熏炉来净化空气。虽然经过我精心地调理后病情有所缓和,但他们最终还是在不停地抽搐、咳喘中先后撒手人寰。

至正九年夏,妥懽贴木儿重新任命脱脱为右丞相,准备进行黄河整治。次年,在财政连年亏空的窘况下,朝廷发行大额新钞来应付国库的空虚,也为整治黄河筹集经费。然而纸币的泛滥却引起了物价飞涨,犹如一场掠夺民众财富的浩劫,使得各地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人民怨声载道。派往各地的赈灾物资又遭到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更加速了民怨的沸腾,老百姓命如草芥,放眼望去,四处堆积着如同塔山一般的累累白骨。

外面狼烟四起,朝廷与各路起义军各自为政,老百姓命如草芥。我不愿这样坐以待毙,便暗暗集聚着自己的力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