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阎王重生在1978> 第三十四章 第二次入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第二次入京(2 / 2)

阎王重生在1978 阎王大帝 更新时间 2019-09-02

老长吩咐秘书准备好文房四宝,杨国华弯下腰,手持毛笔挥洒起来。

“改革开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龙飞凤舞,气势磅礴,一笔一划犹如万马奔腾,气吞山河。

邓老和陈老两人欣赏过后,不由出惊叹声。

“好一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老长带着笑意赞扬道。

“你的批语,我会挂在会议室,好让大家看看,改革开放是不是真如你所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两人唠叨完后,继续就国内经济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杨国华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只局限于国内经济体制日益严重的弊端,对于政治上的话题他尽量避免。

除了谈论这些问题之外,老长还表扬了他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在临走前,老长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小华同志,以后你在国内的投资,只要来得正当,我们举手欢迎!你放心去做吧!有什么困难你找老陈同志!”

“邓爷爷,你放心吧!我只做对国家有利的事,毕竟我是一个中国人。”

“小家伙政治思想觉悟高啊!这是好事!”

下午,杨国华在陈老秘书的安排下离开了北京。

春节是杨国华最期待的一件事,一家人可以团聚在一起,可以开开心心的享受天伦之乐,相比于钱,杨国华宁愿选择亲情。

鞭炮声辄辄想起,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暖和一些,杨大康今年提前一天回来,在28号就回来了。

这次他还带着一个美丽的上海姑娘回来。

“小华,我来给你介绍,这是你未来的婶婶赵雅丽!”

杨国华笑着说道:“赵小姐你好!我叫杨国华!”

赵雅丽淡淡一笑,“你就是小华啊!我听阿康多次提起你,很高兴见到你!”

等赵雅丽进屋之后,杨国华问道:“三叔,你们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我打算正月初八,今年你叔都三十二了,老爷子话了,不然我还想玩多几年。”

“三叔,你需要什么礼物?回头我让人给你准备?”

杨大康笑着说道:“该准备的也都准备好了,反正家里也不缺什么,只是聘礼就要麻烦你了!

你婶婶的父亲是上海市的副市长,他很喜欢收藏画,你能不能给叔作一幅?”

“三叔,离结婚还剩不到两个星期,这样吧!我明天开始给你作画,如果不行,就拿我以前作的画代替。”

杨大康笑着点了点头,“你不用太勉强,实在不行我就买几幅送给他。”

大年三十,杨家的儿女全聚集在杨大伟家,杨老爷子经过几年的中药调养,越健康,在杨家三兄弟眼里,老爷子是越活越年轻了。

“来,我们干杯!”

喝着老爷子亲自酿的米酒,众人不由惊呼,这酒不愧为极品!

当初杨国华由于无法分身,这祖传之艺也只是大伯一人得以传授,其他人也只能望洋轻叹了。

三姑父6家兴拿着杨国华的真迹去讨好他的上司,果然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升职了,自从三姑得到杨家分得的股份之后,每年的红利分成就有几十万,越嚣张跋扈,只不过来到杨家,他也只能装孙子了。

杨国华从母亲那里得知,这三姑父有了钱之后包起来情妇,所以6家兴的殷勤,杨国华很反感。

这种事当然瞒不过老爷子,在酒席还未开席,这厮就被老爷子赶出了杨家。

三姑的命运也算是曲折,现在他已经是华康集团华康市的一个经理,管理着西安市四个县城的市,由于杨国华的特殊照顾,月薪是1万元,每年的奖金就有10万元。

三姑在大家的劝解下,决定和6家兴离婚,毕竟这种人是狗改不了吃屎的。

小雪睁大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哥哥作画,杨国华这次作的是山水素描《山河图》。

画笔蜿蜒游动,一座座风景秀丽的山峰像一条长长的盘龙一样看不到尽头,无数骏马在牧民的吆喝下飞奔而上,在荒山之中,几棵杨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随意摇摆焕出绿意光彩,一条弯弯的小河流在群山之间流淌,朵朵鲜花犹如仙子般娇艳明亮,几只小鸟在天空中双翅展翔,小嘴微微张开,它们似乎在歌唱……

七天的时间,杨国华把这幅画作给完成了,杨大康赶回来,小心翼翼的收起画像,“小华,还好你完成了,我正打算去买画呢!”

这几天,每天都有记者围着他家周围晃悠,杨国华在王丽霞的训斥下,在家里接见了这些记者。

“杨国华同学,你好!我是西安文学日报的记者黄赴英。”

杨国华点了点头并和他握手,“黄记者,你好!”

黄:你对这次期末考试有什么感想?

杨:感想倒也谈不上,以平常心对待,这是我对考试的心态。

黄:从小学到现在,你每次考试几乎都是满分,请问你有什么学习的秘诀?

杨:这个也没什么秘诀,我这个人比较喜欢看书,这可能是一个优点吧!

黄:你的这次考试作文被文学社评为全国优秀作文范例,你有何感想?

杨:感谢文学社能选中我的作文!

黄:高崚中学的横幅是你的手笔吗?

杨:这个我不太清楚。

黄:听说你对钢琴有高深的造诣,这是否属实?

杨:是别人抬举我吧!钢琴只是我的爱好,水平有限!

杨国华对待这些记者的问答可是炉火纯青,几个记者都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新闻,灰溜溜的走了。

杨大康结婚前,杨国华从贵州带回来的饰挑了一件留下来,剩下的全送给他当作结婚礼物。

杨大康看着这些华贵的饰,暗吃了一惊,金钗,珠钗,玉钗,白玉镯,绿玉镯,红玉镯,墨玉扳指,白玉扳指,珍珠项链,金色耳环,雕龙雕凤玉佩。

正月初八,三叔的婚宴摆在村里,共摆了200多桌,县城的几个代表,市里的几十个代表,

还有省里也来了人,华康集团的老员工,店长以上级别的,红星地产公司的管理层,上海市的一些领导也宴请到了。

村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杨大康的这场婚宴,估计是西安市有史以来最宏大的,几十部崭新的迎亲轿车排成了长龙,新娘佩戴着名贵的钻石项链,金色耳环,墨绿玉镯,穿着华丽的婚纱礼服,在众人的喝彩下挽着杨大康的手臂进屋拜堂。

杨大康可不敢违背老爷子的意愿去教堂举行婚礼,那简直是找打,在乡下就要依照乡下的习俗。

在杨大康的介绍下,杨国华认识了陕西省的副省长王学深,上海市的副市长赵百德,西安市的市长潘家伟,还有其他的政府官员。

“潘市长,杨大康怎么给我们介绍他侄子啊?”

“小唐,你知不知道他是谁?”

唐宋摇了摇头,“不就是杨大康的侄子吗?”

“如果只是他的侄子,杨大康会这么慎重的介绍他吗?”

“莫非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潘家伟叹道:“这少年就是华康集团,红星地产,华美投资的幕后老板,现在你还觉得他是一个少年?你有没有听你家的小子说过,今年有个考了1050分的天才神童?”

“啊!”唐宋惊叫了起来。

“这件事知道的人很少,我也是最近才查到的,你也不要张扬,他大概并不想别人知道他是这几家公司的幕后老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